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鎮(zhèn) 李國磊 趙莉潔
摘 要:數學作為高中課堂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學科本身的難度,相比于其他學科更加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互動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靈活的互動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知識點的難度,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將從師生平等、情景教學、綜合評價三個方面來幫助教師展開、促進和深化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 高中數學;互動教學;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從來不是教師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一個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教學過程作為一個師生雙邊共同構成的系統(tǒng),更加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積極的與學生展開互動,在互動中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高中數學作為高中學習的重點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這些困難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往往難以得到解決。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積極展開互動教學,逐步形成教學相融,師生共同前進,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
一、倡導師生平等開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的前提是要實現師生平等,這種師生平等不是指教師摒棄掉作為教師的威嚴,而是指教師要完成從單一的說教者到與學生的互動者的身份的轉變。教師在教育中的任務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正在慢慢的改變。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單純的進行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優(yōu)良習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思維方式。讓學生這樣的平等教學中,真正的完成學習的任務。而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更應該以師生平等為前提,展開課堂互動。
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可以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在進行統(tǒng)計與概率的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事物進行統(tǒng)計與概率分析。學生可能喜歡打游戲,那不如讓學生統(tǒng)計某個英雄在一百場對局中出場的次數以及獲得勝利的幾率。通過這樣的互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對于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再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哪怕這些意見稍顯青澀甚至有些幼稚,但這些傾聽的過程正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橋梁。通過傾聽教師可以走近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學生學習高中數學時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之后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努力,共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互動讓學生在數學問題中更有參與感,能夠對于問題又屬于自己更加深刻的見解,從而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又如,在講解三角函數這一節(jié)中,引導學生首先來記住一些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抵抗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練習。
二、用情景教學促進課堂互動
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之間有更良好的溝通與互動。所以善用、巧用情景教學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互動,讓學生們愛上學習。情景教學最首要的就是接近現實,符合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心里年紀,讓學生不會對情景教學產生陌生感,從而去排斥情景教學。同時情景教學還要把握時機,在最合適的時機來進行情景教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不能過度使用情景教學,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抓住一堂課的開端是營造一個良好課堂氣氛的必然條件,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先采用情景教學來讓學生們快速的進入狀態(tài),了解本堂課程所學知識并且對這節(jié)課充滿著好奇,會讓教學難度大大的降低。
例如,在數學課堂上介紹誘導定律或其他公式時,如果老師進士以枯燥無味的公式去推導,必然不會引起學生們興趣與學習欲望,而如果老師展示情景教學,將學生帶入到數學模型中,通過圓來表示三角函數,來形象的表達出誘導公式的變化規(guī)律,會讓學生們學的更快,記得更牢。例如在教導統(tǒng)計與概率一節(jié)課時,在剛一上課就以電影《賭神》開場,告訴同學們他們心心念念的賭神,無非就是統(tǒng)計與概率問題,所以精通統(tǒng)計與概率問題,任何人也可以像“發(fā)哥”一樣成功, 再通過排列與組合和統(tǒng)計概率之間的關系,來告訴同學們搖色子其實就只有那么幾種組合方式,在以概率來計算出每一種組合出現的機率大小,從而告訴大家數學的重要性與實用性,同時也讓學生們明白生活中那些看起來很偉大的事情,其實也只是一個個簡單的數學公式所排列而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對概率與統(tǒng)計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可以教導出學生看待世界的思路,從數學引申到做人的道理與處世之道上才是一個好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所以把握住時機,合理應用情景教學,會讓老師的教學能力大幅提升,也會讓學生對于學習更加的感興趣,讓知識更加的接地氣。又如在學習“三角函數”就必須先掌握其中的“兩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只有先學習了“兩角和公式”才能學習接下來的“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在“二倍角公式”的教學前前讓學生回憶上次課學習的“兩角和公式”,讓學生自己建立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設疑的方式來連接兩角和與二倍角之間的教學。教師可以布置課堂作業(yè),問學生是否可以導出二倍角和兩角和之間的關系。限時5分鐘,讓學生在有限的情況下完成課堂任務。另外教師還要注重課堂作業(yè)的布置的分層,低層次的學生把公式背熟并且完成此題解法;中等層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融合進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一起證明;高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課堂訓練之余還可以做一些綜合題,比如將數列與函數、方程、不等式、幾何結合的解答題。
三、以綜合評價深化課堂互動
課堂教學是教導學生知識的主戰(zhàn)場,是提升學生的知識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意識啟發(fā)學生課堂互動的動力,所以加強綜合評價是倡導以學生為主的,構建健康的(下轉頁)(上接頁)競爭環(huán)境的重要抓手,教育學生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播,二十知識的轉換與傳遞,我們應該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所以應該給學生們搭建一個競爭平臺讓學生們的學習與互動更加的充滿動力,別切通過一個學生的不同時期的課堂互動綜合評價評分,也可以看出學生近一段學習的狀態(tài),對待狀態(tài)不好的學生,老師應該加以關注,對于課堂互動綜合評價評分高的學生,老師也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來激發(fā)學生保持激昂的學習狀態(tài)。
例如老師在上課前便與學生們制定一個評分標準,并且進行精神或物質的獎勵內容,最好是一些小零食。在課堂進行中,進行提問問題,在講授初等函數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可以提問學生們知道那些函數類型,或者是什么是函數一類的問題,既可以豐富評分內容,又可以鞏固學生們之前的所學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串成一個知識體系,組建成一個知識框架,讓學生們的基礎更加的扎實。在進行到課堂中間部分時,可以準備一些課堂問題,來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老師通過課堂互動情況拉了解同學們是否完全掌握了所學知識,學生們的疑惑點在哪里,讓老師們更好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在課堂的后半部分中重點的對本節(jié)知識的難點與學生們不懂的點進行再度強化,就好比解三角形一題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其中的求兩平面之間的夾角更是難點中難點,就需要進行大量的提問來了解哪里不會?哪里不是很清楚?在了解了這些后,就需要老師去反復的強化與重復來鞏固好學生們的知識體系,以達到課堂互動的目的。在結束課堂時根據本節(jié)課的課堂互動綜合評分來進行獎勵。這樣不經可以讓學生們有良性競爭,更有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關系。
四、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高效的課堂互動教學,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同時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打造生動有趣的高中數學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互動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夠更加輕松地投入到課堂中,從而使高中數學課堂真正綻放出七彩的光芒。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將課堂互動落實到課堂中,使其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春霞. 高中數學互動教學的探討[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3
[2]馮玲靜. 高中數學互動教學淺析[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