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蘋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成果導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及教師、教學、教材的改革。針對目前高校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在提高責任認識、遵照國家標準、嚴格制定過程、完善閉環機制等方面要做到貫徹落實國務院、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在嚴格規范制定過程中,提出要程序化、高質量、細推敲,特別強調專業建設委員會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研究行業的需求、研究就業形勢、研究課程開設、研究學生、研究教師等,以成果導向確定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畢業要求等要素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 成果導向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教學改革 專業教學標準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ulation of the results-oriente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pirit of relevant documents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such areas as raising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ies, complying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strictly formulating processes, and improving closed-loop mechanisms.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strict norms, we have put forward the need for procedural, high-quality and detailed work, and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mmitte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research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search courses, research students, research teachers, etc.,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cational orientation, training goals,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curriculum setting,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result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Keywords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院校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總體要求,是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沒有嚴格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程序進行研制,所執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否能夠經得起社會的檢驗是有質疑的。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普遍存在調研分析不到位、關鍵要素之間邏輯關系不夠精確、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缺乏持續改進的機制等問題。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紅線,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為主線,加快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研制成果導向專業人才培養方法,推動三教改革。
1 成果導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點
以成果導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首先要明確學生畢業時需達到的畢業標準,即行業企業需要人才達到什么樣的標準,這就是一直倡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原因,要明確為誰培養什么樣的人,有的放矢,才能設計出一個“如何培養”的方案,所培養的人才在工作崗位上才能用得上、用得好。如何做好這個設計工作,概括來說可以梳理以下幾點:
(1)提高責任認識。學校要有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部門要做好分工,明確部門及人員在方案制定中的角色和職責,專業負責人和基層教研室在方案制定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全校達成共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是幾個人或幾個部門的事,而是學校的事情,黨政領導要齊抓共管。
(2)遵照國家標準。教育部2016年組織修(制)訂《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2019年發布了首批347項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明確了各專業的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基本條件、質量保障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學校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必須對照教育部頒發的專業教學標準,其中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原則上不變,學校根據行業企業的具體需求,可在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部分做適當的增加;培養規格要謹慎修改,其條目及表述原則上不變,確實因為區域與產業因素可以增加。
(3)嚴格制定過程。要嚴格規范組織制定修訂培養方案過程的每個環節,程序化、高質量、細推敲,以下幾點做個探討。
①專業建設委員會要承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制工作,組織開展充分調研分析,含研究行業的需求、就業形勢、課程設置、學生、教師等。產業調研包括產業規模及發展趨勢、企業及其運行模式等;研究就業形勢要深入勞動力市場,外部與內部勞動市場、正式與非正式勞動市場;研究從業者來源途徑、收入水平與生涯發展機會等;研究崗位人才需求,含從業人員學歷結構、技術技能人才的定位及工作范圍等。所邀請參與論證的人員應包括行業企業人員、專人教師、科研人員、學生、畢業生,以成果導向確定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畢業要求等要素之間的關系。
②研究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際上是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與改革的工作,人才培養方案最終體現在課程的設置上,課程是德、智、體、美、勞的載體,決定人才培養是否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因此,課程設置要與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相適應,要注重基于工作過程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要能夠形成直觀體現課程與培養的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關系——課程的能力矩陣,課程的前驅后繼支撐關系要清晰明了——專業課程地圖,形成可執行的課程教學計劃進程表。
③參與1+x證書試點工作的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需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課程,體現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全面涵蓋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技能操作。
④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明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保障條件,包括承擔課程的教師條件要求、教學設施設備要求、教學資源要求、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評價方式方法要求、質量管理等。實施保障條件應是由課程設置研究確定,而非根據已有條件編寫。為準確把握實施保障條件,需在前期研討基礎上分析每一門課程對應的條件。
(4)完善閉環機制。建立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評價與反饋機制,包括用人單位反饋機制、師生反饋機制、畢業生反饋機制、教研室整改落實機制等,在教學內容、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創新、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評價,形成閉環,對人才培養效果及時反思,并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做精準判斷的依據,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持續改進。
2 推動職業教育“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指教師、教材、教學的改革。推進三教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實現推動三教改革?理論與實踐的經驗總結得到以下幾個方面路徑措施。
(1)師資隊伍方面。職業院校的師資和學術性高校的師資有明顯的不同,教師一定要具備相關專業實踐背景,即“雙師素質”。職業院校要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首要健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機制,聘任條件和薪資待遇要體現職業性,聘用教師的方式靈活多樣,不拘泥于長聘,可采取內培外引、專兼結合、長聘短聘等多種方式。與企業緊密合作包括師資隊伍的共建共用,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同時提升教師個人能力。
(2)教學改革方面。要發揮教研室的作用,教研室組織教師學習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集中研討制定課程教學標準,緊緊圍繞課程所支撐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目標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學時分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確保每門課程的教學標準都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一致。對于純理論課、理實一體化課、純實踐課的不同進行分類管理,明確教師資質、課程教學、課程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加大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的力度。教師設計教學過程要嚴格依照課程標準,并結合學情分析確定學期授課計劃,保證邏輯相關性。教師教學要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積極開發顆?;虒W資源,鼓勵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學,課后輔導教學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很多院校這個環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要出臺相關的管理機制避免教學管理環節出現盲區。
(3)教材改革方面。學校要出臺教材建設管理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研究教材、自編教材,鼓勵教學改革相關項目同時編寫新型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將教學研究的成果最終以教材形式呈現,配套各類教學資源,理實結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素質、知識、能力。
人才培養的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管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還是三教改革,不做深入的研究探索,很難真正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新時代對職業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要貫徹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學基礎單位、教師等都要深入學習,都要做好研究工作,以成果導向設計每個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 宋賢鈞,張昭,陳蕾.“互聯網+”視域下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徑探索研究——以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2):53-56.
[2] 曾天山.我國教材建設的實踐歷程和發展經驗[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12):17-23.
[3] 徐國慶.基于知識關系的高職學校專業群建設策略探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9(07):92-96.
[4] 孫啟昌,張永良,楊衛社.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52-53,2.
[5] 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構: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體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9-12.
[6] 趙喜文.論職業本科教育的課程建構原則[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7-19.
[7] 王毓.職業本科:人才培養定位與實現路徑選擇[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16):26-29.
[8] 宗亞妹,劉樹青.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綜合改革[J].職教論壇,2018(11):56-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