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
【摘要】? 在新課程的標準中,現代教育領域愈來愈重視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強調教師關注高中生團體的學習心理,并基于學生學習需求視角,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時效性。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時,就要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將其貫穿于教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積極地參與到音樂的體驗和學習中,并形成對音樂的獨立感覺和見解,為學生終身音樂學習奠定夯實的根基。
【關鍵詞】? 高中音樂 積極情感 團體心理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48-01
高中生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活動的空間,如何根據高中生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提升課堂效率尤為重要。音樂學科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更能夠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獲取精神的舒緩,進而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故而,高中音樂教師就要深刻認知到學生心理與音樂教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創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使高中生真正的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獲取豐富的音樂信息,讓學生在感知音樂學習趣味和魅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一、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激發團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班級團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意識是帶領學生挖掘未知領域、學習未知知識最好的老師,而教師為學生構建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是激發團體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最佳措施,其不僅能夠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情感狀態中,也能夠使學生更準確地獲取相關學科內容。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就要為班級團體中的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而使全班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音樂海洋中。
比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獨唱實踐中《大漠小夜曲》內容時,就可全面發揮出情景引導法的教育價值。在課前,教師可先將該歌曲基礎信息以及原聲歌曲以視頻的形式發布到班級學習群中,讓學生根據該資料展開輪廓性學習。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拓展該歌曲的內容和信息,并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唱段進行試唱。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給予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上,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闡述自己在課前所獲取的歌曲知識或新鮮資訊。接著,教師要以以上內容為線索,為學生講解該歌曲的完整內容和重點知識,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男女生獨唱的聲音特點。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反復為學生播放該歌曲的原唱音頻,讓學生能夠始終處于代入感極強的氛圍中。
二、拓展音樂學習渠道,強化團體學生的自主意識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的學習渠道也因此而得以拓寬,所以高中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就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學習渠道挖掘自己感興趣的音樂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量,并強化整個班級團體的自主學習意識。
比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中關于演奏的內容時,就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前,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不同樂器進行研究,如:笛子、二胡、薩克斯、吉他、鑼鼓等等,并通過不同的學習渠道挖掘該樂器的演奏方法和經典曲目,如:視頻學習、網絡采訪、媒體咨詢等等,并將與其相關的圖文資料、音頻資料進行整理,作為輔助展示資料帶往課堂中。在課上,教師可由此開展“樂器知識分享大賽”。教師可隨機邀請一名同學展示自己帶來的相關知識,或直接為其他學生展示一段樂器的演奏,在該同學進行分享時,教師則可根據該樂器的核心知識進行提問,學生則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分析,必要時教師可鼓勵其他學生給予幫助。在班級同學均完成個人展示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展示效果以及知識的新鮮程度為學生評分,獲分數最高者則為該次游戲活動的優勝者。最后,教師要以優勝者準備的資料和樂器為載體,著重分析該樂器中的經典曲目,并在下次游戲活動時挑選另一個樂器進行深入探究。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展開個性評價指導
“1000個人則有1000個哈姆雷特”,每位學生在鑒賞某音樂或學習某階段音樂知識時,會產生不同的見解和感悟,這是因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背景、學習資源、個人需求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差異,因此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特點,運用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進行評價,進而提高班級團體整體性教學效果。
比如,教師在教學湘教版《寫好一段完整的音樂》內容時,就要切實發揮出個性化指導的效用。針對音樂創作或音樂感知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就要注重學生全面性、綜合性的發展,在學生進行創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已有基礎上突破傳統枷鎖,挑戰更具有難度和深度的內容,從而使作品更具有個人特色和魅力。針對創作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相對欠佳的學生,教師則要注重學生的基礎性知識。在學生進行創作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將其靈活運用到作品的創作中,使學生能夠穩扎穩打地提高自身的創作技能。
此外,在評價不同學生的作品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力以及音樂的感知能力給予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完善思路,但不以負面消極的態度評判學生的作品,使學生始終保有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充分激發,并在音樂體驗的活動中不斷擴展自身的延伸空間,提高音樂學習和創作的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之上,對班級團體的學生進行組織教學,能夠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教師基于學生學習和發展心理開展高中音樂教學是推動學生和課堂雙向發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構建高教和諧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自由、浪漫的音樂空間中享受美、感受美、傳播美,真正使課堂氛圍更加靈動、鮮活,切實使學生將來成長為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質的全面性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陸艷淋.睹影知竿,迂回教學——談高中音樂有效教學模式[J].中學課程資源,2019,(06).
[2]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第5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