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紅
【摘要】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水平,那么中職學校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對學生學習意志的有效培養。但是通過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注重對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例如思維與觀察等,然而卻尚未充分關注其非智力因素,例如意志與興趣等。聯系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文旨在以上幾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關鍵詞】化學教學? 非智力因素?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83-01
學習成績的好壞會和多種因素具有密切的關聯,其中涉及到環境、年齡與興趣愛好等,然而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卻是心理因素。這主要包含兩種類型:一種是智力因素。另外一種是非智力因素。但是通過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注重對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例如思維與觀察等,然而卻尚未充分關注其非智力因素,例如意志與興趣等。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水平,那么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的感情,加強對學生學習意志的培養。筆者在教育教學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學習動機的激發
動機屬于內部因素,其主要是發揮激勵作用,使得人們進行行動。學習動機即為基于學習需要以及學習目的的共同作用進而形成的。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學習動機,那么教師就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學生只有把學習的化學知識與未來需要相聯系,才能產生自覺的學習動機。如在《緒論》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地闡述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各行各業都具有緊密的關聯,其與環境、材料、生命以及能源四種現代科學的支柱具有緊密的關聯。另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通過化學可以對現代科學發揮重要的影響,其在高科技領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與價值,其會對科技、農業以及工業等發揮關鍵的作用。通過這些事例的闡述,使學生明確學習化學知識的意義和目的,使他們學有積極性,努力有方向。
(二)增強學生的學習需要。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尊重的需要。也就是學生期望可以通過優異的成績得到師長的認可,得到同學的尊重。教師要對學生的這一需求進行全面的保護,進而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自尊。其次,知識的需要。在學生充分的意識到化學知識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關鍵性價值,那么就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地進行學習,希望通過化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所以,教師就要為學生耐心地講解化學知識,要利用各種相關的活動,例如化學實驗與課外活動等,進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夠學習更多的化學知識。第三,體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在歷經不懈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績以后,那么學生就會形成體現自我價值的心理。所以,教師就要根據教學的實際狀況,積極地組織開展各類相關的活動,例如,實驗操作競賽與化學知識競賽等。
二、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維持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因此,興趣的培養是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又一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呢?
(一)改進教學方法。要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自學輔導。把學習的重點內容編寫成提綱,盡量以多媒體課件形式展示,讓學生預習課文中的重點內容,找出問題,相互討論,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教師點撥、引導,得出結論,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自學、解疑的積極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設計引人入勝的開頭。高爾基說:“文章的開頭如定調,一定要好。”一堂課的開頭也是如此,好的開頭是激發學生積極性,造成渴望學習的一種手段。
(二)加強學法指導。如果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更好地激發其學習興趣。與之相反,假如學生能夠產生較為積極的情感,那么就會喪失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學生開展學法指導。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可抓住五個基本特點,即為“逆、等、動、定、變”,為學生進行闡述,通過簡潔的語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記憶。通過化學知識的口訣記憶、形象記憶、對比記憶;圖片、實驗現象以及模型的觀察法;解題法與實踐操作法等學法指導,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較果。
三、密切師生情感
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師生情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構建良好師生情感時,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真正地熱愛學生,樹立較強的責任感,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獲得學生的認可與尊重;其次,教師要提升個人的道德品質。化學教師要敬業愛生,把自己的一顆丹心無私地獻給學生,增進師生的情感。再次,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前提下,其才能夠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才可以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增進師生情感,進而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學生,在此基礎上為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
所謂的意志即為能夠自主地確立目標,而且再結合實際目標對個人的行動進行調節,能夠克服種種困難,最終達到目標的一種心理活動。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許多的內外部困難,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就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努力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時更加積極主動,更加自覺,使得學生形成較強的意志品質,有恒心、有毅力,嚴于自律,加強自我管理。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名人的個人經歷,例如侯德榜、諾貝爾、居里夫人等。講述這些名人憑借個人頑強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最終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例,要引導學生能夠樹立較強的自信心,能夠樹立較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總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聯系的,智力因素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效果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許多的非智力因素也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推動智力因素作用的有效發揮,這其中涉及到堅韌的學習意志、良好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師生情感等。所以,在化學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