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通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學習英語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知識接收效率慢。英語作為初中的一門重要語言類學科,包括語法、口語、單詞等多方面學習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被動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初中英語教學較為枯燥,不利于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新課標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因此本文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為例,對靈活分組、開展活動、反饋評價三個步驟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通過“以點帶面”,實現學生整體英語能力的提高,強化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教學;英語教學;小組合作
【作者簡介】李曉軍,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中加校區)。
前言
初中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探究及合作等多樣化的方式,來發現、掌握語言知識及技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求學生能與他人開展合作學習,以解決初中英語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并對教師報告學習結果,以完成初中英語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已被引入初中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轉變了傳統初中英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側重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國教育的發展進步。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合作是不同個體或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而彼此配合、聯合行動的一種方式,現代社會中處處充滿了合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入合作理念,開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并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方式,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初中英語教學的主體,為學習活動的行動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及成員個體的能力發揮,在面臨英語學習難題時,通過相互幫助、相互配合以最終解決難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但促進了學生群體關系的融洽,更有助于英語學習氣氛的培養,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獨攬學生教學任務,加之學生個體之間的能力差異,少數學生理解慢、基礎較差,而且教師出于整體課時的考慮,又不能單獨因為少數學生知識學習的不足,而耽誤整體教學進度。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弊端,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學習,避免了學生面對教師時的約束感,有問題可以隨時溝通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有效鞏固所學知識,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可以隨時提出問題,以解答自己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疑問可獲得及時解答。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情況的了解,可以了解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進行針對性強化,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更能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彌補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短板。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1.靈活劃分小組,擴大合作效應。小組的劃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科學靈活的劃分對于合作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多種多樣的小組劃分不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鍛煉學生的能力,也能夠保證學生合作的新鮮感,它們各有所長,相互補充。主要有以下幾種劃分形式:(1)四人小組。四人小組的合作形式是目前中采用得比較普遍的,由于人數適中、分工明確、節奏好把握而受到教師們的青睞。多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小組中設有組長、記錄員和匯報員,大家各司其職,完成合作任務的效率比較高。(2)雙人小組。雙人小組能夠充分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通過兩個人之間直接的交流與練習,能夠更加快速并清晰地找到對方的長處和不足,大大節省了合作的時間,提高了合作的效率。一般以同桌和前后桌的就進原則進行組合,盡量實行“一幫一”,實現對后進生的轉化;(3)縱向分組。顧名思義,縱向分組就是按照學生的座次將同一縱列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比較適合口語接龍、問題傳遞等游戲活動的開展,這樣的形式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強化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利于班級凝聚力和英語學習氛圍的形成;(4)自由分組。自由分組即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自行選擇組員,一般都是關系比較近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這對于一些需要全情投入的活動來說比較有幫助,如情境表演、話題辯論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有時會出現找不到伙伴的狀況,這時教師要做好協調工作,幫助每一個學生都找到組織,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意義,體味集體的溫暖,讓他們真正愛上英語課堂。
2.開展小組活動,培養學生能力。小組的劃分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這依托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可行性和學習性質,將英語學習與小組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實現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下面介紹三種形式的課堂活動:(1)游戲競爭。初中階段的孩子玩心還比較重,運用游戲教學法不失為一計良策。游戲式的活動能夠把英語教學變得不那么枯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一般可在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的階段,并適當加入新的語言點,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并在挑戰難度的過程中開闊眼界、豐富知識。以縱列小組的合作為例,我們可以開展單詞接龍或“悄悄話”等游戲,以整個豎列的表現成績來決定最后的冠軍得主,整個小組都可獲得糖果獎勵,以提高游戲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樣的游戲競賽是寓教于樂的重要表現,它把課堂變成了有聲有色的舞臺,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操練表演??谡Z的訓練現在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關注,除了平常課上給學生們聽一些語音和視頻資料外,教師還應給學生們創設實際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條件,讓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在不斷的操練中一點點改正發音、語用等方面的不足。表演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根據不同的場景,學生可自由組成2人小組或多人小組進行對話或表演。各小組可針對自己感興趣或較為熟悉的領域展開表演的編排,盡量用到教材中的表達方式,并積累新詞。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體驗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樂趣,也能體會到自編自演的成就感,是非常有效的操練形式。而雙人小組則可利用課間、早讀等碎片時間,進行兩人間的聽寫或朗讀訓練,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也可以玩一玩英語版“你比我猜”等小游戲來增強兩人間的友誼,和諧友好地實現雙贏共進。(3)頭腦風暴。教師組織學生針對某一知識點、文化現象或學習障礙等進行討論,學生首先在小組內部各抒己見,負責記錄的學生要做好記錄和整理。
3.適當指導,及時反饋。教師引導和反饋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的必要前提。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對課堂活動進行良好的設計,控制小組合作課堂教學的時間及目標,同時達到教師想要的效果。避免小組合作在課堂中占用過多的時間,以免出現討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合適的時間長度能夠讓學生學會節約時間,又能夠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小組合作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學會走下講臺,了解學生討論的內容,及時發現小組討論過程中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及時的引導,然后根據小組合作結果,作出正確的評價,對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指出其中的問題讓小組進行深入思考,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必須不吝夸獎,持續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
三、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以小組輻射帶動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在豐富多樣的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多項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時通過相互之間的評價發現問題并改正問題,這能促使學生愈發地熱愛英語,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任啟銘.生本理念下初中英語小組合作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60.
[2]姜淑玲.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9 (34):114.
[3]孫小薈.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甘肅教育, 2019(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