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燕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親子教育已經成為家校共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據此,本文分析了語文教師應如何高效正確地開展小學親子教育,以期為各位語文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小學教育方案。
關鍵詞:小學;親子教育;開展思路
親子教育的主體是家長和孩子,教師作為其中的協調者和引導者,對推動親子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決定性作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教師又該如何高效開展親子教育呢?本文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具體如下。
一、小學開展親子教育的思路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處在教育初級階段的小學生還不能完全脫離父母,所以語文教師為了保證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要讓家長擔負起小學親子教育的重責,積極配合語文教師開展豐富多樣的小學親子教育活動,從而助力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讓家長以助教身份協助教師
小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中,小學生見得越多,他們的知識面就越廣,視野也就越寬。在缺乏親子教育的情況下,語文教師出于客觀教育環境和主觀教育意愿的考慮,不愿意也更不敢帶著學生走出去,因此,小學生喪失了很多認識外部世界的機會,不利于其拓寬知識面,開拓視野。而親子教育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語文教師的顧慮,因為有了家長的參與,他們可以協助語文教師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孩子,效果甚至比語文教師單獨教育好得多。這樣,語文教師就愿意、也敢于帶孩子走出去,繼而在認識外部世界的同時拓寬其知識面,開拓其視野。
例如,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去春游找靈感。僅憑語文教師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來,而且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小學生遭遇危險的情況,其后果是語文教師不想承擔也根本承擔不起的。但是,如果家長以助教的身份幫助語文教師管理小學生,首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擔語文教師的管理壓力,從而讓語文教師有更多精力去制訂方案和安排活動。其次,家長和孩子之間畢竟非常親近,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比較配合,在做活動的時候也更容易進入狀態,從而能夠在活動中更好地學習語文作文知識,進發寫作靈感。綜合上述兩點分析,開展親子教育,其實是讓家長以語文教師“副手”的身份參與活動管理,從而保障活動過程的平穩、和諧推進,繼而豐富小學生的知識,拓展小學生的視野。
(二)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分子
現在的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尤其在小學階段,家長幾乎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特別希望能參與孩子的教育成長過程。在這樣的前提下,幾乎所有的家長朋友都很樂意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分子。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讓所有孩子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一封邀請信,邀請他們到校參與活動,并事先了解所有孩子的爸爸媽媽的職業,根據他們的職業特色選擇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例如,A小學生的爸爸是解放軍戰士,語文教師就可以讓他的爸爸提前備課,講一講兵營里的那些事,包括訓練和生活等,然后以其中比較簡單的訓練事項如站軍姿,作為教學內容,教所有的小學生站軍姿。再如,B小學生的爸爸是郵遞員,則可以讓他的爸爸講一講郵遞員的工作內容,并展示一些老郵票,開展“我來畫郵票”活動,引導小學生畫畫。
又如C小學生的媽媽是衛生局的工作人員,則可以讓他的媽媽講一些衛生小常識,包括如何洗手洗臉、如何穿衣吃飯、如何刷牙洗澡等等。總之,根據所有小學生爸爸媽媽的工作特長組織教學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學資源,可有效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如此,不僅學生能通過寫信的方式與父母互動,父母也能應邀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樂事,雙方的良好互動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
(三)發揮語文教師的指導作用
對大多數的家長來說,他們雖有自己的職業優勢,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并不知道如何開展親子教育。考慮到這一點,語文教師就需要指導家長,幫助他們發揮自身的特長,如美食制作、游戲、繪本故事、手工制作等,從而助力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所有的語文教師要高度關注一件事,即語文教師對家長的教育要同小學親子教育區分開來,不能出現“一邊指導家長助教,一邊引導小學生實踐學習”的情況,否則會讓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沒有重點,雜亂無章,甚至會打擊家長的自信心,磨滅小學生的參與興趣。此點非常重要,所有的語文教師務必深刻領會。
在語文教學的親子教育活動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把教學過程分成前后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自然是對家長進行指導,讓他們首先明白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需要提前準備什么東西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先進行模擬授課,雙方不斷磨合以適應對方的節奏。例如,教師要講“普羅米修斯”,那就需要家長制作神話類的繪本故事以配合教師要講的內容。家長需要提前了解故事內容,并按照語文教師的要求制作繪本素材和表演道具,家長參演某個角色時也需要提前熟悉臺詞,確定表演方式。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一件事:如果有多個家長共同參與親子教育活動,那就必須提前做好分工。后一個階段就是家長配合語文教師進行實際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按照教師的指令行事,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如會制作美食的家長可以變著花樣多做幾道精致的小點心,會設計游戲的家長可以為孩子設置一些闖關益智游戲,會講繪本故事的家長可以聲情并茂地講故事吸引學生,會制作手工藝術品的家長可以指導小學生制作各種各樣的工藝品,等等。為了拉近親子關系,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和家長合作,打造其樂融融的語文教學環境。
二、結語
家長是語文教師的好幫手,是助力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力量。當下,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家長走進班級,在親子教育中協助教師完成教育任務,并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而更好地實現家校共育,保障小學生的學習活動質量。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親子教育策略還需要各位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文中尚存的不足之處也請各位讀者朋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