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摘 要:本文分析漾濞縣蔬菜生產現狀、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制定發展目標,提出漾濞縣蔬菜生產發展思路和對策措施。
關鍵詞:漾濞;蔬菜;現狀;發展思路
一、生產現狀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漾濞縣位于大理州府西部,是橫斷山系切割地峽谷區,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4122m,最低海拔1174m,垂直差異顯著,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征,耕地主要分布在2500m以下地區,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全縣溫差達16.7oC,農耕地溫差8.4oC,年平均降雨量1055.6mm。2015年全縣人口105176人,其中農業人口89364人,占84.9%,總耕地12.3412萬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
商品蔬菜面積主要分布在蒼山西鎮、漾江鎮、平坡鎮等河谷三個鎮,以縣城周圍的蒼山西鎮較為集中。近年來山區鄉農戶也開始種植了一定規模的反季秋洋芋、蠶豆、豌豆等常規蔬菜;魚腥菜、樹頭菜、山崳菜等特色蔬菜種植得到了較好的效益。自食蔬菜品種較全,以南瓜、蘿卜、白菜、青菜、芋頭、菜豆、蔥蒜、辣椒為主,也有了較大發展。
1.漾濞縣發展蔬菜生產的有利條件
蔬菜生產發展靠政策扶持,領導重視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蔬菜科技推廣,漾濞縣具有一定數量進行科技推廣工作的技術力量及農民蔬菜研究會的作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多年來,在蒼山西鎮馬廠村進行了新品種、新技術的高產高效試驗、示范栽培和推廣,使這個村的蔬菜面積、產量、效益逐年提高,至今發展為全縣重點蔬菜生產、示范村,冬早鮮食糯玉米西瓜、甘蘭、番茄、黃瓜等產品銷往下關中甸、四川等地。帶動了全縣的蔬菜發展。
(1)環境優勢:漾濞縣境內以山區為主,高山、峽谷縱橫、海拔高低懸殊,具有天然的隔離條件。蔬菜病蟲害少,基本不施用農藥。無工業區,大面積地區空氣、水源、土壤無任何污染、生態條件良好,完全具備生產綠色食品條件,蔬菜生產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
(2)資源優勢:漾濞縣立體氣候形成了復雜的生態環境,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多樣化,野生菌等、蕨菜類、魚腥菜、樹頭菜等特色菜品種,多種綠色山珍食品不僅味美,還具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其開發前景良好。
(3)氣候優勢:按海拔高低漾濞縣農耕地分為河谷區、半山區、山區、高寒山區、農耕地同月溫差大8.4℃,為反季菜的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4)生產成本優勢:蔬菜生產是一項勞動密集型較強的工作,漾濞縣勞動力成本較低,擴大蔬菜生產規模既可解決剩余勞動力問題,又可增加其收入。高海拔地區蔬菜生產只施用有機肥,形成了蔬菜生產低成本和生產有機蔬菜的優勢。
2.存在問題
(1)信息少,流通不暢,生產盲目性大,菜農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運銷戶少,生產中時有結構性、季節性過剩發生,不僅影響菜農的收入,也造成了生產資料及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2)蔬菜生產投入少,科技含量低,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不夠,菜農素質差,勞動生產率低下。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水平低,所以市場競爭力非常弱。
(3)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排灌設施配套差。
二、蔬菜發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2021年計劃全縣蔬菜面積要發展到3.8萬畝,總產量8.35萬噸,總產值2.5億元。
實現這一奮斗目標是具備可行性的,首先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對農業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調整種植業結構,實現穩糧增收,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我們還具有發展蔬菜生產的各種有利優勢。漾濞縣長遠目標將主要發展以下品種:
①魚腥菜:1萬畝。
②樹頭菜:0.5萬畝。
③馬鈴薯:建成3萬畝加工型春、秋、冬馬鈴薯種植基地。
④反季青蠶豆、菜豌豆:0.2畝。
⑤冬早蔬菜包括冬早鮮食糯玉米主、早黃豆、茄果類:0.8萬畝。
⑥西瓜:0.1萬畝,實行瓜后種稻輪作制。
⑦山崳菜:0.5畝。
⑧蘿卜:0.1萬畝。
其他蔬菜:0.2萬畝。
1.要實現以上目標,應采取以下措施
(1)全縣成立蔬菜產銷辦公室,負責制定發展計劃,產區布局,規劃蔬菜產區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農商,涉農部門,貿、工、農一體化等方面關系。加強政府對蔬菜產業的領導、支持。
(2)加大科技投入:蔬菜產業的生命力在于科技含量,要把增加投資及科技投入作為促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戰略來抓,加強蔬菜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加強對蔬菜豐產、優質,高效栽培模式,新品種、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大力發展設施栽培,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3)對全縣蔬菜生產進行全面規劃,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區域小氣候的優勢建立一批高標準,具有一定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實行合理布局,統一安排,集中連片,顯示地區特色,提高競爭力。
(4)重點是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增加蔬菜花色品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蔬菜產品的多樣化、優質化、營養化及衛生、安全化。漾濞縣蔬菜生產重點就是發揮生態條件良好的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產品,首先要建立健全蔬菜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引導、培訓菜農生產無公害蔬菜的意識。加強和完善檢測體系,建立逐步實行無公害蔬菜市場準入制度,沒有污染或不超標的允許上市,污染超標的不允許上市,確保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的“無公害”意識。實施品牌戰略,質量效益型戰略,提高漾濞縣蔬菜的知名度,促進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5)建立貿、工、農一體化經營體制,積極鼓勵各地建立貿、工、農一體化經濟實體或利益共同體,重視農村營銷組織和隊伍建設,大力培養經紀人隊伍,發展運銷大戶,中介組織,建立蔬菜產銷協會,建設蔬菜批發市場,鼓勵興建蔬菜加工企業,進行蔬菜精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使漾濞蔬菜走出州門,走向全國是今后我們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肖長惜、吳祝平長江蔬菜長江蔬菜雜志出版社2001.
[2]郁樊敏長江蔬菜長江蔬菜雜志出版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