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培養和引導學生逐漸增強語文寫作的信心和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以讀促寫以引導學生克服畏懼寫作心理;勤思多觀,留意生活中的美好;互評互學,尋找自身差距提升寫作水平等多種方式,培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來教育和引導學生漸漸增強語文寫作的信心和興趣。筆者將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克服畏懼寫作心理
很多學生一聽到讓他們寫作文,通常就會覺得沒有內容可寫,大腦空空如也,覺得自己即使是寫上四百多字,依然是空洞無物的,自己讀起來就沒有興趣,更何況別人讀起來呢。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挫傷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要想讓學生們樂于寫作,就應該首先引導他們克服這種畏懼心理。
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好詞好句的積累。閱讀不僅包括教材上的優美課文的認真學習、背誦和記憶,還包括課下的課外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分析和講解課文,還應該時時提醒學生們善于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方法,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雖然看似閱讀和寫作是兩項不同的任務,但是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課堂上對于課文的學習是精讀,精讀側重于字詞句段的逐一分析、理解。比如通過學習《亡羊補牢》《揠苗助長》等寓言故事,我們掌握了含義豐富的成語;通過學習《詠柳》《春居》《稚子弄冰》等古詩,我們自身增添了詩詞文化的內在氣質……通過老師課堂上帶領學生學習精讀精講,學生們在課外閱讀的時候就能潛移默化地把這種能力遷移到平時的閱讀中,遇到好詞好句好段,就要讓學生按照精讀的方式來學習,仔細品讀。
精讀之外,還有略讀、速讀等方法。比如平時讀報紙或者瀏覽信息,就可以用速讀的方法,這樣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在短時間內抓住閱讀的大致內容,增加知識積累。如果時間不充足或者我們只需要了解大概內容的話,我們可以采用略讀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適合閱讀的內容,這些閱讀的方法交叉運用、合理選擇,能夠豐富我們的語言詞庫,培養我們的語言文字應用的能力。也只有通過閱讀,我們不斷地輸入,才能有好的內容的輸出。所以,輸入是基礎,輸出是結果。當學生通過不斷地閱讀,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文字,他們就會逐步克服寫作的畏懼心理。
二、勤思多觀,發現生活的多姿多彩
我們都熟悉羅丹的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發現美。”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的細微變化,觀察周圍人事的變化,從生活中感受樂趣,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在寫作的時候言之有物,不至于像記錄流水賬一樣,讀來毫無生趣。在引導和培養學生觀察習慣時,如果實地考察無法滿足條件,教師也要借助于多媒體工具,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那些場景和事物。比如寫作《春天的美》,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在外出游玩的時候,他們發現了哪些自然界的變化,他們發現了人們的臉上、身上又有哪些變化,通過設置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這些變化。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于有關春天的視頻,來展示春天萬物復蘇、冰雪融化、柳綠花紅的美好景色,還可以展示春天里百鳥爭鳴,人們喜氣洋洋的活潑畫面。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在寫作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觀察清楚、記錄和寫作清楚。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組織和學生一起春游,發現春天的美。
小學生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通常帶有隨意性,有時候也缺乏細致和耐心,教師應該有計劃和有組織性地引導學生,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多引導他們觀察和思考以及想象的角度,這樣通過不斷地長久地實踐和練習,一定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互評互學,提高辨析賞識寫作能力
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教師的講授、評析和引導,還可以適當組織同學之間進行作文的批改、評點。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讓同學之間互相借鑒,學習他人習作的優點,找出自己寫作的不足,有助于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提高。比如筆者曾經布置《有趣的一堂課》,在寫作之前我會進行寫作重點提示:你覺得哪堂課有趣,為什么感興趣,要把感興趣的原因寫出來。在寫作的時候,還應該重點內容突出,講述生動有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同學們完成作文之后,我會先讓不同小組的同學之間先進行互評,寫出他們的評語。然后再讓學生連同作文一起交上來。我會再逐一批改學生的作文,分析學生們對作文的評價,在課堂上進行總評。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得到很多同學的認可。
在互評互學的過程中,我還經常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審題以及仔細閱讀別人寫作中的立意構思。有的同學能夠在作文中非常巧妙地大題化小,比如《小學生活的回憶》有的同學在寫作中就以第一次戴紅領巾為主線來寫,這樣來寫就寫得非常成功,可以避免空話套話、寫不出重點、中心不明確的問題。相反,一些小題《一件小事》《一次糾紛》等,在構思的時候,要盡量以小見大,讓小事折射中深刻的寓意來。如果思考不深,立意不深,也寫不出來優秀的作文來。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圍繞著寫作能力提升來實踐探索多種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寫作興趣,能夠讓小學生樂于書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方法。教師們還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嘗試多元方法,不斷增強寫作課堂的趣味性和參與性。
作者簡介:
張敏(1981—),女,河南駐馬店人,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