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德坤
【關鍵詞】居家網上學習;生成性;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8-0036-02
生成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自我理解、自我建構,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教育即生活”告訴我們,生活是自由的、自主的、生動的,教育教學也應是自由的、自主的、生成性的。
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放假不放“學”!現結合初中學校組織學生居家學習,談突出“生成性”的必要性。
一、網上學習與學校教學的差異
組織初中學生居家網絡學習,要充分認識到與學校班級授課的差異性。
居家網上學習,學習關系因之改變,學習環境因之改變,學習方式因之改變,教學方式因之改變,評價方式因之改變。
由學校教育教學到居家學習引發的種種改變,需要初中學生網上學習的組織者有“生成性”的理念。組織者要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征,從居家實際出發,給學生學習以自主的、生成性的相對自由的空間。
二、網絡背景下的有效教學,需要“生成性”的落實
組織初中生居家網上學習,需要注重“生成性”,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在認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建構。
1.激發學習情趣。
指導學生居家學習,教師要重視人的發展性和主體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在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上下功夫。
2.精選教學內容。
當前網絡教學的課程資源豐富。但是部分教師采取簡單化的方式,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直接照搬現成的各種錄播課堂,把自己的學生放手讓給別人去“上課”。
初中生居家學習內容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學生“居家”特點,把智育和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結合起來。特別是德育,要結合疫情防控,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多安排一些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完成的“生成性”任務。
3.優化教學方法。
居家網上學習,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環境中。教師既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組織起來,又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精心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斷達到新的目標。
4.精心設計作業。
在居家環境下,教師應該更加注意精選作業,為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更有針對性的作業。作業要突出“生成性”,要控制作業的量,增加基于自學和適量作業之后的學習成果的交流活動,要體現簡明、靈活、開放、生動的特征。
三、居家學習和學期教學的銜接,需要有“生成性”定位
學生居家學習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延展和補充,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對居家學習的“生成性”有清楚的認知。
1.做好心理調適。
疫情防控中居家隔離等一系列舉措,已然給部分學生產生了一定負面的心理影響,這就要求學校與家長形成合力,共同幫助孩子調適,使孩子保持平和、陽光的心理狀態,促進孩子的生命成長。
2.重視建構反思。
組織網上學習,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反思,構建學科知識的框架。學生在識記、理解后系統掌握的學科知識才能為探究新知識提供助力。
3.強化優質思維。
思維品質的培養從來沒有假期。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比學科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期,也是形成正確思維方式的重要時期。
在組織學生網上學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更多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既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更要激勵學生辯證思維,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智慧的碰撞。
4.加強體育鍛煉。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居家生活的單調,往往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緊張。運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而且可以舒展身心、有助睡眠、消除壓力。
學校要結合校本實際和居家特點,組織編排體育視頻教程,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得以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
組織學生居家網上學習是挑戰,更是機遇,而落實“生成性”顯得尤為重要。在組織初中生居家網上學習時,我們要結合學科教學,為學生的生命成長搭建平臺;以發展的視野,促進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生成”;鼓勵學生把課內外的知識結合起來,在實踐探究中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提升能力;激勵學生利用可支配的居家時間,根據興趣、愛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楚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