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張慧敏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工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隨著國家對工程技能型人需求的逐日增加,對高職電子類專業學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為適應當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我們不僅要繼承以電子制作和工程能力為重的模式,同時還需要引入當前主流電子設計技術和知識,不斷推動高職電類專業教學改革。而電子設計競賽有益推動高職電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可以通過電子設計競賽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改變電類技能型人才的知識結構。
關鍵詞:電子類設計競賽? 高職電子類專業? 教學改革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簡稱電子競賽,是針對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因電子競賽與高等院校信息與電子類專業教學具有緊密的聯系,所以,電子競賽的不斷深入有利于推動電子類課程改革與優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1? 高職電子類專業教學現狀
高職電子類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主要從單一知識傳授向工程能力、操作技能方面轉變,強調學生需要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理論學習和工程能力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由單純的電子類專業知識的講課模式,向工程技能相結合的模式轉換,從而引導學生指導為什么學習、如何學習、如何掌握工程技能。當前高職電子類專業教學現狀如下。
現狀1:實驗模式單一,內容老化。很多情況下,工程實驗是按照實驗教學計劃,根據實驗教師的準備,參考實驗任務書的要求,按照實驗步驟操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各項參數都已確定,學生只需要按照要求和步驟,連好線路,測量數據,然后編寫實驗報告,就能完成實驗。
現狀2:學生缺乏創作能力。現在實驗環節中學生很少去發現問題,就更談不上解決問題,這就需建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實驗教學模式來改變當前學生學習狀況,特別是在實驗實踐方面,學校老師普遍采用實驗項目豐富、操作簡捷方便的實驗箱和簡單操作化的測量儀器,學生只需要模仿式、被動式學習掌握這些實驗知識就夠了。
現狀3:實驗設備功能重疊率高。當前電類專業實驗室重復建設,設備功能重疊率高,特別是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儀表重復購置,實驗室功能不突出,沒有形成合力,導致設備臺套數多,但設備質量不高,沒有專業特色,間接導致設備利用率降低。
2? 教學改革實施
(1)實施方案總體規劃。
實施方案總體規劃如圖1所示。
(2)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創新創業的意識培養是“三位一體”“三創融合”創新創業訓練體系的核心環節,貫穿高職學生培養全過程,通過與職業教育、專業技能、人文理念的融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創業精神。
無論學生是什么專業、無論是哪個年級,也無論現在是否決定創業,都應該建立雙創意識——讓學生領略到創意創新的魅力,學習到創業的基本知識,了解創業的相關概念和模式,使得學生知道如何實現創意、如何開創事業、如何管理團隊。
可以通過企業宣講、成功人士的講座等形式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根據國家當前的政策方針為指南安排課程內容,由此讓同學們有機會在課堂上與企業家、創投面對面交流,還可以通過參觀企業、創業園區等形式讓學生感受與校園創業達人的創業經歷。通過不一樣的課堂讓每位學生體會雙創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初步擬定的創新創業課程形式見表1。
(3)理論課程的修訂。
該項目研究重點在于通過電子類競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提升,因此所探討的課程內容僅限于電子類競賽相關的課堂體系。
參加電子類競賽的學生應該具有扎實的電學理論基礎知識和與時代相符的電學專業知識。
舉例:目前工業界均以ARM作為工業CPU得到廣泛使用,而在教學中相關課程卻還在講授8位處理器,使得學生所學知識與當今世界主流技術脫節,導致學生缺乏創新信心和相應能力。
因此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修改應符合當前技術發展潮流和趨勢,與時俱進。
(4)科研項目的介入。
將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部分研究內容作為競賽培訓的課題,讓學生參與這類科研項目,通過參與真實的企業項目,增強學生在電子學領域的實踐經驗,提高學生今后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同時可以發掘一批具有潛力和對電路感興趣的學生,將他們充實到研究生和博士生的隊伍中。其次,對參與項目的學生其能力也是一種提升,通過與企業專家的互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從而提升競賽的競爭力。
(5)聯合產業界。
樹立產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以競賽為主線,理念為先導,產學融合為模式,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競賽精神。比如與國際知名企業“TI、Altera、Xilinx、Actel”等公司建立聯合實驗室的方式,學習和掌握電子技術領域最新的設計方法和技術,通過與企業聯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與國內知名企業華為、中興、中電集團等建立聯合基地的方式,學習和掌握業界的技術方法和產品開發流程,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3? 評價方法
通過以上實施方案的討論,應確定一系列評級方法見表2。
4? 結語
經驗表明,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對科技創新力量的要求日益迫切。為適應當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僅要繼續強化以工程能力為重的培養模式,還需要通過電子競賽的介入推動高職電類專業教學改革。完善高職院校的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落實國家提出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
參考文獻
[1] 郭志俊,趙玉鈴,徐偉杰.論電子類競賽在專業課程改革中的作用[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6):43-44.
[2] 錢盛花.高職數學課堂中問題意識的“移花接木”——談高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職教通訊,2015 (33):45-47.
[3] 吳顯金.融入電子競賽內容的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6):10-11.
[4] 楊靜麗,張俊.高職院校職業大賽滲透職業精神培養探討[J].內江科技,2015(8):99-100.
[5] 白美林.充分發揮習題課功能,促進高職數學有效教學[J].職業教育,2015(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