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容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逐漸成為初中教學的重點課程,并且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文誦讀教學對于中學生的學習而言意義重大,是語文課程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如何增強中學生的古詩文誦讀興趣、如何提高誦讀效率、開設聽講座的誦讀模式、創新誦讀教學方式、反復閱讀以及用音樂美來培養中學生的古詩文誦讀意境六個方面展開討論,并對初中經典古詩文誦讀的教學有效策略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初中;古詩文;誦讀教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含了大量的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古詩文的熱潮推動,各高校將各式各樣的國學課程在校內開展,并通過建設網絡媒體古詩文教學、專家講壇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開展國學教學模式。目前,我國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開展古詩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想提高初中生的古詩文文化素養及文化底蘊,并且通過古詩文誦讀教學,使學生能提升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借助古詩文中獨有的文化蘊含與學生學習實際狀況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古詩文閱讀習慣。
一、巧設情景激趣,增強參與熱情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學生在對學習產生興趣后,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室中設立相應的情景來襯托出一個具有文學氣氛的教學課堂,從而使學生在這樣一個情景環境下激起他們的學習情緒。并且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購買一些古詩詞的掛畫掛在教師兩側,并且黑板報也可以制作成古風,從而襯托出一個古香古色的教室環境。在進行誦讀時,語文教師既可以帶著學生一起讀,也可以讓學生共同閱朗誦,烘托出誦讀課堂的氛圍,讓學生都有興趣地參與進來并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對我國古文化的興趣。
二、豐富課外活動,提高誦讀效率
根據我國教育改革相關內容表示,對初中生的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之內,要適當地開展課外活動,使他們在參加課外活動時開拓視野并排解一些在學習上的壓力,從而愉快地進行學習。例如,語文教師向學校上報組織師生舉辦古詩文誦讀大賽,全校師生都可以報名參加,比賽的時間由學校來定。首先,學校應當設定好比賽的場地,場地可以在操場,操場視野開闊而且做一些準備和排座有足夠的空間。其次,學校和各班語文教師做好宣傳,所有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參加,參賽時由學生先進行,然后是教師的誦讀比賽。最后,在比賽時按照事先排好的順序讓師生入座,接著開始誦讀大賽,在誦讀大賽結束后,頒發獎狀。通過舉辦經典古詩詞誦讀大會,能夠提高初中生對詩詞誦讀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參賽的目的是給學生做個榜樣,教他們如何規范化的誦讀,從而在全校形成一個古詩詞誦讀的氛圍。
三、開設詩文詞講座,聆聽經典誦讀
學生不僅需要有古詩文誦讀能力,還要有古詩文鑒賞的能力,通過古詩文鑒賞,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及文人所想表達的詩文情感意境,學生再從中思考和分析,這樣不僅能促進中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的提升,而且在鑒賞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古詩文的思考,能增強中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熱愛,并從中得到有效啟發。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古詩文講座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聆聽中自己思考并得到啟發。再例如,學??梢月撓狄恍┐髮W中的文學教授,請他們到學校講座,然后讓學生到禮堂集合,集體聽講座。學生通過聽一些文學教授的講座,可以產生對我國古代文學的尊敬和敬佩,使他們對古詩文誦讀更有積極性。
四、創新教學方式,注重背誦教學
傳統的古詩詞誦讀教學方式十分單一,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基本都是將古詩詞的大體意思向學生講授一遍,然后讓學生重復閱讀幾遍最后再進行提問。這樣的古詩詞教學模式不僅對古詩詞誦讀教學沒有較大的作用,而且大量地占用課上時間對學生合理的學習時間也產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師應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古詩詞誦讀學習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誦讀能力并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例如,經過對各初中學校的調查結果顯示,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來講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上將學生以5到8人為一個小組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然后安排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作為組長,并將學習成績一般和較差的學生合理融入到一個小組內,以保證小組之間的平衡。在小組合理分配后,教師在經典古詩詞誦讀教學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誦讀,然后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誦讀后給小組組長讀,組長再匯報誦讀的情況。組長則將所有組員的誦讀和背誦情況及時向教師報告,教師再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反復閱讀,提升閱讀成效
古詩詞中含有大量的文化底蘊,對于初中生的各方面思想和學習能力都有促進作用。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只注重需要背誦的古詩詞誦讀教學,對于其他一些拓展的古詩詞要么一概而過,要么就完全忽略,這樣就會造成學習資源的浪費。因此,教師應當通過讓學生進行反復的吟誦來使學生感悟到古詩詞中的雅韻,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并增加他們的文化底蘊。教師在進行訓練時要運用合理的誦讀技巧和人性化的課堂教學管理方式,讓學生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將古詩文充分吸收。
六、以音樂美促進誦讀意境
古詩詞中含有許多的文化底蘊,從我國古詩詞的造句和所表達的情感來看,我國古人在作詩作詞時達到了十分高的意境,這也是他們給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等待我們去發掘。因此,語文教師要通過古詩詞誦讀與音樂相結合,以美感促進誦讀來培養中學生的誦讀情趣和對古詩文意境的理解。例如,如今計算機網絡十分發達,計算機網絡中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漸在教學領域中被廣泛利用,教師可以在古詩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數據庫,在網上搜集相關的古詩詞配音來演示給學生,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誦讀,在誦讀時可以在計算機中播放一些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音樂之中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并達到以美感促進誦讀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中學語文課程中古詩文誦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古詩文誦讀教學時,要將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古詩文誦讀學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并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教師應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系統、小組合作學習等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趣味性和積極性的課堂環境。不僅如此,初中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師還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并通過組織古詩文誦讀大賽和古詩文講座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學素養,激發中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讓中學生將古詩文學習融匯于生活當中,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慶穎.閩南語背景下的初中古詩文誦讀教學策略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2]李慧琛.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古詩文誦讀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