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三階段是學生在高中學習的沖刺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將對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統一的復習,對逐漸遺忘的知識點進行重拾,建立系統化的知識認知體系。故高三階段學生復習的效果也就會對學生在高考中的表現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為高中物理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物理復習,也就要能結合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復習教學策略進行革新,提升物理復習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核心素養下微案例教學在高考物理復習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微案例教學;物理復習;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科,也是難點學科,有很多學生都由于物理的難度以及抽象性,對物理產生了畏懼心理。但對很多學生來說,物理是其在高考中所必須要面對的,所以他們能做的只有放平心態,做好復習。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就要能認識到,對于物理知識復習的突破,學生能做的較為有限,但教師卻可以通過對復習教學模式的調整來達成學生復習效果的有效提升。微案例教學是指將微案例作為教學材料。結合教學主體,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環節完成教學的過程。若教師可以將其有效地應用到高考物理的復習之中,那么學生就可以實現對相關物理知識的有效復習,達成對物理概念的有效掌握。并且,通過對案例的思考與分析,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可以得到培養,而核心素養也是《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所明確提出的考查要求。所以為了實現高考復習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復習進行,教師在實際的復習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對微案例的研究實現微案例教學。
一、 高中物理高考復習現狀研究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高考復習中,很多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還秉持著過去的復習教學理念,片面地做題,而不注重復習教學的技巧,這就造成很多時候,學生的復習都是在做重復的無用功,對于題目知識強記了解法,而沒有掌握其內部所包含的理念,當遇到變式題目時就會陷入困境。隨著高考改革進行,高考愈發重視對基礎內容的考查,但在當前,很多教師忽視了對課本基礎概念與定義的復習,在高考中,也有學生在基礎知識上頻頻出錯。教師復習的綜合性較差,忽略了讓學生歸納總結,這使得學生在復習完知識之后,所掌握的不過是零零碎碎的知識點,對于物理知識仍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認知。
二、 微案例教學簡析
微案例是一種以真實案例為基礎,著落于疑難問題解決的,包含決策過程的情境故事或典型事件。而用于在物理復習教學的微案例,其是縮微的教學過程,它以一個知識點為教學內容,教師針對該知識點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在短時間內完成教與學活動的課堂案例。其在教學材料的選擇上非常廣,可以是某個重點知識,或學習難點,或學生積存的疑難點,或學生練習中的易錯點,或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者常考的知識點。通過微案例教學的開展,學生的相關學科素養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發展。
三、 借助微案例應用實現高考物理有效復習的方法
(一)選擇對應知識,進行精心設計
為了實現對微案例的有效教學應用,教師需要能將微案例的設計重視起來。在前文提到,微案例是一個微縮的教學過程,是以一個知識點為教學內容的,所以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就需要能針對所需要達成復習的物理知識,選擇一個行之有效的方面,再結合有效的流程設置,達成微案例教學的配置。在進行知識的選擇時,教師也要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標準,一般而言,微案例的選擇有五個原則,分別為:簡短性原則、貼切性原則、吸引力原則、實用性原則、時效性原則。對于物理教師來說,在進行微案例選擇時,就要能將其重視起來,做到深入分析有效設計,引入圖片、視頻、文字等內容,保證所用教學案例的有效性。
例如,力學題目是高中物理的難點,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其可以較為容易的實現對其他知識的復習,但在涉及力學的分析時,就經常會在復雜的關系中陷入困境。所以教師就可以將力學的知識點作為微案例教學的研究點,在其中教師就可以將“碰撞”作為微案例教學的主題為學生進行解析,在其中,教師要能提前準備好相應的課件或者示意圖,為學生展示完全彈性碰撞、完全非彈性碰撞、非完全彈性碰撞三種情況。由于該知識點較為復雜,所以教師也可以將三種情況設計為三個微案例進行教學。
(二)聯系學生實際,構建教學流程
在明確了微案例的選擇之后,接下來教師就需要能對具體微案例教學的實施進行設置,構建有效化的教學流程。由于微案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其簡短性,故微案例的實施相較于其他方法而言較為簡單,其不需要學生在課前對微案例相關的背景知識有一個深入的分析,也不需要學生在其中做出很多的操作。其操作一般也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知識點的明確與提出,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復習教學,學生在之前可能已對該知識點有所涉獵,所以教師可以較為容易的使學生明確此次微案例教學中所用到的知識構成。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能控制講授的數量,將微案例中涉及的知識展示出來即可;第二個步驟是對微案例的展示,在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圖片、文字或者計算流程的展示,在其中,教師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互動;第三個步驟則為微案例點評。所以教師在借助微案例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在結合總體三大步的設計上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微調即可。在其中需要教師進行研究的,也就是相關課例的展示流程與方法,思索如何達成更為有效的展示。
例如,在針對“碰撞”開展的微案例教學中,為了實現對三種碰撞的有效解析,教師就可以將三種碰撞分別進行設計,用多媒體構建起碰撞前后小球發生的變化。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以下的教學流程: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簡述一下“碰撞”的三種情況,使學生明白三種情況下小球能量轉移情況是不同的;然后在學生明確這一點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圖例,幫助學生理解,再結合相應的語言解釋,使學生明確小球碰撞前后能量變化的不同;最后在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再協助學生做出總結和評價。
(三)借助媒體展示,達成學生感知
在微案例教學中,教學展示是其中的關鍵環節,而為了達成有效化的案例展示,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能將多媒體教學工具有效的應用起來。若教師只是借助板書來進行教學的話,由于教師需要進行書寫,會讓學生的思維連貫性受到影響,并且對于一些物理知識的展示來說,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功能可以更好地實現此效果。通過教師對多媒體的有效應用,學生就可以從教師的有效展示中明確案例所包含的內容,而在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解析時,學生也就可以結合對圖片的觀察,實現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完全彈性碰撞。在其中教師可以展示球m1和m2,其中m2為靜止小球,隨后,教師可以做出解釋小球m1以速度v1與靜止小球m2碰撞,然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碰撞過程。在其中,教師可以結合物理量進行分析,明確在完全彈性碰撞中碰撞過程能量損失為零,并且根據分析過程逐漸生成關系式m1v1=m1v′1+m2v′212m1v21=12m1v′21+12m2v′22,而m1碰撞后的速度為 v′1=m1-m2m1+m2v1,m2碰撞后的速度為v′2=2m1m1+m2v1。而后,教師還可以分別對完全非彈性碰撞和非完全彈性碰撞分別進行展示。
(四)結合原題變式,實現知識突破
變式訓練是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使用的一種方法,其是指教師對學生所掌握的題目進行條件的改動或題干的微調,將學生已經完成的物理習題轉化為一道或者多道近似的物理習題的過程。學生通過對這些變式習題的練習的解答,就可以驗證其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對于微案例教學來說,為了保證學生可以牢固的掌握知識,深入的了解相關的內容,教師在進行案例的設計時,也就需要能預先準備幾道變式題目。
例如,在學生掌握了彈性碰撞相關的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以下幾道變式習題,讓學生通過對其的解答實現知識的鞏固和發展。
1.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個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線運動,取右為正,兩球的動量分別為pA=5kgm/s,pB=7kgm/s,若可以發生正碰,碰撞后二球的動量增量ΔpA、ΔpB可能是()
A. ΔpA=-3kgm/s;ΔpB=3kgm/s
B. ΔpA=3kgm/s;ΔpB=3kgm/s
C. ΔpA=-10kgm/s;ΔpB=10kgm/s
D. ΔpA=3kgm/s;ΔpB=-3kgm/s
2. 現有一木箱,質量為50kg,置于光滑平面上,箱中有一質量為30kg的鐵塊,鐵塊左側面與箱子內壁左側面距離為1m,鐵塊碰到箱壁后不會分開,箱底與鐵塊摩擦不計,現有向右恒力F=15N作用于箱子,經2s后撤去,那么碰撞發生之前鐵塊與箱子的速度為多少?碰撞后箱子的速度為多少?
通過對兩個變式題目的解決,學生就可以實現對所學碰撞知識的有效鞏固與突破。
(五)通過反思總結,做到歸納提升
總結與反思是教學的重要過程,在此階段學生可以對自己在課上的得失進行總結,而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教學中所存在的重點,并且對于物理復習而言非常重要的系統化知識體系也是在其中達成構建的。對于微案例教學而言,歸納反思也同樣重要,但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教學,微案例涉及的知識點較少,相對而言難度也較低,所以不需要留出非常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總結,教師給出3~5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出總結記錄即可。
例如,在關于碰撞的微案例教學完成后,教師就可以結合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做出總結。在其中,教師要能讓學生明確完全彈性碰撞、完全非彈性碰撞、非完全彈性碰撞三種情況的區別,并明確其中速度的計算公式與其實際意義。在學生完成知識的總結之后,教師還可以就此知識中涉及的守恒觀念對學生進行強調,使學生明確這一類習題的解題方法。
綜上所述,微案例教學的引入,對于高考物理的知識點復習來說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為了使其可以有效地發揮出作用,高中物理教師就需要能將微案例的選定、制作與應用總結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王玉柱.高中物理案例教學分析[J].學周刊,2018(32):104-105.
[2]梁金中.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8,14(5):1-2.
[3]王影.高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之策略探析[J].才智,2018(27):118.
作者簡介:
溫永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一中學。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核心素養下高中學科微案例教學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XB19-9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