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圓

摘 ? 要:“軟件測試”是軟件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目標環節中處于重要地位,文章從研究目標、主要思路、措施及經驗、解決的關鍵問題4個部分對“軟件測試”課程混合式教學進行研究并實施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顯著提升。
關鍵詞:軟件測試;混合式教學;多平臺協作
1 ? ?研究目標
“軟件測試”是軟件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目標環節中處于重要地位。本項目教學內容按照行業企業軟件測試崗位真實工作過程設計,緊貼“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軟件測試賽項”競賽內容,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教學實施過程依據行業企業軟件測試崗位真實工作過程設計,促進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專業與產業對接[1]。本項目授課目標是通過一學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學生的相關能力素質可以達到初級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應聘能力要求(熟練掌握功能測試的各個流程,了解性能測試等自動化測試工具)。
2 ? ?主要思路
教學內容是根據行業專家對軟件測試崗位進行的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而設計,同時依據學生職業能力形成規律,按照軟件測試實際工作過程中項目任務由簡到難的編排方式對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進行序化,設計出軟件測試的學習情境。學習情境是以項目為載體,由淺到難,符合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性和適用性強,能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獨立學習的能力。通過對軟件測試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以軟件測試員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將教學內容確定為一個學習情境:網上購物系統的測試活動,本課程主要圍繞這個情境展開教學和訓練[2]。實訓技能點包括:功能測試計劃制定與任務分派、功能測試方案制定、功能測試用例編寫、功能測試執行和Bug匯總、功能測試總結報告;瀏覽器兼容性測試的執行和Bug匯總;性能測試工具的使用和報告編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應用創新能力等職業素養。
教學實施依托混合式教學平臺和豐富的在線資源,包括教學視頻、慕課、微課、PPT課件、被測系統案例、試題庫、測試工具等,開展“課前智慧導學、課上分享解惑、課后鞏固追蹤”的教學活動。混合式教學平臺的選擇以闊知智慧課堂為主線,拓才通云桌面和極域電子教室相互配合,力求發揮各個平臺最大的優勢實施最優化的教學體驗。
3 ? ?措施及經驗
在課前、課中、課后,依托多種混合式教學平臺,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全方位打造學生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的學習體驗,內容如圖1所示。
多平臺協作授課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收到良好的實踐效果,在各個平臺的選取中,以“各取所長、揚長避短、為我所用”為原則,顯著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闊知智慧課堂承擔著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的設計。課前智慧導學:教師組織教學材料—分發任務—學習者完成—提出問題。課上分享解惑:學生問題反饋—個體互動—小組互動—教師重難點問題講解—問題解決—布置作業。課后鞏固追蹤:強化盲點—知識梳理—完成作業—作業(作品)展示。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利用闊知平臺提供的豐富互動活動設計,大大提高了教學的互動效率。
在實訓環節,傳統模式中教師往往無法監督到每個學生的完成進度,從而有效督促每個學生的完成情況。此時,教師可使用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監控”功能,實時查看、瀏覽全體學生的桌面情況,監督學生完成進度,通過“學生演示”功能抽查學生實時完成情況。比如,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使用“監控”功能發現個別學生在課上從事與本課程無關的活動或者作業進度停滯或太慢,使用“學生演示”功能實時轉播給所有學生并予以嚴重警告,后續課程中基本再沒有出現學生在上課時嚴重“開小差”的情況。
對于軟件相關實操課程,軟件環境限制了學生的實訓空間和時間。愛拓才云桌面的使用,延伸了軟件測試課程學習者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無論在教室、宿舍還是家中,都可以登錄軟件測試課程專屬的遠程云桌面,登錄被測系統,完成學習任務。由于遠程云桌面的“專屬性”,學生相當于多了一臺專門用于軟件測試學習的“個人電腦”,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料文檔,都可以存放在這臺“個人電腦”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還可以遠程登錄學生的“個人電腦”查看問題、解決問題,甚至是檢查作業。
4 ? ?解決的關鍵問題
4.1 ?學生學習效果方面
理論學習一直是各類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因為高職學生的群體特點,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點往往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針對理論知識點準備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和有趣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攻堅克難。比如在學習黑盒測試中等價類用例設計方法時,可以先通過預習作業,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的劃分方法,在課上將滿分作業共享給所有學生,讓學生對照教師評語和滿分作業,找錯誤和差距。新知學習階段,學生觀看視頻學習等價類基本概念和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通過“搶答”“點名答題”“頭腦風暴”“測驗”等教學互動環節,不斷強化對關鍵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不斷獲得成就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實施過程中分組實訓和教師的實時監督、實時鼓勵也十分重要。仍然以執行等價類測試用例為例,在實訓環節,學生登錄愛拓才云桌面,打開被測系統,完成實訓任務:為網上商城系統的注冊頁面設計測試用例,考核學生在指定時間內發現的Bug數量和風險級別。教師使用極域實時轉屏,各組分享組內同學的實訓成果:有的學生雖然不愛理論學習,但卻能找到質量很高的軟件缺陷;有的同學表現出了非常好的軟件測試崗位中需要的溝通能力,雖然debug能力弱,但是可以幫助同組同學復現Bug并說明Bug的風險程度。實際教學實踐中,同學們各個方面的能力被突顯出來,這些能力都是軟件測試崗位需要的關鍵能力要求。
4.2 ?教師教學能力方面
4.2.1 ?課堂教學管理與課堂教學同生共軌
談起課堂教學,無人不知,但是言及課堂教學管理,很多教師認為是屬于班主任或學生管理的事情,學科教師只需要搞好學科教學就行。其實,課堂教學管理與課堂教學兩者同生共軌。課堂教學的質量,三分靠水平,七分靠管理。但是在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做到課堂教學管理與課堂教學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卻存在很大的困難。通過本學期混合式教學改革,教師可以借助混合式教學平臺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將教學內容的大量講解通過微課、慕課等方式傳遞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視頻等資料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心觀察、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方法等,遇到有問題的學生,可以第一時間解決。
4.2.2 ?標準化教學流程
要達到課堂教學的規范化、精細化、流程化,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流程進行標準化研究。在傳統的線下模式中,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環節存在很大的隨機性,尤其是對于一些教學經驗并不豐富的青年教師,由于缺乏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很容易在實際課堂教學實施中,遇到課堂教學時間管理經驗不夠、遺漏一些重要的教學環節等問題,都會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通過闊知智慧課堂,可以很好地幫助教師將課堂教學環節固定和精確記錄下來(包括教學環節設計和教學時間等),這樣非常有利于教師可以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精進教學設計,形成不斷完善的課堂教學流程,當形成近乎標準化的課堂教學流程后,可以當作經驗通過闊知平臺分享給更多的教師,尤其是缺少經驗的青年教師。
4.2.3 ?教學評價科學客觀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不能僅將視野局限在考試成績、作業成績、最后結果這種終結性評價上面,還應部分轉向對于軟指標的評定,諸如學習者信息檢索能力、個性化與自主化學習、核心素養形成等方面。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傳統模式下的軟指標“有據可查”,每一次教學互動都被系統精確地記錄下來,教師可以借助精確的數據完成科學、客觀的教學評價[3]。
[參考文獻]
[1]2016-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行委員會.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程(軟件測試)[EB/OL].(2019-03-24)[2020-03-25].https://www.sohu.com/a/303687049_529028.
[2]于艷華.軟件測試項目實戰[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3]秦楠.“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ixed teaching in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Wu Xiaoyuan
(Ningxia Polytechnic, Yinchuan 750001, China)
Abstract:“Software Testing”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offered by software-related major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implements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th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from the research goals, main ideas, measures and experiences,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With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 learning efficienc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Software Testing”; blended teaching; multi-platform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