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近些年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以及各個行業對高素質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校企合作辦學、設定專業、構建課程教學體系,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此種背景下,以校企合作為出發點,就現階段各院校中相關專業如何以職業和工作崗位要求為基礎,對中職學校數控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和課程體系構建要求展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校企合作 課程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197-02
培養高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術強的復合型人才,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在現代教育中,要想確保各院校培養的人才滿足相關行業企業的要求,不僅要保證其擁有綜合性的基礎知識理論與職業應用技術,還要掌握解決實際問題、自主學習、協同合作、創新等基本工作能力。中職學校是培養職業人才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控專業是學校重要而常見的幾大專業之一,因此就校企合作模式下對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方式展開研究,對于培養更多的數控專業應用技術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體系構建的要點
1.完善基礎知識課程構建
就目前來看,課程體系改革工作推動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在教學期間應當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此基礎上,從課內課外實訓課程需求出發,做好基礎知識課程的構建工作。無論是在哪一種崗位群中,基礎知識都是必須掌握的重點內容。基礎課程學習的好壞,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會產生直接影響。對此,我國各個學校和專業應當要提高對基礎知識課程教學的重視度,從各崗位工作要求出發,對基礎知識和技能課程進行合理化的設定,不斷完善課程教學內容,確保學校教育和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良好對接。
2.建立健全的崗位核心技能課程體系
各學校應當以市場需求為目標,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根本導向,將各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同工作崗位要求相結合,將工作能力要求融入專業課程建設之中,使各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與工作崗位實際任務貫徹落實到過程中。這主要是因為在各相關崗位中,工作人員不僅擁有共同知識技能,還需要具備核心知識技能。為確保人才培養和就業之間不脫節,就必須保證校內實習課程和工作崗位內容相一致,將學生未來的職業能力轉變為校內教學目標。要想保證上述教學要求的順利實現,就必須邀請企業相關部門的主管人員參與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讓學生通過學習崗位課程來了解某個崗位對核心知識技能的要求,在畢業前,或者是工作一段時間內,順利通過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對此,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崗位知識技能課程體系,確保課程內容同教學和生產過程、職業標準等深度對接。
3.做好頂崗實習課程構建
要想確保人才培養和崗位就業零距離,就必須讓學生在企業完成頂崗實習工作。當學生在學校完成了崗位課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之后,學校讓學生馬上進入校外的實踐訓練基地,進入企業具體的工作崗位上頂崗實習,這段實習時間以六個月為最佳。在此期間,學生還可以借助崗位工作積累的實踐經驗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也是對學生本身實踐工作能力的一個界定。
二、校企合作下課程體系構建措施
1.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首先,校領導可以根據各專業教學要求,從社會和企業中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專家或者是一線技術人員進入課堂,組成“雙師型”實踐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其次,根據我國教育部門頒布的一系列最新規定,在結合自身現狀、特色與合作企業崗位要求的基礎上,中職學校應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師企業實踐學習方案,安排青年教師或者是學習能力強、自愿接受培訓的教師深入相應企業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學習與實踐。在完成一個階段的實踐工作后,將自己的實踐經驗歸納總結為自己的教學資源,為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產業升級轉型奠定良好的基礎。為確保該項措施的順利推行,相關院校管理者還應當針對本校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價系統、外聘教師薪酬管理制度等,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2.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在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過程中,學校還要對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創新,通過構建新型校內實訓課程體系的方式,改革課程教育教學方式,使校內實訓課程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首先,校領導應當從學校專業布局與合作企業崗位工作內容需要出發,利用網絡信息、師資力量、企業資源等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工作進行完善。其次,基于“工學結合”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個貼合其未來工作環境,將教學、學習、工作融為一體的實訓活動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強化。學??梢园惭b諸如廣數TB、廣數TC、華興、華中等系統,拓寬學生在校內知識學習的范圍,讓學生通過校內學習和實訓掌握中級工和高級工技能,從而在畢業之前順利考下職業資格證書,讓學生能夠順利就業。最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從網絡平臺中獲取優質的教學資源,打破以往校企合作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同企業合作開發出一系列的虛擬流程、生產、工藝、運營等數字化的校內實訓教學資源,建立起“校企數字傳輸課堂”,使合作企業的生產過程與工作流程可以過數字化技術,實時傳輸到課堂中,實現真正的校企聯合教學和資源共享。
3.拓寬校外實踐訓練基地范疇
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學校可以通過校辦企業、引校入企、引企入校等模式,建立起一個規模和范圍相對較大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學平臺,保證學校的實踐訓練課程體系得到全方位的貫徹落實。就中職學校的數控專業來講,普通車床操作、數控設備操作、自動化生產線流水作業、設備維護保養、CAD/CAM、產品檢測等工作,是學生未來主要的職業方向,因此,在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的過程中,學??梢越柚處煴旧碓趯I知識理論、相關資格證書的優勢,主動承擔企業部分科學研究課題與工程項目工作,借此之便將學生帶入項目之中,在幫助學生復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企業則可以利用自己一線技術人員和專家們豐富的工作經驗與較強的操作能力,到學校中擔任實訓課程的教師,與教師們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培養和提升學生們作為“準員工”的崗位實踐工作能力。
三、結語
同傳統辦學和教學模式相比,“校企合作”的重點在于從企業需求出發,設置學校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因此,調整課程設置模式,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重新構建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數控專業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當立足于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適當參考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設置的特點,在結合崗位工作內容的基礎上,設置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課程系統,促進學生朝著職業人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元玲,李金云.基于“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生跨學科課程體系初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2).
[2]劉京祥.基于校企合作的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探索:以蘭州現代職業學院教育藝術分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學園,2018(28).
[3]戴琨.校企合作、虛實一體的“職場課堂”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施研究:以動車組技術專業為例[C]//中國職協2017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一二等獎).
[4]姬承東.校企合作模式下高爾夫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
[5]呂俊瑞,羅學剛.基于校企合作的網絡工程應用型課程體系研究與探索:以攀枝花學院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4).
[6]王曉奇.校企合作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考試周刊,2019(19).
責任編輯:張正吉
[作者簡介]林延良,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高級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機械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