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思想上緊密結合英語教學與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上有機結合板書、筆記與思維導圖,嘗試應用思維導圖,助益學生詞匯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教學;案例
【作者簡介】陳卓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盛澤中學。
一、引言
2016年提出的核心素養界定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思維品質包括比如理解英語概念性詞語的內涵和外延;把英語概念性詞語與周圍世界練習起來;根據所給信息提煉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語形成信的概念,加深對世界的認識;根據所學概念性英語詞語和表達局勢,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由此,筆者提出了思維導圖Mind Map在高中英語教學的粗淺教學實踐應用。
二、思維導圖
Tony Buzan于 1974年提出思維導圖Mind Gap。作為思考工具和筆記技巧,思維導圖是應用繪制圖像作為思考的工具,用來快速地處理外部信息,形成大腦的智慧。與傳統的筆記里逐字逐句搬運書上內容的筆記相區別,思維導圖不同于線性筆記,其優點在于從結構來看思維導圖層次清楚,分主要次要重點,所有內容一目了然;使用關鍵詞(keyword),容易刺激大腦自由聯想,同時輕松把整個內容匯成腦圖;改變傳統記錄的局限,不用費時費力做筆記;有效促進主動思考和學習。在制作腦圖的過程中,大腦需要執行思考、分析、理解和組織等主動學習要素。每個學習者如果能將看到的事物都以影像來呈現,把各種信息編碼成相同含義的文字、符號、形象、圖畫、顏色等視覺表現,更容易輔助信息的選擇、邏輯、聯想、創造,并完成記憶、溝通的過程。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以高中英語教學為對象,不管是從有到有的整理型思維導圖,比如背誦、分析語篇,還是從無到有的創造型思維導圖,例如作文大綱、規劃學習計劃,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都使之成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利器。
案例一:詞匯教學。
以M2U3wordpower different job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匯總所知職業并歸類,比如按照書本education; art; business也有學生按mental; physical; 也有學生按公眾和公眾人物。學生拿起筆開放的心態,避開掉入線性垂直思考的陷阱,學習“水平思考”。這些腦圖完成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供以構詞法(后綴合成詞的形式)來分類的思維導圖,不僅明確意思和詞性,還能拓展詞匯,方便記憶。
高效率的閱讀的主動思考過程與思維導圖具有其一致性。所謂閱讀能力即發散思維里的“點”,通過點把所有文本記起來,這種記憶的模式,就是思維導圖。閱讀能力就是找讀——概括——提煉斷點的過程。教師不僅要給予學生思維導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閱讀——學習——思考融合-貫通成自己的閱讀能力。
案例二:寫作教學。
以江蘇高考英語讀寫作文為例,其第一點summary的30-50字概要寫作就是一個閱讀思維結合導圖的實例。其概括形式無外乎從文體出發,確定主題句和支撐句。通過串聯斷點的方法構成概要寫作。如下思維導圖可以避免學生落入糾結細節,錯失主題的陷阱。
第二點要求就該話題進行個人觀點闡述。高中生普遍出現“無話可說”或思維混亂。這個問題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解決。學生在紙上寫下腦中吸收到的閱讀材料信息,透過分支、聯系和串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拉出一張立體的網絡,話題觀點隨著brainstorming,不斷拉大張力。由此,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導圖,明確寫作思路,豐富話題,進而寫出結構合理、邏輯清晰、內容完整的作文。
四、方法與總結
思維導圖怎么畫,從以上范例中,可以看出方法步驟分四步。第一步,中心畫一個圖,明確目的內容;第二步,把內容分成幾塊,畫不同顏色的分支;第三步,在每個分支下,進一步畫其他分支;第四步,將關鍵詞填上并整理。
在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做到了從線性思維到發散思維的思維方式的改變,高效率、速度記憶和脈絡清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思維導圖把抽象思維具體化,能充分利用學生視覺、思維開展教學活動,具有不可忽視的優勢。作為現代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思維導圖如果切實應用到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記憶力,開發學生智力和潛能。
參考文獻:
[1]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