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守兒童有時容易出現心理、行為、學習等問題,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自身的前途,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文章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從強化家庭教育、政府部門加大關注力度、發揮學校教育作用等方面,對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5;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040-02
當前,部分偏遠農村地區經濟比較落后,一些父母為了謀生選擇外出務工,將孩子留在戶籍地與祖輩或者是親朋等共同生活。由此,社會上便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青少年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有時容易出現問題,影響其健康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本文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進行探討。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當前,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第一,單親教育。指的是孩子父母其中有一方在家照顧孩子,另一方外出務工。通常都是孩子父親外出務工,母親在家照顧子女。第二,隔代教育。指的是孩子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將孩子托付給祖輩進行照顧。第三,親朋教育。指的是孩子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將孩子托付親戚或朋友照顧。第四,自我教育。指的是孩子父母雙方外出務工,讓孩子獨自在家自己照顧自己,通常是年齡較大的孩子。以上四種教育模式中,隔代教育模式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種教育模式,自我教育則很少。
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缺乏教育意識
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眼光不長遠,過于重視眼前利益,存在“讀書無用”的錯誤思想。其認為花費大量精力與金錢讀書,畢業之后有時沒有外出打工收入高,因而并不鼓勵孩子讀書。孩子缺少社會閱歷,思辨能力不強,多數聽父母的話,因而也不重視學習。還有一些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過于依賴學校教育,不重視家庭教育。
2.父母教育內容與方式不恰當
父母是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可以說是最有效的教育。但部分父母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不恰當,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父母缺乏科學指導,家庭教育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一種現象是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其他方面的發展,沒有耐心與孩子溝通,因而孩子也沒有機會表達自身的感受。長期下去可能會讓父母與孩子存在隔閡,讓留守兒童失去心理依戀與心理歸屬。另一種現象是父母自認為在感情方面虧欠孩子,因此經常以物質進行補償,在逃避心理的影響下不敢觸碰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不過問孩子的學習,使得孩子對自己的學習也越來越無所謂,甚至無進取心。
3.隔代監護不當
大部分農村地區皆是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將孩子托付給祖輩。“隔代親”是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就意味著隔代長輩在教育孩子時很容易出現溺愛的問題。此外,隔代長輩撫養孩子還存在學習與教育方面的問題。一些祖輩受教育程度不高,無法輔導孩子學習,甚至對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存在抵觸心理,不利于學校對孩子的教育。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
1.強化家庭教育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當前必須強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加強和孩子的交流,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要注重言傳身教,成為孩子的榜樣,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外出務工的父母要盡量常回家看望孩子,不要只重視從物質上滿足孩子的要求,只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思想狀況、心理狀況和生活狀況,給予足夠的家庭溫暖。平時,家長可以定期給孩子打電話,或與孩子通過微信進行視頻通話,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考慮讓孩子在假期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一起生活,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讓孩子開闊視野,了解外面的世界,這樣做也能讓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更好地理解父母,懂得孝敬父母。其次,提高祖輩等其他監護人責任意識和教育能力。爺爺奶奶等祖輩監護人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認識到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自覺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只滿足于從生活上照顧孩子,還要關心孩子的心靈成長,積極解決孩子身體與心理發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農村地區大都是偏遠地區,師資短缺,教育資源少,因此,相關部門可以開設培訓班,向祖輩監護人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更新他們的教育觀念,引導他們重視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與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對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來說也是有效的手段。
2.政府部門加大關注力度
要想解決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政府相關部門要發揮好帶頭作用。針對廣大農村存在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積極探討解決措施。一方面,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結對關愛保護機制,將所有留守兒童納入有效保護范圍。要制定幫扶制度,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和工作目標,把關愛保護機制落到實處。要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推進“關愛之家”建設,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照料、課后輔導、心理疏導和法治教育,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盡量讓青壯年勞動力留在本地就業。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普遍外出務工是出現留守兒童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著力建設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提供各方面福利待遇較好的工作崗位。這樣,既能讓青壯年選擇在本地就業,更好地保障家庭生活,又能促進農村地區進一步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縮小城鄉差距,落實新農村建設。
3.發揮學校教育作用
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學校要加大留守兒童的關注力度,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學校教師要主動與家長或監護人進行溝通,確保溝通常態化。要及時向留守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反饋孩子在校生活、學習情況,共同探討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另一方面,學校要專門為留守兒童建立人事檔案,了解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及其家庭狀況。對于部分特殊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給予特別照顧,幫助其解決生活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要加大力度對留守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動為其開設相關知識講座,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要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活動,鼓勵留守兒童主動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為其校園生活增添陽光。
四、結語
留守兒童同樣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自身的前途,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要想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需要多個方面配合與努力。家庭、政府與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技能,引導留守兒童形成自立自強、遵紀守法的意識,健全留守兒童的人格,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韓興潤,楊發元.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教育觀察,2019(05).
[2]周迎春.農村留守兒童資助狀況、存在問題和對策[J].甘肅教育,2018(10).
[3]劉慶,譚艷.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
[4]段成榮,呂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03).
[5]段喬雨.新生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其突圍[J].現代教育科學,2017(12).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家庭教育專項課題項目(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X1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進喜(1981-),男,甘肅臨洮人,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與研究。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mily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Yang Jinxi
(No. 4 Middle School, Lintao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Lintao 730500, China)
Abstract: Sometimes left behind children are prone to psychological, behavioral and learning problems.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is related to their own future, family happiness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nd studi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family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playing the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