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鑫


摘? ? 要: 高校輔導員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是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研究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創新,分析其現狀,找出其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建議,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努力培養出合格的未來接班人。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 ? 高校輔導員? ? 思政教育
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不僅給各個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全新的宣傳手段和機遇,而且給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本文深入研究了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創新,分析了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有效建議,以促進各個高校的輔導員借助新媒體的優勢,不斷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切實促進高校穩定健康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現狀
(一)新媒體技術應用方興未艾。
伴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掌握社會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電視和報紙是以前人們關注社會信息的主要渠道,隨著手機、電腦和其他移動設備的研發和廣泛應用,現在人們主要通過這些高科技的電子產品了解信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開發了大量新媒介,如智能化的手機、平板電腦等,同時開發了許多與之配套的軟件,比如微博、微信、QQ及短視頻平臺等。只要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在聯網的狀態下,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就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信息的閱讀或者觀看喜愛的節目。新媒體時代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第一,互動頻繁。人們在利用新媒體進行信息閱讀的時候,不僅可以給作者留言進行互動,讀者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提高了人們互動的頻率。第二,平等性,主要體現在人們不僅可以通過新媒體查看信息,還可以利用手中的媒介,發表文章或者視頻,吸引大家的關注。因此,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媒體人,同時也是閱讀者。第三,快速及時性,通過新媒體可以隨時發布信息,速度很快,不受時空的限制。第四,信息范圍廣而且差異性較大。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發布與自己有關的視頻,讓社會大眾了解,同時可以起到免費宣傳的作用。因為信息發布者不同,而且帶有本行業的鮮明特征,所以借助新媒體,信息更加廣泛而且不同。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面臨的機遇。
首先,增加了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以前輔導員主要通過找個別學生談話或者集體學習的方式進行思政教育,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可以利用學校的微博或者公眾號、微信等新形式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拉近輔導員和學生的距離。借助新的宣傳方式,促進學生和老師的平等交流,更加方便。輔導員和學生的關系更近了,像朋友或者長輩融洽相處,這樣學生更容易聽輔導員的話,樹立輔導員在學生中的威信。最后,使思政工作的主動性更強。輔導員利用微信、微博等宣傳思政工作后,其自帶評論功能,可以查看學生留言,及時了解學生的觀點,為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提高工作的及時性和主動性。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
由圖1可以清楚看到,目前各高校大學生了解社會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手機,并且人數高達78%,其次利用電腦了解社會信息的學生占15%,兩者加起來人數占93%,通過電視和報紙等傳統媒體了解社會信息的僅占7%,這兩組數據充分說明了新媒體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高校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者,而且他們憑著對時代的高度敏感,對新生事物非常好奇,更愿意嘗試和了解新媒體,這給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第一,新媒體時代,降低了各個高校輔導員的權威性。主要是大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獲取相關事物大量的信息,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判斷標準和認知,學生會認真思考高校輔導員的話,如果大多數學生認可輔導員的觀點,那么輔導員的話會在學生中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如果大多數學生持反對觀點,那么會降低輔導員的話對學生的影響力,由此可見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第二,降低了高校輔導員的輿論引導的效能。大學生沒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容易受虛假信息的誤導,通過新媒體平臺接觸到的信息形形色色,不乏錯誤信息,誤導他們對某些事物的正確判斷。這樣部分學生寧愿相信新媒體平臺上傳播的言論,影響了高校輔導員對其的輿論引導。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效率不高。
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的網絡用語,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產生了大量新的詞匯,還有部分詞匯改變了原有的意思,賦予了其新的含義,這些詞匯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更新速度也很快。由于這些新鮮用語符合年輕人的個性,而且非常接地氣,因此其在學生中的傳播速度更快,普及更廣泛。高校輔導員的年齡一般偏大,很少關注這些網絡用語。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多關注網絡用語,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不要與學生出現語言層的斷裂,否則會跟不上學生的思維,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通過某一網絡用語所表達的主要觀點,出現尷尬,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新媒體時代,部分高校輔導員雖然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使用效果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深刻理解新媒體和思政工作的真正關系。比如說在實際工作中,雖然部分高校建立了單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但是部分大學生除了課程需要外,很少使用電腦瀏覽網頁,網站瀏覽量不高。甚至一些學生在大學期間從來都沒有瀏覽過學校的此類網站;或者大多數輔導員雖然通過學校的微博或者公眾號定期發布有關思政教育工作的宣傳,但是間隔時間太久,而且發布的信息滯后,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單一。
高校的傳統模式是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主要聽負責。其實,在新媒體時代,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對比較乏味、枯燥,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高校輔導員傳統的教育模式是輔導員傳達思想內容,設置的課程沒有層次感,不關注對學生產生的實際影響。新媒體時代下的授課新形式,不僅方便有新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結合時代的發展,重新設計出更加切合高校學生思維的課程新形式。
(三)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由圖2可以看到,輔導員在學校所學的專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人數僅占15%,其他專業畢業的老師占到85%,通過兩組數據可以看出,人數差距很大。現在我國很多高校的輔導員主要負責建設班級、黨務團結及向學生傳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他們大多數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的。而且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量大且雜,要依靠較強的思政專業綜合能力才能達到目標要求。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更需要熟練地掌握并使用新媒體。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各個高校擔任輔導員工作的老師的流動性較強,有的學校是專業老師兼任,有的學校是新畢業的老師全職負責,不管是哪種,人員流動性都很強,由于專業和工作時間的限制,出現思政教育的綜合水平不高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對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不敏感,不熟悉國家的政治方向,不了解新媒體,更不能將思政工作與新媒體的多種形式很好地融合。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熟悉網絡用語,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輔導員平時要多關注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公眾號,了解當下學生的主流思想和網絡用語,這樣在利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新媒體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才能使用貼近學生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政教育課程內容或宣傳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國家的大政方針,設計出層次分明且有趣的內容,切實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不要為工作而工作,要利用新媒體的形式提高工作效率,擴大思政在學生中的影響力。
(二)利用新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
高校輔導員要熟悉并了解新媒體的多種形式,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指導思想,結合時政熱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說每周通過學校的公眾號或者微博定期更新至少一篇時政熱點的匯總,遇到較大社會熱點的時候可以加以深刻的剖析,給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學生更喜歡視頻內容,也可以發布相關的小視頻,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組織學生自拍自演一些小視頻,這樣更有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思政就在他們的身邊。
(三)提高輔導員的綜合專業素養。
各個高校要定期邀請相關專業的優質教師資源針對輔導員開展培訓,主要包括有關新媒體平臺的培訓和有關思想政治理論的培訓,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養。各個高校的輔導員不僅要提高政治敏感度,還要隨時熟悉并掌握國家的政治方向,夯實思想政治理論基礎;還要深入學習新媒體平臺的流程和操作,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比如說,高校輔導員可以組織評選班級、系級、年級的優秀學生的評選活動,主要考察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以身作則的行為,在學校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習的自覺性。
四、結語
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主體有輔導員,也有學生,在平時工作中,輔導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發揮最大優勢,切實讓思政教育影響到每一位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思政學習中。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行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現狀,發現其存在的不足,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有效建議,以提高工作效率,使高校真正成為培養社會和國家接班人的搖籃。
參考文獻:
[1]周彬彬.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45):127-128.
[2]高黎.新媒體時代應用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探索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33):124.
[3]周驛.淺析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J].國際公關,2019(09):67-68.
[4]楊家磊.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的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9(08):78-80.
[5]何文曦.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9(35):74-75.
[6]陳華娟.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策略的探究[J].智庫時代,2019(31):75-76.
[7]胡思雨,宋雪琪.淺析“微時代”高校輔導員的網絡教育影響力建設[J].大眾文藝,2019(13):233-234.
[8]寧強.新媒體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9,41(0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