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衛
【摘要】數學教育是我國傳統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生活、科技、物理及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同時也是諸多學科的關鍵基礎。在針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面臨著數學理論基礎復雜,學生理解能力低下,數學應用流于應試考試等問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實施陶行知理論,從實際生活的層面入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本文通過陶行知教學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的探析,著重分析基于陶行知理論的現代數學教學的應用實踐,以其提高我國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陶行知? 教育理論?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48-02
引言
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核心是教育的生活化,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系,重視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是教育的關鍵手段。他認為,在數學教育中,教師過于注重數學公式的講解與應用,進而忽視了數學的意義。學生只會做題,只會在“紙”上得高分,對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數學知識設計教學的活動。讓學生將數學的學習從課堂轉移到生活,學會用數學思想認識或觀察生活,進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陶行知教育理論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及創造力的培養,并將教育的范疇不斷進行延伸,使生活本身成為教育的平臺,是社會生活成為教學的主體,使教學與實踐完美的融合,可以說陶行知教育理論是從生活實用主義對教學活動進行解析,將學習的目的明確化,學習的需求具體化,教學的主體學生化。也就是說,該理論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以學生的生活及經驗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并結合教材與學生的生活,進行實用性的教學。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陶行知教育理論能夠充分得到發揮,不僅體現在生活中的數學運用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更表現在復雜數學知識體系對其它行業的支撐作用。從而間接地向學生講授了關于其它學科及領域的知識,做到了學科與學科間的滲透,使整個教學體系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有助于學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此外,陶行知教育理論對學生的發展及數學教師的授課具有關鍵的作用。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或翻轉過來,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能夠給學生全新的教學體驗。學生會對生活進行認真的觀察,隨時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進而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也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強化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首先應加深對數學基礎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教師不僅要積極地收集相關的數據資料,對數學在生活領域的應用,有足夠的認識,還需落實到生活中,真正進入生活的情景,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進而能夠快速而有序地將生活與數學教材知識進行結合。使生活成為數學教材的范例,以實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目的。其中,教師應注重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生活的探究,探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接觸到或遇到某種情景,抑或在生活實踐中碰到某些問題。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應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的傳授轉變為對生活問題的解答。譬如,在數學教學初始階段,教師首先拋出一個生活問題,可以是學生購買手機的分期付款問題,也可以是學生日常花銷的統計問題。并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知識體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隨后提出能夠有效解決以上數學問題的數學公式或相關基礎知識。
(二)聯系其它學科深化數學應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便是生活,生活是種無形的意識,又是有形的空間,學生在接觸生活的同時也受到了生活的影響,并表現在日常的學生當中。最明顯的便要數語文學科,語文學科能夠通過教學活動將學生的生活呈現出來,教師不僅能夠通過學生的文字了解學生語言能力運用的情況,更能清晰地知曉學生的生活狀況及生活情景。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聯系語文學科,通過對個別學生的生活狀態進行了解,并調查在該狀態下學生的生活情景,積極收集相關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并展開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工作。特別是部分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很難面面俱到,在生活范例的選擇上也僅僅選擇共性的問題。因此導致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領悟到數學在特定生活情景中的作用以及意義。因而,通過練習其他學科能有效實現針對性的數學教學。
結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更符合當代教學的發展趨勢,以人本思想,將教學與生活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并在教學中強調了“教做統一”,即教師要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從而將數學的教學工作從簡單機械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切合生活實際的趣味性教學。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提升了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朱飄英.生活即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指導意義[J]. 華夏教師,2018(27):36-37.
[2]鄭瑋.學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倡導數學教學生活化[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