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博物館的宣傳方式也在不斷改變。文章結合博物館宣傳的常見形式分析實際運用的效果和不足,為信息時代下博物館的宣傳提供了一些思路。
關鍵詞:博物館宣傳;新媒體時代;多媒體技術;運營宣傳
1 傳統傳播方式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進步,新媒體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這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生活方式和信息傳播手段,對各個領域以及各個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博物館宣傳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體技術的影響。
博物館使用多媒體宣傳中,視頻仍然是現在用得最多的形式,加上現在手機性能的提升和短視頻平臺的火爆,無論是使用專業的攝像機、單反或者是用手機都能方便地拍攝展覽、文物等宣傳視頻。我館原來視頻宣傳多以實景拍攝為主,視頻內容也一直是展覽宣傳、藏品介紹等,拍攝風格也是比較傳統。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火爆,各種風格的涌現,我們開始實景拍攝結合動畫制作,并且在拍攝風格上也進行了多種嘗試。在2018年初嘗試制作《云博情書》系列,其區別于傳統宣傳片的拍攝風格,短片在我館宣傳平臺發布當月播放量就遠高同期發布的視頻。在“拿破侖文物(中國)巡回展覽”中,我們嘗試使用MG形式,輔以“詼諧+科普”風格,介紹拿破侖的冷僻史實,從播放量看也高于傳統視頻。說明以往傳統單調的博物館視頻形式難以吸引更多受眾,而創新的視頻風格、視頻形式往往更能吸引大眾。如何在創新的同時傳播傳統內容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2 新技術下的傳播方式
傳統博物館以及數字博物館的傳播多為單向信息傳遞,沒有交互性,導致觀眾只能是被動接受信息。隨著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出現使傳播不再是單向,而是雙向多維,不僅影響著接收者,也影響著發布者。互動大屏、H5、AR/VR技術也使觀眾能更好地融入博物館,增加了互動以后極大提高游客體驗質量。我館線下互動以大廳觸摸大屏為主,游客可通過觸摸屏幕瀏覽云南省博物館文物展品圖片及信息,此外屏幕還會輪播基本展覽說明、活動預告、數字宣傳片等內容。這些內容展示了博物館的宣傳效果,激發觀眾更大的參觀興趣,使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地獲取。線上交互目前多以H5為主,因為H5具有跨平臺、多適配、易操作、傳播便捷的優點,如看展覽抽獎品和猜文物贏禮品等,通過將展覽內容、文物知識設計在交互游戲里,讓觀眾在互動的過程中就能了解到相關知識,從參與人數和傳播數據來看都有著不錯的宣傳效果。
AR技術(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被認為可以激發出體驗者強烈的在場感,并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引發情感反應,故吸引了許多博物館注意力。我館在2018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首次推出“AR尋寶”。我們提前在展廳的一些位置拍攝了AR識別點,制作了基于這些識別點的知識,讓觀眾在看展的過程中通過提供的展覽和藏品知識找到識別點,用APP掃描以后就能獲得探索點兌換禮物。在活動同時,我們對一些參與者采訪后得出一些結論,AR使參與者因為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新穎而更愿意嘗試,并且增強了他們的參觀體驗。
3 大數據下的內容分析
大數據時代的博物館運維也應該引進大數據技術,分析日益增長的訪客數據,發掘其中具有價值的東西。以求更好地服務社會。比如通過后臺大數據可以得到訪問我館網站的人的年齡分布、學歷分布、從事行業等。
如通過圖4可以得出我館網站訪問量前5的頁面,分別是主頁、服務、本館介紹、藏品和展覽。這樣就可以知道訪問訪問我們網站需要得到什么樣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為觀眾提供服務。我們還可以看出觀眾對什么樣類型的信息比較信息,如展覽預告、藏品介紹、知識的介紹點擊率通常都會高于其他。同時,大數據也可為博物館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如根據游客對某件藏品的點擊率、頁面停留時間可以得出我館的哪些藏品更受觀眾喜愛,從而衍生一些如文創產品、教育活動等。通過館藏數字化、門戶網站、公眾號平臺、智能導覽系統等獲得了海量的數據資源,通過大數據分析準確知曉訪客的需求,甚至是創造需求,從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成為了新一代博物館建設發展的方向之一。
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博物館宣傳工作可結合各種形式、平臺,發現不同形式、平臺間的優點,根據平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發揮優勢,增強效果。
【作者簡介】詹偉(1984—),男,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