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芳紅
[摘 要]名著閱讀是語文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要切實有效地開展名著閱讀教學,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入手,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引領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切實提高名著閱讀的實效性,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名著閱讀;策略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明確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小學語文教材名著比重較大,學生閱讀選擇面很寬廣,也為教師引導帶來便利條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名著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
一、創設適宜環境,激發學生名著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教學引導時,要根據學生的閱讀學習實際,為學生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以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1.精選名著閱讀內容
名著閱讀興趣激發設計時,教師要切準學生閱讀學習思維啟動點,經典名著具有豐富的學習認知機會,以此作為閱讀價值取向,符合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教學引導的關鍵節點,學生只有對名著相關內容有了閱讀興趣,才能成功調動學生思維,形成重要的學習契機。在名著內容篩選推介時,教師要對名著內容展開深度解析,找到學生閱讀思維切入角度,引發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典型描寫、精彩場景、生動情節、個性人物等內容,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可以順利調動學生感知的主動性,贏得閱讀課堂教學主動權。
2.創設名著閱讀情境
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名著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教師不妨從名著人物、情節,以及相對應的背景故事展開引導,激活學生學習閱讀的沖動。教師還可以利用多種媒介手段,為學生展示豐富的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信息,給學生帶來更多直觀的感知機會,以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學生對名著故事也有探索的主觀意識,教師可以從故事情節入手,將學生帶入人物角色中,喚醒學生的主動閱讀意識。
《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這雖然是一個片段故事,卻有比較完整的情節和人物塑造,教師先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信息,讓學生仔細觀察,并給出思考問題設計:嚴監生是個吝嗇鬼,他吝嗇到何種程度呢?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想到。學生有了閱讀經歷,自然給出了熱烈回應:嚴監生臨死時,看到燈草多點了一根,都要求家人挑掉一根,這樣才閉上眼睛,這種吝嗇簡直是無可救藥。嚴監生形象刻畫可謂深刻,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教師讓學生觀察圖片信息,展開問題討論,很快就將學生學習思維帶入到文本閱讀核心。
二、傳授閱讀方法,提升學生名著欣賞品質
名著閱讀不拘一格,在閱讀方法設定時,教師給學生一些提示即可,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法,這對提升閱讀效率有重要意義。
1.創新名著閱讀方法
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大多關注熱鬧的情節,教師要給出一些必要的提醒,推薦一些閱讀的方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健康閱讀名著,并從名著中汲取豐富營養。閱讀方式有很多,略讀、瀏覽、精讀、品讀、析讀、研讀等,都屬于閱讀的常見方法,什么地方需要略讀,什么內容需要研讀,教師要給出具體的引導,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方法運用意識。比較淺顯的內容,可以淺嘗輒止地閱讀,而比較深奧的內容,則需要深入探究。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學生對王熙鳳和林黛玉都有一定了解,閱讀之后,對兩個不同人物個性也多了一些認知。這時,教師給學生設計一個互動訓練:王熙鳳大膽活潑,機智過人;林黛玉溫柔賢淑,標準淑女。同桌兩個人,選擇一個角色,現場演繹課本劇,可以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課堂演繹開始,教師以抽簽形式找出現場演繹的學生。學生在臺詞、動作、表情方面都有比較到位的表現,課堂內歡聲笑語不斷,學生互動頻繁,學習氣氛良好。
2.優化名著閱讀訓練
學生閱讀名著時,大多沒有主動學習意識,教師不妨給學生設計一些訓練任務,形成閱讀配套操作,以提升學生閱讀品質。閱讀題型要追求新穎獨特性,需要對名著展開深度解析,通過多重認知整合,形成命題資源。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列舉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陳述題、信息搜集題、文本劇創新改編題、人物個性分析題、主題解析題,以及讀后感、隨筆等習作性訓練,都可以給學生帶來有效訓練,以提升學生名著學習品質。
《賣火柴的小女孩》選自《安徒生童話》,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學生對此也比較熟悉,教師可從其他方面展開引導:安徒生寫過許多童話故事,我們知道的有哪些呢?能不能找到一則講述給大家聽一聽呢?學生快速啟動記憶,很快就找到一些故事資源。有學生講述《丑小鴨》的故事,有學生講述《皇帝的新裝》,課堂互動氣氛正濃,教師又給學生布設一個課外閱讀任務,搜集安徒生童話故事相關信息,推薦給大家閱讀。名著閱讀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要有戰略眼界,給學生更多啟迪性引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為主要目標,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閱讀效應。
三、倡導個性閱讀,完善學生名著認知體系
閱讀屬于學生個性學習行為,其閱讀感知也呈現個性特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感知,積極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名著閱讀交流活動,創新名著閱讀學習形式,鼓勵學生展開名著仿寫活動,建立名著閱讀書吧,都可以為學生展開個性閱讀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1.創新名著閱讀仿寫
學生對名著有個性追求,有人喜歡神話、有人喜歡戰爭、有人喜歡言情。教師對此要有開放的態度,學生有自身閱讀訴求,選擇什么樣的閱讀內容,應該由學生自己說了算。小學生閱讀甄別能力有限,很多家長和教師有些擔心,這自然有一定道理。但只要學生選擇的是名著,就不存在甄別的問題了,但凡是名著,其文學價值是極高的,其教育作用也會更為豐富。學生對待名著有特殊閱讀學習興趣,甚至有仿寫的沖動,這都是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追求。作為語文教師,需要給學生以更多的鼓勵,以有效保護學生閱讀習作熱情,這對學生全面促進學科核心素養成長有重要助力作用。
小學生對名著閱讀興趣呈現差異性,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訴求展開差異性引導。對于特別熱衷名著閱讀的學生,需要給出更專業的指導,可以鼓勵學生展開閱讀反思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展開片段仿寫訓練,讓學生創編名著課本劇,這無疑給學生帶來學習挑戰。有學生對《安徒生童話》有特殊閱讀興趣,教師為學生推介了《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故事,并要求學生將其改編成課本劇,發動學生展開課堂演繹活動。學生開始閱讀童話內容,逐漸找到了改編切入點,經過一番努力,很多學生都成功完成了改編任務。教師對這些仿寫改編作品進行審查,挑選一些優秀作品推介給大家,并布設課堂演繹活動,讓學生在課堂演繹過程中內化名著認知。課堂演繹活動順利展開,學生參與熱情很高,課堂學習氣氛濃重起來,閱讀名著的熱情被點燃,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2.建立名著閱讀書吧
學生熱愛名著,也有主動分享的意識,教師不妨給出更多鼓勵,讓學生在不同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名著閱讀書吧,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名著閱讀學習活動中來。所謂書吧,就是一些閱讀區角,學生自發設定閱讀書吧,將喜歡的名著集中到一起,大家相互傳閱,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自然能夠形成良性閱讀氛圍,給更多學生提供學習思考的機會。
學生占有名著資源比較豐富,為建立名著書吧創造良好條件。有學生自發組織建立了“小說名著書吧”,將一些大家比較喜歡的小說名著集中起來,放置到班級角落之中,并且有專人管理,其他學生可以到這里借閱這些名著。課余時間很多學生都匯聚到這里,挑選自己喜歡的作品,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教師也時常光顧這里,和學生一起展開閱讀探討,給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建議,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主動性。
名著閱讀有資源、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名著的迫切需求,在閱讀內容、閱讀方法、閱讀訓練、閱讀展示和閱讀交流等方面給出更多支持和幫助,確保學生名著閱讀學習活動順利展開,以激活學生名著閱讀情結,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