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知識從學習到運用,再回到生活之中,一直是教學理念的宗旨。所以,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與探索物理的存在,并以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文章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及融入生活化的意義進行了分析,詳細闡述了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知與實踐。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72-02
新課改提出物理課程要注重與生活的聯系,但應試教育思想一直以來都嚴重影響著教師與學生,如今的物理教學已經拉開了與生活的距離。此時應關注學生的認知,將教學貼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學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最終實現物理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目的。
一、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物理生活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將物理教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但在聯系的時候一定要合乎情理。要從生活出發,在生活中尋找問題并加以分析和解決,深入學習物理知識,探索物理和生活之間的奧秘,以達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實現全面發展目標。
第一,教學觀念陳舊。新課改著重指出要以生活化為基礎進行教學,但一些教師仍以傳統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沒有深入了解這一教學理念的意義和內涵。因此,教學既不會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又體現不出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特點,造成教學的低效率。
第二,學生缺乏積極性。在最初接觸物理時,學生對它就有誤解,聽說物理知識非常難學,所以就有了畏懼心理,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學中,教師又過于形式化地強調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沒有把生活化的優勢體現出來,無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第三,教學方式不得當。當前仍沿用傳統教學方式,這與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是相反的。因此,應轉變教學方式融入生活化教學。
第四,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并未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無法實現教和學的同步,這也嚴重影響著課堂學習氛圍,最終導致教學的低效率。
二、物理教學融入生活的意義
首先,物理教學融入生活,對學生而言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更深層的認知,才能快樂地學習并挖掘潛能,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如果失去了興趣,學生會對物理產生反感甚至厭學,也會遠離物理的學習。生活化的教學不再是單一地講述知識,而是把深奧的知識與生活之中的一些事物關聯起來,再把這些知識融入生活中。這樣一來,學生與物理的距離越來越近,覺得物理其實也不是那么的“不近人情”,會覺得十分親切。在生活場景中學習物理,學生會產生極大的求知欲,學習物理逐漸變成了他們所喜歡的事情。
其次,物理教學融入生活,能增加學生對知識更深層的理解。物理教學內容抽象性極強,在剛接觸物理時學生不明白物理到底是什么,怎樣學才能學得會。而生活化教學方式會把知識變成真實的、可感受的生活物象,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通過對生活事物的觀察獲得認知,再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更加靈活地記憶知識點,以此來達到真正的理解和運用的目的。
最后,物理教學融入生活能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學習物理的目的不僅是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還要獲得長遠的發展。通過物理生活化的教學,學生靈活運用生活經驗來學習物理知識,再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以后的生活之中。學生了解了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三、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知與實踐
1.物理語言生活化
初中物理語言極其嚴密、抽象,并不貼近現實生活,學生很難懂,致使興趣下降。面對這一問題,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語言把知識變直觀,變簡單易懂,以更好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物理。
如關于導電性的理解,學生常常會誤以為醬油屬不導電物質,此時便可引用生活化語言“你真以為你是來打醬油的嗎?你可不要忘了你是導體呀”以加深知識記憶并活躍課堂氣氛。
2.課堂教學生活化
課堂教學如果能做好導入,便能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推動課堂學習進度。學生學習物理前,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小經驗,把這些生活經驗適當引入教學,他們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從而感受物理對生活的真正意義。
如科學探究摩擦力一課,可以先給學生出一道小難題,在一個瓶蓋上擦上些油,然后讓他們將瓶子擰開。這時,有的學生會發現,瓶蓋上有油,太滑了,根本打不開。此時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呢?學生在討論過后,便想到了辦法,把布或粗糙的紙巾放在瓶蓋上就能打開瓶蓋了。此時引出課文內容——摩擦力。
3.問題情境生活化
物理課程的目的是將知識貼近生活,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規律,再將這些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思維習慣。選擇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和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如壓強,在講解時為了方便學生區分壓力與壓強,先設計一個問題情境,如搬西瓜,選擇一個較大一點的西瓜裝入袋中并以細線封口,再找幾個學生來試驗,用手直接拎線行走一分鐘,這時參與試驗的學生就會感到細線很勒手,那么問題就出現了:開動腦筋,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拿西瓜嗎?這一問題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學生會踴躍參與討論并想出辦法。此時可以總結:在搬的時候西瓜對手有一定的壓力,因受力面積不同才有了勒手的感覺,而壓強只是對壓力作用效果的一種表示,所以二者概念是有區別的。在增大或減小壓強的講解中,可以用圖釘做演示,它是生活中的常見用具,可以體現出增大和減小壓強兩方面的內容。生活中的物理就這樣輕松展示,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
4.習題引導生活化
通常物理學習都是機械地訓練,很難發現物理中的問題,也無法找出問題,致使學生今后的發展受到限制。應改變以往的題海戰術,把生活場景融入習題教學中,將知識聯系生活會讓情境更真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刻,通過物理與生活的結合解決生活問題。
如了解電路一章中關于“串聯與并聯”的學習,設計與生活相關的習題,以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如,火車的車廂極長,座位與公用衛生間的距離也被拉長,怎樣設計一個電路,旅客不離開座位通過指示燈就能判斷衛生間里有沒有人呢?問題一提出,學生就會展開思考,答案也各不相同。這樣的生活化習題將物理和生活聯結在一起,通過知識解決問題,學生一邊做習題,一邊展開思維想象。學生的知識得到了拓展,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
5.實驗課程生活化
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是學生最喜歡的,因貼近生活而增強其興趣,隨之學習成績也獲得提高。生活中很多的物品都是可利用的器材,若能合理運用會讓學生加深對實驗的印象。
如“認識浮力”一節,可以利用礦泉水瓶做實驗,將瓶蓋好后按入水中,感受水的作用力度,最后證實物體所受浮力受到V排的影響。若將其裝入沙子,演示瓶子的沉與浮,沙子的多與少是瓶子浮與沉的關鍵。這樣利用生活物品進行實驗,既具有趣味性,也在無形中將知識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總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既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又讓學生喜歡學習物理,并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實現從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再將物理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顧 莉.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物理教學的相關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7(9).
[2]嚴 旭.生活聯系,作用發現——試論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J].高考,2018(28).
[3]殷曉麗.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知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77.
[4]馬紫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9):52-53.
[5]田 軍.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研究[J].學周刊,2015(3):134.
[6]姜 芳.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25-126.
[7]黃鵬云.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12):16-17.
[8]朱海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29):44-45.
[9]何洪偉.淺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開展[J].學周刊,2019(24):95.
[10]陳 峰.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75-176.
[11]趙福增.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70.
[12]時訓安.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156-157.
[13]王春光.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8(14):110-111.
[14]田興英.淺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J].當代教研論叢,2017(11):59,61.
[15]王曉春.淺議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124-125.
[16]王成才.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22):89.
[17]王之芳.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6):80-81.
[18]羅朝武.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55-156.
[19]彭雅琴.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大學,2018.
[20]張 飛.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2):54-55.
[21]徐光宇.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8(2):186-187.
作者簡介:謝天華(1972—),男,廣西平南人,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