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煜浩

摘 ?要:本研究選擇的主要工具是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用以得出高等院校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同時選定體育活動的參與行為指標,就兩者的相關性展開分析。采取的方法是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2種,通過相關性分析,來判定利用大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能否得出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結果表明,這些體育活動參與行為,都可以通過學生自我概念來進行預測。
關鍵詞:高等院校 ?身體自我概念 ?體育活動 ?參與行為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91-02
1 ?研究對象及工具
1.1 研究對象
以某地區的幾所高校作為調查主體,隨機抽選200位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并做好問卷發放和回收相關工作,最終確定有效問卷份數190份,有效率95%。
1.2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是由楊劍在2002年對Marsh編制的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在中國的修訂版為主,從該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方面,都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成為國內研究身體自我概念的一個很好的研究工具[3]。在該問卷中,包含了共計70個題目,11個維度,適用對象是12歲以上的受試者,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和成年人。大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行為方面,調查側重點共有4項基本內容[4]。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和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相關性進行調查研究,在完成初步的描述性統計之后,結合得分情況,確定身體自我概念調查結果表和大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調查結果,對身體自我概念和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相關性展開分析,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得出鍛煉年限、每周鍛煉次數、鍛煉時間、鍛煉強度和鍛煉興趣的回歸方程,具體結果如下所示。
2.1 鍛煉年限的回歸方程
將高等院校大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行為作為因變量,自變量的選擇是身體自我概念的各個基本維度,使用逐步回歸的方法來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其中進入概率0.05,剔除概率為0.10,觀察身體自我概念的各個指標是否進入回歸方程之中,用以來判定相關性問題。結為統計數據,確定調查結果如下:模型1,(常數)非標準系數為-1.701,t值為-2.667,顯著性為0.008。運動能力非標準系數為0.304,標準系數為0.483,t值為9.003,顯著性為0.000;模型2,(常數)非標準系數為-2.512,t值為-3.624,顯著性為0.000。運動能力非標準系數為0.223,標準系數為0.355,t值為5.108,顯著性為0.000。耐力非標準系數為0.122,標準系數為0.197,t值為2.843,顯著性為0.005。從相關系數中的內容可以發現,身體自我概念中的運動能力和耐力進入到回歸方程中,說明可以通過這2個指標來預測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鍛煉年限。
2.2 鍛煉時間的回歸方程
模型1,(常數)非標準系數為0.025,t值為0.005,顯著性0.995。運動能力非標準系數為1.763,標準系數為0.353,t值
為6.262,顯著性為0.000。在每次鍛煉時間的回歸方程系數當中,發現運動能力維度進入回歸方程,說明運動能力對大學生鍛煉時間有影響。
2.3 鍛煉強度的回歸方程
模型1,(常數)非標準系數為1.050,t值為3.530,顯著性為0.000。身體活動非標準系數為0.125,標準系數為0.367,t值為6.656,顯著性為0.000;模型2,(常數)非標準系數為0.724,t值為2.300,顯著性為0.016。耐力非標準系數為0.082,標準系數為0.246,t值為3.226,顯著性為0.000。運動能力非標準系數為0.055,標準系數為0.230,t值為3.425,顯著性為0.001。在鍛煉強度的回歸方程系數分析當中,發現運動能力、耐力和身體活動維度進入回歸方程,說明這3個維度對大學生鍛煉強度有顯著影響。
2.4 鍛煉興趣的回歸方程
模型1,(常數)非標準系數為1.376,t值為5.633,顯著性為0.000。運動能力非標準系數為0.065,標準系數為0.432,t值為6.533,顯著性為0.000。自尊非標準系數為0.028,標準系數為0.191,t值為3.009,顯著性為0.002。外表非標準系數為-0.032,標準系數為-0.175,t值為-2.826,顯著性為0.005。靈活非標準系數為0.034,標準系數為0.201,t值為2.774,顯著性為0.005。在鍛煉興趣的回歸方程系數當中,發現運動能力、自尊、外表和靈活維度進入回歸方程,說明這幾個維度與大學生鍛煉興趣有一定的關系。其中自尊、靈活和運動能力對鍛煉興趣是正向影響,外表是負相關,說明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外表越好,越不喜歡參與體育鍛煉。
3 ?結語
總體來說,對高等院校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相關性展開研究。確定了身體自我概念的11個維度,體育活動參與行為5個維度。從受試者的調查結果來看,其中在身體自我概念方面,可以通過運動能力和耐力預測鍛煉年限;身體活動、耐力、運動能力維度預測鍛煉次數;運動能力預測鍛煉時間;運動能力和耐力預測鍛煉強度;運動能力、自尊和靈活指標要素,可以有效預測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鍛煉興趣。
參考文獻
[1] 秦明昆,郁娜娜.當代大學生體育參與行為現狀與特征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3):60-68.
[2] 劉皓宇,張笑笑.大學生學習倦怠現狀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6(3):97-103.
[3] 周風祥.伊犁師范學院體育弱勢生體育參與行為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2(4):75-81.
[4] 姚晶晶.家長體育參與對大學生體育態度和行為影響的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8,39(1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