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鋒
摘 要:基層黨校教師的重要職能是負責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基層黨校的作用是助力黨的脫貧攻堅工作。脫貧攻堅工作中困難諸多,為了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斗中取得勝利,基層黨校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如發揮自身優勢,有利于幫助黨校突出功能定位;破除制約瓶頸,有利于幫助黨校解決現實問題;著力開拓創新,有利于幫助黨校提升教學質量;培養三支隊伍,有利于匯聚脫貧的攻堅力量。只有基層黨校的教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有效實現脫貧。
關鍵詞:基層黨校;教師;脫貧攻堅;作用
基層黨校在黨委中有重要作用,其是人民群眾了解黨和政府的直接窗口,在脫貧攻堅這場戰斗中有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是“十三五”時期,因此,為了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各級黨委要將脫貧攻堅工作放在第一位,同時,基層黨校要緊緊跟隨黨委的步伐,將工作的中心轉移到脫貧攻堅工作中[1-2]。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需要專業化、高素質、能力強的人才支持,基層黨校教師是主力,其要充分發揮作用,帶領黨校學員投身至脫貧攻堅工作中,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建成[3]。
一、發揮自身優勢,有利于幫助黨校突出功能定位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想有效幫助農村及貧困地區脫貧,基層黨校教師就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黨校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突出功能定位,對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以提供脫貧決策的參考依據,同時采取措施幫助黨校干部、學員提升綜合素質,促使其產生干實事的熱情[4]。基層黨校教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作用:其一,發揮自身的培訓優勢,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基層黨校教師的日常工作是教學,在脫貧工作中,教師主要通過專題講座、專題研討班、主題班會等形式向學員進行專題培訓,比如宣講國家的扶貧政策,可以讓黨校干部及黨員對國家扶貧政策有更深的理解,促使其養成脫貧意識。其二,發揮自身智庫優勢。全國范圍內有許多貧困地區,如四川大涼山、四川彝族布拖縣、寧夏西吉縣黃土高原的黃家二岔小流域、貴州大方縣等。不同地區的貧困縣有不同的原因及不同的貧困程度,因此,為了有效脫貧,基層黨校教師要主動參與至脫貧攻堅工作中,對貧困村、貧困縣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調研,將調研的內容整理成文件并進行分析,提出有價值的脫貧對策及建議,為黨委的脫貧工作提供助力[5]。其三,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基層黨校教師利用自身優勢聯系廣泛的資源,結合貧困村、貧困縣人口狀況、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狀況、教育狀況、產業基礎、自然稟賦等情況牽線部分企業,商定重點項目的落實,并爭取政府的資金支持、政策扶持,讓貧困村、貧困縣發展具有自身特點且獨一無二的產業,拉動經濟及就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破除制約瓶頸,有利于幫助黨校解決現實問題
我國整個黨校系統的基礎是基層黨校,其在黨委的前沿區域工作,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連,且日常任務具有艱巨性,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主要窗口,因此,基層黨校在脫貧攻堅戰斗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及作用[6]。基層黨校所處地區的經濟實力不高,因此規模不大、起點低,在實際的脫貧攻堅工作中面臨許多困難及挑戰,有可能阻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所以,作為一名基層黨校的教師,必須想辦法將瓶頸努力破除,將黨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遇到的諸多現實問題解決。一般情況下,基層黨校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黨校學員存在工學矛盾。黨委各項政策、方針要想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必須通過基層黨校的干部及學員貫徹、執行,然而現實工作中,干部的任務重、工作忙,因此部分干部認為,只要自己真實地參與到了脫貧攻堅工作中,即使不參加培訓也沒有關系。從本質上看,黨校學員存在工學矛盾的原因使其思想認識不到位。要促使黨校干部更好地為脫貧攻堅工作付出努力,加強對其的學習培訓是主要方法[7]。因此,黨校教師必須從加強培訓的制度化建設、強化學員管理方面入手,對學員敢管敢嚴,向其宣講參加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明白培訓對其的意義,促使其養成積極、參與培訓的意識,改善工學矛盾。其二,黨校師資力量不足。由于基層黨校所處地區的經濟實力大多不高,這會出現師資儲備嚴重不足的現象,導致黨校不能有效地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不能帶領貧困村、貧困縣人民致富。因此,基層黨校必須采取措施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可從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創新師資管理、引進先進人才、聯系貧困村及貧困縣干部進行教學等措施進行,充分利用貧困地區內外一切資源將教師資源短板補齊。比如,聘用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省、市專家教授為顧問,聘用縣領導、鄉鎮黨委書記為黨校的教師,通過專題講座、指導課題研究的形式幫助黨校教師迅速掌握脫貧攻堅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以提高其綜合素養,使其更好的為脫貧攻堅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三,理論知識難以轉化為實踐成果。對于黨校基層干部而言,純理論式的脫貧攻堅工作培訓較為枯燥、乏味,這會使其喪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僅不利于其提高理論知識掌握能力,還影響其鍛煉自我實踐能力,最終不能使其有效地為脫貧攻堅工作服務[9]。所以,基層黨校教師要幫助干部及學員破除這一瓶頸,在教學、培訓的過程中通過問題情境、實踐活動等方式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帶著任務、責任主動學習,讓其明白,事在人為、路在腳下、夢在前方,樹立學習的信心,將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現實工作中。
三、著力開拓創新,有利于幫助黨校提升教學質量
新時代下,各種信息技術、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經濟發展方式均較之前有明顯的不同,黨校要想發揮其在黨委工作中的作用,必須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包括培訓的形式、方法、內容等方面,以提高培訓的時效性,提升教學質量[10]。基層黨校教師是開拓創新黨校教學模式、方法、內容的主力,其對于提升黨校教學質量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其一,實現工作統籌上的創新。為了有效促使黨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黨校教師要主動更新自身的教學、培訓方法,積極聯系培訓任務較多的單位,如民政局、農業局、扶貧辦、組織部等,與其順利對接后,向其了解近期黨委下達的各項培訓通知,再根據黨校的實際情況整合對象一致、內容相近的培訓任務,做好統籌工作,避免學員重復培訓、多頭調訓等情況的發生,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身于一線脫貧攻堅工作中,促使脫貧工作有序進行。其二,實現課程設置上的創新[11]。基層黨校教師要嚴格按照黨委發布的各項通知及意見開展教育工作,如《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教師要認真向學員進行黨性教育、黨的理論教育、黨史教育和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保證以上課程的時間不低于總課時的20%。此外,教師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進行教學,根據每個干部和學員的不同職責、崗位、學歷、經歷開展教學,在設置課程時,既要保證政策解讀的通俗化,讓學員便于理解政策、方針的含義。其三,實現培訓形式上的創新。過去,傳統的黨校教學方式為純理論式培訓以及集中封閉式培訓,教學方法枯燥,難以激發其學員的熱情,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因此,為了提高黨校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創新教學、培訓方法,運用情景模擬式、體驗式、案例分析式、問題研討式教學以及現場教學等方法,讓學員去到貧困村、貧困縣的產業基地中,進行實地觀摩,結合所看到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提出促進貧困村、貧困縣產業改革的措施[12]。
四、培養三支隊伍,有利于匯聚脫貧的攻堅力量
黨校要想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必須重視“人”的力量,要做好黨員干部、村干部隊伍的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集合起隊伍的作用,使其發揮出強大的脫貧攻堅力量。黨校教師要培養三支隊伍,以便匯聚脫貧的攻堅力量:其一,培養基層干部隊伍可以聯系群眾,便于更好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有效促使貧困村、貧困地區脫貧的關鍵在于人才干實事,在實際的脫貧攻堅戰斗中,黨校干部直接與老百姓接觸,其是黨委各項脫貧政策、方針的一線貫徹者、宣傳者和執行者,同時其又是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支持者,因此,只有干部密切聯系群眾,取得其信任,才能對其起到教育、培訓作用,更好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13]。所以,黨校教師要在實際的工作中抓緊、抓實干部的教育,使其在掌握黨建知識、產業發展、政策解讀等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密切聯系群眾,學以致用,帶領群眾發揮自己的力量開展各項脫貧工作。其二,培養村干部隊伍,便于穩步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全國范圍內的貧困村、貧困縣較多,其是一場大戰役,僅僅憑借基層黨校的力量,不足以促使貧困地區脫貧成功,而是要集合多方組織,構建成一支重要的戰略力量,比如,黨校可以聯系村干部,加強對其的培養,在村干部換屆后,黨校教師每年對其開展1~2期培訓,內容為村產業發展、黨委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解讀等,促使其盡快對相關政策、方針有充分的認識,掌握村干部的工作方法,使其策劃能夠為農民群眾的領頭雁,穩定地推進各項脫貧攻堅任務順利進行,促使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三,培養黨員示范戶隊伍,便于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通過基層黨校教師的教學及培訓后,農村黨員會積極參與各種經濟發展組織,或者帶領農民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采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或者“黨建+產業”等模式促使黨員帶頭群眾發展產業,或者聯系黨和政府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促使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的目標。總之,基層黨校教師通過培養基層干部、村干部、黨員示范戶三支隊伍,促使黨員干部可以密切聯系群眾,堅定地實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方針,匯聚脫貧的攻堅力量大力發展貧困村、貧困縣的的產業。
五、結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實現農村小康、貧困地區小康。基層黨校條件差、日常事務繁瑣,不具有充足的經費和人手,因此脫貧攻堅工作進展不順利。為了在脫貧攻堅這場戰斗中取得勝利,作為基層黨校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幫助黨校突出功能定位、幫助黨校解決現實問題、幫助黨校提升教學質量、匯聚脫貧的攻堅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幫助農村、貧困地區有效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吳清泉.探索科研資政新路徑 助力迪慶州脫貧攻堅[J].社會主義論壇,2019(12):5
[2]楊允石.聚力抓黨建 打贏脫貧攻堅戰[J].共產黨員(河北),2019(11):42-43
[3]陳奎.突出發揮黨校作用 全力助推脫貧攻堅[J].重慶行政,2019.20(03):22-23
[4]安懷宇、毛賢玉.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聚力決戰脫貧攻堅——中共貴州省委黨校(貴州行政學院、省委講師團)赴岑鞏縣開展主題教育集中調研[J].理論與當代,2019(08):2-3
[5]張書銘.銅仁市委黨校扎實抓好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J].知行銅仁,2019(03):79
[6]曾濤.淺議如何發揮縣級黨校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J].黨史博采(理論),2018(02):60-61
[7]張春燕.把汗水灑向貧瘠的土地——關于縣級黨校如何助力脫貧攻堅的若干思考[J].智庫時代,2018(19):35-36
[8]于龍廣、余忠陽.江西省扶貧干部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研討班在南昌開班[J].老區建設,2018(13):2
[9]劉志鵬.聚焦新時代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黨校第四屆精準扶貧論壇綜述[J].寧夏黨校學報,2018.20(05):94-97
[10]楊清江.銅仁市委黨校“四個到位”打響脫貧攻堅春季攻勢[J].知行銅仁,2017(01):79
[11]呂紅娟.精準扶貧看基層——中央黨校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部分學員談精準扶貧[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06):90-96
[12]楊清江.銅仁市委黨校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綜述[J].知行銅仁,2016(06):2
[13]侯文閣.毛萬春在全省黨校系統秋季開學典禮上強調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扛起追趕超越和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J].理論導刊,201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