史潔文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不斷的發展,我國教育部對于青少年的教育目標不斷的在發生變化。在新課程改革的局面下,教育部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的目標不再局限于學生的數學知識累積,而是更側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簡單的來講就是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重心放在教學方法、思想以及精神方面,循序漸進的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促使小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數學課堂?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24-02
一、前言
在黨和國家第十九次人大代表會議中明確的表示:“將我國的教育事業放在首要地位,實行新課程改革,全面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巧妙的將學科的核心素養與教學質量進行結合”。在新課程教育模式下,對于學生教學的要求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其要求教學的內容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科的知識,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德育、人文教育,培養學生養成完善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借助數學思想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目前,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將“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育理念的核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以下是三個方面的細化分類:如圖1所示。
筆者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使用我國教育部所出版的小學數學新教材作為研究對象,著重的研究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實踐狀況,探索出教育機構是如何將核心素養貫穿至小學課堂中,如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并尋找出在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缺陷,針對于實際問題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優化,期望我國教育機構能夠高效的實現教育目標。
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和德育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
根據筆者查閱大量的研究文獻了解到,在新課程改革以前,教育機構都認為學生的德育工作是由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師所承擔,但是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學科都被視作“副科”,學生、教師對于該科目都不是很重視,導致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很理想。我國知名的教育學者顧明遠表示:“在新課程環境下,不但學科整合非常的重要,且教師的專業領域整合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所承擔的責任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掌握學習知識、技能的有效方法與思維。”
在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數學科目是歷史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其在人類發展創造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突顯出人類思想的特性,假若能夠充分的解析出數學科目中的德育內涵,那么必然能夠有效的發揮出該學科的德育價值。結合新課程的教育要求來看,數學教師應該保證自身的教學活動盡可能的貼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的開發出更多的德育教育資源,借助科學的教學方法與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高效的實現教學目標。
第一,數學教學活動以及數學知識在傳播的過程中都能夠突顯出顯著的辯證唯物主義。其能夠間接性的為學生展現出事物變化的規律,同時還能夠調動其個體的思維邏輯。教師可以使用辯證的方式來巧妙的教育學生,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視野與知識面,此外還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數學學科具備較高的德育價值,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最大程度上調用美學資源,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數學世界的絢麗與神奇。數學美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美學,其會貫穿至個體的內心深處。
第三,我們能夠從數學精神中感受到個體追求真理的客觀態度,這需要個體具有較為慎密的思維與豐富的思想,這是科學研究所必須具備的前提基礎。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的基礎思想方法、思維邏輯、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循序漸進的傳授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勇于追求真理,敢于追求真理。
三、探索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德育滲透教學策略
(一)健全學科教學目標,重視核心素養和德育教育
高效的教學能夠高效的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科目的興趣,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教師群體也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相結合來進行施教,這樣能夠有效的強化課堂的豐富性,活躍課堂氣氛。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能夠以數學思維來面對事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數學理性精神、數學思想、數學表達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都蘊含著深刻的德育思想內涵,所以,數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巧妙的借助數學學科自身的獨特性,發揮出數學資源的價值,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施教,例如,多媒體技術、班級互動活動等等。牽引、指導學生高效的掌握學習技巧與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合理設計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二年級上冊《觀察圖形》一課為例,教師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培養發展初步的空間概念,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1.合理設計合作小組,培養學生的溝通和寫作能力
將學生四人一組分配,圍坐在桌子四周,在每組桌子中間擺放一枚楊桃和一柄茶壺,每個人把自己看到的楊桃和茶壺畫下來。等四名同學全部畫完之后,相互交換畫作,交流畫畫過程。
設計意圖:以畫畫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畫畫的過程之中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視角的不同影響著觀察的結果
2.培養學生多視角思考能力
每名同學在自己的畫作上寫上自己的姓名,請各組的組長收集本組的畫作,將順序打亂,與相鄰組同學的畫作互換,再次分發給本組同學其他小組成員畫作,個人按照手中的畫作尋找對應的作畫位置,并將手中的畫作放到位置上。
設計意圖:在找對應位置的時候進一步深化視角對于觀察物體的形狀的結果的影響。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動手能力
四名同學一組,每個組分發一定數量的小棒,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集中展示不同的物體,而同學們需要團隊合作,在同一固定視角觀察物體,用手中的小棒擺出相應的觀察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哪一個小組完成的最快最好。
4.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通過三個游戲初步在學生印象中建立起在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種物體時將會有不同的形狀,引導學生們閱讀課本,結合游戲過程,思考疑問以及收獲。小組討論,交換收獲,嘗試相互解答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習成果,匯報問題以及在解決問題中所進行的嘗試,在展示期間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補充以及對問題的相互質詢,教師要及時對問題進行反饋。所有小組展示交流完成之后教師要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在學生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升華。
(三)創造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德育的教學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數學學科教學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育人,而德育教育是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功能。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巧妙的將數學德育價值、思想融入到班級文化中,良好的班級文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愛,集體的溫暖,就會在愛中體會到自我價值與能力。
教師應該盡可能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例如,數學游戲、數學討論會、數學興趣小組、數學比賽等等,這些活動能夠有效的開發學生的智力,活躍學生的思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且意義重大,數學教學中蘊含著無窮的知識,且數學知識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結論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學不僅僅能夠向學生傳遞單一性的數學知識,其還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使用數學思想來面對、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核心素養:課程改革的原動力[J].人民教育,2015(13).
[2]田保華,余孟孟,莫榮.道德課堂:立德樹人的大舞臺[J].中國德育,2016(17).
[3]姬梁飛.哲學視域下的數學語言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4).
[4]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