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海燕
【摘要】聚焦課后題,梳理“場景”“悅”教;聚焦課后題,緊扣“場景”“悅”教;聚焦課后題,簡約媒體課件“悅”教。聚焦課后題,“悅”教部編版教材,我們的語文課“簡潔”而且“高效”,正是教師必須做到的,更是學生所期待的。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語文;聚焦課后題 ;“悅”教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題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材重難點的體現。在教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文時,筆者如何在教學中聚焦課后題,“悅”教課文的呢?
一、聚焦課后題,梳理“場景”“悅”教課文
葉圣陶先生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強調在閱讀文章時,要想真正理解作者對事物的真切認識,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情實感,領會作者寫文章的真正意圖,首先應理清作者寫作的思想路徑,即思路。所以,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筆者整合課后題,導入時開門見山地直奔“場景”,梳理“場景”。
師: 出示《慈母情深》,來,一起朗讀課題。
生:(齊讀)《慈母情深》
師:母親的感情到底有多深?深在哪里?回憶課文完成練習。
我一直想買( ),想得整天( )。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廠房,看到那里的廠房四壁( ),噪聲( ),我還看到母親( )的脊背( ),母親用( )的手掏出錢給我,立刻又陷入忙碌,我鼻子一酸,( )著錢跑了出去。 (課件出示)
師:“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覺?母親高興地把一元五角給了我,還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按理我應該——高興才對。但是此時的我卻沒有絲毫的高興,鼻子一酸,攥著錢跑出去了。讀,再讀,再讀。
師:我為什么會“鼻子一酸”呢?請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想想哪些場景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在感受到的地方做批注。
生:默讀課文,做批注。
師:請小組交流閱讀感受:最觸動你的場景、細節有哪些?
生:四人小組交流(老師巡視,適時鼓勵表揚獎勵優秀學習小組)
師生共同梳理歸納場景:初到工廠——尋找母親——向母親要錢——母親塞錢給“我”。(老師相機板書)
聚焦課后題,梳理出《慈母情深》4個場景,和學生一起迅速抓住學習主線——我為什么“鼻子一酸”,張弛有度地展開學習,輕松達成學習目標,老師“悅”教,學生“悅”學。
二、聚焦課后題,緊扣“場景”“悅”教課文
每篇課文的課后題是教材主編依據課標、學生學段要求和單元教學“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而設計的,是教學目標的重難點的體現。所以在教學時,我緊扣課后題,引領學生細細品讀、感悟,獲得啟迪。學生的學習思路清晰了,老師也教得輕松。
《慈母情深》整篇文章共4個場景:初到工廠-尋找母親-向母親要錢-母親塞錢給“我”,從4個場面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請默讀課文。
如場景4的教學:母親塞錢給“我”場景(課件出示課文句子)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人了手腳并用的機械忙碌狀態……
生:我“鼻子一酸”是因為我的母親很忙碌,從四個“立刻”看出。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掙錢不容易呀。
師:母親能停下來嗎?(不能)讀——
師:母親已經這樣瘦弱了,能停下來嗎?(不能)讀——
師:母親已經這樣疲憊了,能停下來嗎?(不能)讀——
師: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掙錢,作為兒子的我,能為母親做點什么?(不能)讀——
師:老師讀四個立刻,你們讀其它——
師:這里用了四個“立刻”,為的是——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說明了母親——(學生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掙錢,母親為了掙錢完全沒有喘息的時間。(師說)這樣的寫法叫“反復”。
師:課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句子,畫出來和同學交流。(老師巡視,適時鼓勵表揚獎勵優秀學習小組)
生:匯報交流。
就是這樣,整個品讀過程聚焦在課后題,整節語文課有了主心骨,整節課著眼語文,著力語文,直奔語文教學的核心。整個品讀過程把原來諸如作者背景介紹、字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現手法等等刪除了,課前三分鐘演講,課末課本劇表演,課后拓展延伸也刪除了,課堂“干凈”了。老師“悅”教,學生“悅”學。
三、聚焦課后題,簡約媒體課件“悅”教課文
現在的語文課大量使用多媒體,如,《冀中的地道戰》課前播放大量的地道的圖片,課中結合地道的樣式、高度、無線電等詞語再次插入圖片,課末為了加深記憶還播放地道戰的影視。這樣雖然很直觀,可是把課文講解與閱讀切割得零碎了。它給學生提供了各種畫面、音響與文字,目迷五色,課堂好像活躍了,可是學生的閱讀被擠壓了,文字的感受與想象給干擾了,語文課非常看重的語感也被放逐了,這樣的多媒體對語文學習并沒有好處。
筆者還上網搜查了王松舟老師《慈母情深》的課件18頁,算是最簡潔的,還搜查其他老師的課件多的有30多頁,那些課件就如天上的星星閃閃爍爍,看似很精美,老師的確花了很多心思。但是整節課學生抬頭看屏幕——讀書——再看屏幕,學生看書的機會被擠壓了,學生游離了課本,收獲的是課文的碎片。所以,筆者把《慈母情深》一課的課件聚焦在課后題,簡約了課件,還給學生更多的時間。
這樣由原來31張幻燈片變成8張,聚焦課后題,更突出本課的重點。“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經過實踐證明,部編版教材需要我們給予學生更多時間,給予學生一個更廣闊的空間,オ能讓其沖破“思維定式”的牢籠,在閱讀學習中,更會思考、更會感悟、更會創新,老師心“悅”“誠”教。
四、結束語
今年九月,當我們拿到最新的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時,頓時感覺茫然一片,面對新教材,如同一個老兵新戰士一樣,無從下手。經過大半學期對教材研讀、備課、聽課、反思,再實踐,筆者眼前終于一亮,有一種“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之情,還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輕松之感。
更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的實踐之悟。聚焦課后題,“悅”教課文,我們的語文課“簡潔”而且“高效”,正是教師必須做到的,更是學生所期待的。
參考文獻:
[1]溫儒敏.語文課要“減肥”“消腫”[ED/OL].http://news.zxxk.com/article/433050.html.
[2]于永正.教海漫記[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9.
[3]溫儒敏.溫儒敏語文講習錄[M].浙江人民出版社.
[4]溫儒敏,陳先云.教學設計與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五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