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春萍
摘 要:適合的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高級階段,學校在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筆者學校積極進行課程改革探索,構建基于崗位勝任力、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對學生評判性思維的培養,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要,設置不同的課程內容和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職業教育。
關鍵詞:適合的職業教育 五年制高職護理 課程改革
課 題:本文系江蘇省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重大課題暨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重點課題“適合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課題立項編號:XHZDKT201801)階段性成果。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大力宣傳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發展、人人皆可成才、終身學習等科學教育理念”。倡導適合的教育理念,發展適合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解決過去沒有解決或者沒有解決好的以及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筆者學校積極進行護理課程改革的探索和實踐,力求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發展空間。
一、“適合的護理教育”人才培養方向
筆者于2018年6月至8月對江蘇省47家醫院進行調研,了解醫療行業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調研發現,所有醫院一致認為,護理人員應該具備??评碚撝R和應用能力,45家醫院(占比95.7%)認為護理專業人員應該具備人際溝通能力,43家醫院(占比91.5%)要求護理人員要具備健康教育能力;36家醫院(占比76.6%)要求護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科研能力;36家醫院(占比66%)認為護理人員還需獲得公共營養師資格、心理咨詢師資格等相關的職業資格。分析調研結果,發現用人單位對護理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質和能力要求,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專業化、多樣化。護理教育應該充分考慮行業需求,明確“一專多能”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二、學生多種發展需求是實施“適合的教育”原動力
筆者對所在學校13級護理專業學生調研發現,49.8%的學生筆者學校出自父母的要求,21.9%的學生報考筆者學校是考慮容易就業,而出于自己的興趣的學生只占14.4%。職業興趣是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的持久動力,培養學生積極的職業興趣是體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方式,它對個體從事職業的穩定性、滿意程度和職業效率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護理教育除了注重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外,培養職業興趣也應該逐漸成為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培養護理專業人才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做規劃。職業教育除考慮促進學生就業外,還應該滿足學生提升學歷的需求,廣泛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提高學生多種能力,多途徑、多元化地發展職業教育。
三、“適合的職業教育”理念下護理教育課程的改革實施
1.構建基于崗位勝任力、以能力為本位的多元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護理教育構建應基于崗位勝任力、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體系,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臨床社會需求,設置合理的課程,設立基礎必修課程和分層次選修課程,為學生多元化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課程設置可整合相關課程,圍繞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突出崗位勝任力的培養和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安排。強化護理專業課程學習,強調課程內容的應用性,注重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結合,加強實踐教學。重視人文關懷,圍繞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加強人文學科教育和人際溝通交流能力。加強前沿課程的學習,增設文獻檢索,科學研究等課程,注重學生護理科研能力的培養。
2.“1+N”人才培養模式與“1+X”證書制度的實施
根據“一專多能”型護理人才的需求,學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重新制訂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行業的需求。要進行護理課程改革,確定“1+N”的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扎實的專科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能始終作為基本要求,是護理專業學習的根本,稱之為“1”。對醫院較大需求量的護理崗位,比如兒童??啤⒗夏瓯=?、急重癥???、助產崗位等,積極拓展成立了助產方向班、老年保健方向班、急重癥方向班和兒科方向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N”?!?+N”的培養模式,既能滿足臨床的要求,又能體現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明確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包括在護理專業母嬰照護領域、老年照護領域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這將對護理教育多元化的實施提供新的機遇。
3.變“教”為“學”,確定“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
教育主要對象為學生,教育只有適合學生,以生為本,才能彰顯教育的本真。因此“適合的教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教師“教”變為學生“學”,“以學定教”。依據“以學定教”原則,探索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分組教學等體現差異的教學方法。打破固定行政班實施走班,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程度,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根據護理專業不同方向需求,設置“1+N”方向班,依據學生學習成績將護士資格輔導班級分為快、中、慢班;針對學生畢業后的不同需求選擇,設置“專轉本”提升學歷課程班和中英合作“5+1”項目班。
4.多種教學法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臨床護理專家進行訪談,了解到專家對高職護理學生普遍有以下看法:理論知識不強,領悟和執行能力相對弱,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弱等缺點。評判性思維能力是護理人員的基本核心能力,是解決臨床護理工作問題的方法反思和推理過程,對醫務人員在決策時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教師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模擬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全面提高學生評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
5.形成多元化評價體系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改變傳統的以考試為主的課程評價,評估的重點由記憶知識轉為應用知識。課程改革嘗試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如病例報告中體現出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中體現出的與人合作溝通能力;以及情景模擬中體現出的人文關懷精神和決策處理能力等。這些評價貫穿在教學整個過程,由既往關注教學結果的評價轉為關注教學過程的評價。
四、總結
“適合的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高級階段,符合實際情況并能夠滿足國家、社會和學生群體與個體要求。學校在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筆者學校進行的一系列課程改革,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滿足社會及臨床工作需求,提供了適合的職業教育選擇。
參考文獻:
[1]葛道凱.“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N].光明日報,2017-12-14.
[2]周興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兼論學校多樣化發展的價值追求與實踐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2(8).
[3]董麗芳,葉國英,董燕艷,等.臨床護理專家對高職護理教育的看法與建議[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
[4]尹偉民,李德方,周向峰.適合的職業教育:基于類型教育的內涵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3).
(作者單位: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