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進城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其綠色、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保障。自古以來,我國在農業種植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面前,農業生產的“經驗論”顯得軟弱無力。本文簡單介紹了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種植業的聯系,并著重探究了農業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以及農業推廣的方式,希望推動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也為人們日益增長的農業生產需求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種植業;作用
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曾言:“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因為農業繁榮的時候,其他一切技藝也都興旺。”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農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它對促進國家繁榮富強、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保證社會秩序穩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在新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將現代科技技術與發展進行結合,但是農業種植業生產模式單一、種植技術落后等問題都在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業技術的推廣,也為農業種植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一、農業推廣與農業種植業的內在聯系
農業種植業是指農民在土地上進行農作物的耕種,并以此獲得經濟效益。種植業是整個農業的發展基礎,在農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從理論上來說,農業技術推廣是指將專家研究、實驗驗證的結論與技術應用在農業種植業生產活動中,旨在解決農業種植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問題。這兩個之間的主體不同。首先,農業技術的推廣的主體是農業專家或技術推廣人員,推廣的對象是廣大農民群眾以及農業組織。農業技術推廣的背景是我國有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對于農作物的種植過多的是依靠經驗,缺乏對農業科學技術的了解和使用。在“經驗論”的指導下種植業的產出多是依靠以天氣、環境等自然因素。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所處的環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氣候變暖等問題出現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以前的種植經驗無法保證種植業在當前自然環境下的正常產出,傳統的種植方式可能會造成糧食減產。因此,研究如何讓糧食高產解決糧食問題的迫在眉睫。相關研究人員經過科學理論的研究和實地操作研究出可以有效提高糧食產量的農業技術,再由技術推廣員把研究出的種植技術推廣到農業種植中去,并解釋其中的道理,幫助農民提高農業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的產量,滿足現階段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
二、農業技術推廣對于提升種植業的作用
(一)可以促進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完善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三產業也開始逐漸地興起,這使得作為第一產業的傳統農作物種植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貢獻的力量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但是傳統種植業作為我國農業的基礎環節,并不會退出我們的視野。因為農業是我國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發展的根本。農業技術推廣可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前種植的大米小麥等農作物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對于草莓、西瓜、青菜等水果和蔬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使其逐步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提升糧食的產量同時也提高其品質和口感
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提高糧食的產量、質量,促進糧食生產朝著又快又好的方向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的同時也可以解決我國糧食產量依賴別國的局面,使我國糧食能夠自給自足,同時滿足人民對糧食品質的需求。
三、農業科技推廣推動農業種植業結構的對策
(一)多方向、多范圍推廣農業科技
根據現代農業規模化、市場化特點,創新農業理念以農業種植業為重點推進農業科技服務的開展,通過生態區城和產業布局進行科技普及推廣。開展各種農業種植業科技活動。加強技術培訓,對農民實施系統服務,推動農業種植業整體發展。
(二)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機制
農業技術推廣能更好地將科技與農業生產進行有機結合,把農民需求與科技緊密結合。要結合當前農村發展形勢。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創新機制建設。加強科研教育,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種植業推廣系統。
(三)改進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加快農業科技在實際生產中的推廣作用完善政府宏觀調控指導,加強科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發展現代化建設腳步,不斷加大農業種植業技術培訓,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發展。
(四)加強農業種植業培訓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重視農業種植結構,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示范和試驗,培養基層科技推廣管理干部和科技帶頭人,并且建立多層次復合型農業科技推廣隊伍。農業推廣人員要積極推動合作,改善農村總體狀況。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種植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提高農業種植業水平,有效促進農業種植業的發展。這有利于農民獲得創新的新知識,更好地實現農村建設的目標,更好地實現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標。必須認識到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五)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建設
農業技術推廣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要加大資本投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水電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建立符合標準的農業技術服務站。嚴格控制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使用,認真處理擅自截留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在報刊上使用私包以及利用權力謀取私利等相關人員問題。加大處罰力度,將情節嚴重的人員施行行政和刑事制裁。加強對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財政補貼,促進農業技術推廣。
四、結束語
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衣食住行涉及到最基礎的民生,有著極為龐大的剛需消費市場。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傳統的種植行業一直存在生產效率不高、生產質量難以保障等問題。我國的農業種植業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但是這些潛在的行業痛點成為了制約種植業發展的障礙。所以,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進行全面化、多層次的農業技術推廣,以資金、人力、物力為支撐點,落實農業技術推廣政策,切實解決農民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珩,王慶永,王偉然.精準扶貧視域下山東省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9,40(11):226-231.
[2]田園月.淺析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J].南方農業,2019,13(18):143-144.
[3]王延.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優化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9.
[4]魏佳.淺談我國農業推廣組織與創新[J].南方農業,2019,13(12):153-154.
[5]劉天金.中國農技推廣(種植業)改革發展40年回顧與展望[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