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鴻
摘要:廣州新聞電臺和花城FM是廣州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領域進行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探索主要陣地。在新媒體環境里,播音主持的語言要適應新的環境,要展現出自身的時代特色。文章主要探討新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如何提高語言藝術性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 播音主持 語言藝術
新媒體語言環境的變化
媒體使用習慣變化。在新媒體環境里,受眾的注意力專注于移動客戶端,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雖未退出市場,但已經不再是年輕群體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移動互聯網讓新媒體在各類移動終端上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咨詢,用戶的閱讀習慣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已變得越來越碎片化,移動短視頻、三分鐘閱讀等成為新媒體時代的新產物。用戶與媒體的互動已經變得非常尋常,在真人秀節目觀看過程中,彈幕成為比節目還精彩的互動環節,通過這種互動,用戶甚至能改變真人秀的節目風格。傳統媒體開設微博公眾號、抖音賬號等,甚至創立官方微信公眾號,都是在適應受眾的媒體使用習慣的變化。廣州新聞電臺微信公眾號和花城FM應用程序也應運而生。
媒體生態環境變化。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媒體融合新形態層出不窮,各類媒體平臺不斷推陳出新。媒體發聲的渠道增多了,自媒體讓普通民眾成為媒體發聲者的機會大大增加,先進的信息技術讓普通群眾成為媒體“大咖”的概率增加,透明的媒體環境讓普通民眾成為熱點明星的概率增加。在“廣州新聞電臺”應用小程序中,專門開設了“962生活+節目互動”欄目,用于提升與用戶的交流互動。作為電臺形式的傳統媒體,廣州新聞電臺適應媒體生態環境變化,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
播音主持語言的特點
語言的本質特性。語言不管用于什么場合都離不開自身的本質特性。語言的特性有兩點,其一為言為心聲,其二為交流工具。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指導虹云老師在“改革開放聲屏·西湖論壇”上對語言的本質特征做的介紹。語言的“言為心聲”指的是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不管是哪個領域的群體,都要抓住語言的“言為心聲”特質,修煉自己的語言。在自身真正理解信息內容的涵義基礎上,通過語言藝術將內心的理解表達出來,才是真正的“言為心聲”。語言的特性之二是“交流工具”,人類需要交流,尤其是從事語言工作的群體,必須站在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舞臺上,將語言作為心靈交流的工具,才能與受眾產生心靈的碰撞。語言的本質是教人表達內心世界,實現與外界的交流互動。任何領域的語言都不能脫離語言的本質特性而存在。
播音語言的藝術魅力。1.語言的規范藝術。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體現在播音員主持人對播音內容的掌握,通過自身的語言知識積累和表達能力,對語言進行再次創作,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達到節目的收聽效果。首先,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表現在語言的規范性上,播音員主持人要以標準規范的語言為標準。如在花城FM“有聲書”欄目中,采用的語言有標準普通話和粵語,兩種語言在播音中都是規范標準的用詞。在播音閱讀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時,也采用的是非常規范、標準的普通話,在粵語版中也是富有感染力的規范表達。武俠作品《洗心問劍》的文字內容中有多處是極具江湖狹義風格的表述,在播音閱讀中也都能轉變為規范的表達。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是播音主持崗位的職業基礎,是播音主持崗位最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是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根本。
2.語言的個性藝術。語言的個性藝術因播音主持節目類型的差異和播音員主持人的個人風格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個性藝術。新聞類節目的播音主持語言要穩重、理性、嚴肅;娛樂類節目的播音主持語言要輕松、活潑、親和;情感類節目的播音主持語言要富有情感、溫柔、貼心。不同的節目類型有不同的語言個性。當然,播音主持語言的個性藝術受到節目類型的差異影響,也受到播音主持人的個性風格的影響。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主播朱廣權,人稱“新聞段子手”,在一本正經的新聞播報中,發揮個人機智,將部分生活類新聞以段子的形式進行播報。如“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熱不僅僅是今天的事兒,明天后天大后天都是熱情似火的艷陽天,原本想空調WIFI西瓜,卻熱得差不多能出鍋撒把蔥花”。善于運用幽默詼諧的段子成為朱廣權的播音風格,同時也成為他播音語言的個性化藝術特色。播音主持的個性藝術,是在播音員主持人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播音主持經驗形成的,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在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形成的個性藝術。
提升播音主持藝術性的途徑
夯實播音主持的語言基本功。播音主持的工作是具有專業性的,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就是其專業要求之一。除了平時要加強語言規范練習外,還要多實踐,接觸不同主題環境的播音用語,豐富語言積累。播音主持的語言基本功需要持續不間斷地進行夯實,可以通過常態化的語言培訓和知識更新,來積累語言知識的儲備量;還可以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播音實踐項目,提高語言的表達技巧,保證播音的口齒清晰、語言流暢、用詞準確。播音主持的經驗很重要,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應多學習前輩的長處,提升自己的播音用詞、表達技巧和情感烘托,尤其是三者之間的配合度。
播音語言的基本功還包括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尤其是專業知識結構體系的完整,包括正確的價值觀、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高雅的審美能力。首先,播音主持作為公共語言類工作,必須引領社會主流思想,播音主持的從業者要有科學的社會生活價值觀,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保持良好的公眾形象。其次,播音主持人要強化自身的語言文化修養,掌握語言禮儀,傳承語言文化,做好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播音主持的語言積累、工作經驗和專業素養共同組成播音主持的語言基本功,是提升播音主持藝術性的基本途徑。在花城FM的直播類節目中,主播需要熟練掌握普通話和粵語兩門語言,在直播過程中隨時應對各類情況。在新媒體環境下,直播類節目越來愈多,對主播的語言基本功要求也越來越高。夯實播音主持的語言基本功,既是提高播音藝術性的基本途徑,也是新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從業者提出的新要求。
提升播音主持的語言感染力。播音主持工作的職責不僅是傳播新聞資訊,還要能讓受眾產生情感認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通過提升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情感力,能夠有效地豐富情感表達,激發受眾的情感,產生情感互動。提升語言的感染力,首先要注重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可以通過適當增加語言的口語化應用來拉近主播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在花城FM的直播節目“962大視野”中,主播在直播主持用語中就適當采用口語化的語言,以提高節目的親和力;對于嚴肅類新聞,就要采用穩重的播音語言;生活娛樂新聞可以適當采用口語化語言來豐富節目的層次,迎合受眾的多種喜好。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播音主持從業者可以通過受眾的后臺評論收集反饋意見,積極改進自己的播音語速、語音、語調,甚至是句與句之間的停頓,語氣詞的使用頻率,笑聲、擬聲的頻次和時間長短等。
情感交流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邏輯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播音主持人要注重自身語言的邏輯性訓練,力求在播音主持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主持過程中,需要先把自己融于情感中,適時表露情感,做到自然、符合邏輯的情感傳遞。利用好語言的語音、語調,學會適當的語言留白,留給聽眾一定的內化時間。另外,語言表達的邏輯性也是助力情感交流的良藥,根據聽眾心理,進行適當的語言引導,讓受眾一步一步產生情感的認同。思想交流是播音主持語言感染藝術的最高層次,通過語音表述來打動受眾的情感認知,產生思想變化。思想交流不僅需要極為深刻的語音內容,還需要極富感染力的語音表達,更需要強大的語言組織能力,多方融合才能實現與受眾思想的碰撞。所以,播音員主持人在語言感染力的提升上要多下功夫,可以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學習和品鑒來提升自身的語言感染力。
提升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個性。播音主持的語言個性需要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比如,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大多數主持人都不在這個行列。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個性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聲音的個性化,第二個層次是風格的個性化。聲音的個性化受先天因素的影響更大,播音主持的專業基礎訓練就有發音練習,通過發音練習調整氣息,讓聲音具有特色,提高辨識度。因聲音辨識度高而形成個性化特色的主持人雖然不多,但是通過發音練習改善聲音特色是值得借鑒的。如趙忠祥的聲音就極具辨識度,這是他多年播音主持經驗的積累造就的,也與他持續的正確發音習慣分不開。加強科學的發音練習,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聲音的個性化。語言藝術性可以通過后天積累得以提升的在第二個層次——播音主持語言風格的個性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就是展現自身專業素養的直接途徑,形成具有獨特語言風格的個性能夠提高聲音辨識度。如知名主持人華少以嘴快著稱,每分鐘可以精準播報400多字,被網友稱為“中國好舌頭”。他以高速度的語音播報掀起了一場“舌功”挑戰,引起越來越多關注,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作為新媒體時代的語言工作者,要學會借勢,在找到自身的長處后結合科學的訓練方法,形成具有個性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從而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播音主持形象。
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各類新環境的變化要求播音主持的語言要更具藝術性,不僅需要夯實語言基本功,也需要提升語言的感染力,更需要具有個性的播音主持語言。新媒體創設了一個更具包容性、更自由化的播音主持環境,需要從業者不斷去創新、探索,塑造自己屬于這個時代的好聲音。(作者單位:廣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