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21世紀的中學生來說,他們生活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之外,良好的學習習慣、綜合素養等也是需要學生去培養和提升的。因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預習提綱的作用,接著總結預習提綱的設計思路,然后介紹預習提綱的設計和使用過程,最后根據教師以及學生設計和使用預習提綱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不斷完善預習提綱的設計和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預習提綱;設計應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每一個教師都希望能有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但是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仍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然后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預習提綱,讓學生事先在課下根據預習提綱的指引完成預習任務,分工明確相互合作,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有效的預習提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一、 預習提綱的設計思路
合作學習中預習提綱不僅可以為學生的預習指引方向,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可以為高效數學課堂做鋪墊,所以預習提綱的設計思路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內容上緊扣課標和課時容量
在預習提綱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初中數學課程教育標準中的內容,了解每一節數學課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以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等。之后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課時,保證學生的有效吸收和消化。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判定”這部分知識時,教師首先要分析和總結本節課的容量和知識點分別為: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線的性質。通過分析學情我們可以知道,應該將這部分知識分成兩個課時,每一個課時設計一個預習提綱,這樣學生在課下預習的負擔也會減輕,預習的效率也會提高。可見,教師在設計預習提綱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課時的容量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設計預習導學案的內容,提高預習的質量。
(二)形式上明確統一的設計格式
在預習提綱的設計中教師還應該遵循統一的格式,這樣學生才會按部就班的開展預習和探究,一般情況下預習提綱包括: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跟蹤練習以及提出疑問這幾部分組成。
例如,在設計《命題、定理和證明》這部分知識的預習提綱時,我就嚴格按照統一的格式進行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學習目標】
1. 了解命題的定義,能夠區分真命題與假命題。
2. 了解定理、證明的定義。
【自主學習】
充分閱讀教材之后完成填空。
1.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作命題。命題是由 ?和 ?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
2. 請將下列命題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
(2)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鄰補角互補:
(4)對頂角相等:
(5)同角的余角相等:
3. 真命題的特點是:如果 ?成立,那么 ?一定成立。
假命題的特點是: ?成立時,不能保證 ?一定成立。
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要舉出一個符合命題 ?,但不滿足 ?的反例就行了。
4. 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偽需要經過推理來進行判斷,而這個推理的過程就叫作 ?。在判定真命題的幾何證明中每一步推理都要有確鑿的證據,它們可以是 ?、 ?、 ?以及 ?。
5. 定理是經過推理證實的、可以用作推理及證明的證據的 ?。
【合作探究】
判斷下列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是假命題的舉一反例。
“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它們就是同位角。”是(真 假)命題。
“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它的同旁內角互補”是(真 假)命題。
“如果兩個角互補,那么這兩個角是鄰補角”是(真 假)命題。
【跟蹤練習】
這一部分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小練習,鞏固概念知識。
【提出疑問】
預習過程中還有什么疑問沒有解決呢?請將疑問記錄下來:
由此,教師在之后設計預習提綱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直接套用提綱的模板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適當進行風格的變換和設計。
二、 預習提綱的設計過程
(一)設計提綱之前了解學情
教師在教學以及預習提綱的設計之前,首先就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習基礎設計預習內容,這樣設計出來的提綱才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規律,這時候預習提綱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例如,在設計《命題、定理和證明》之前,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線的判定以及同位角、互補角、內錯角等角的定義,所以教師在布置真假命題判斷的題目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這些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還可以有效地鞏固舊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分層設計預習提綱
每一個學生生而不同,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預習提綱的過程中要根據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設計分層預習提綱。針對那些對于知識掌握程度不高,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來說,預習提綱的設計就要更加注重基礎知識、概念知識等;對于那些成績相對較好、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預習提綱的設計就可以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自我拓展的內容,使得這些學生能夠在預習的過程中適當的突破自己。
例如,在設計《命題、定理和證明》預習提綱時,每一道題都是經過不斷斟酌、篩選,均帶有目的性。要讓后進生有事做、優等生吃得飽。在預習提綱中,自主學習的第1題和第3題都是課本中的基礎的概念,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就可以找到答案,這樣后進生也能夠根據預習提綱參與自主學習。而第2題,把命題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這一部分中的第(1)小題,可以讓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第(2)小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道題較簡單,大多數的學生會寫成“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兩直線平行”,也就是在前半句前加“如果”,后半句前加“那么”即可。老師在講這道題目的時候就可以同時將平行線的性質以及判定定理的知識幫助學生回顧一遍,這樣的一題實際就可以進行拓展,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第(3)、(4)兩個小題,較難且易錯,大多數學生會寫成“如果是鄰補角,那么互補”及“如果是對頂角,那么相等”,這樣是錯誤的。這時候,教師在課堂中就應該讓學生明白,遇到這類題要進行語言的組合,無論是鄰補角還是對頂角,它們都是成對出現的,所以應該寫成“如果兩個角互為鄰補角,那么這兩個角互補”及“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而第(5)題可以結合(2)(3)(4)題的解題過程,通過同角的余角相等,聯想到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補角也相等,這樣使得知識得到升華,這一過程優等生可以提高自己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
(三)在合作中完善預習提綱
學生拿到預習提綱之后,就可以按照提綱的指引開展預習,也可以小組成員在一起共同完成,因為在提綱中還涉及學生合作探究的任務。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會發現通過優勢互補就可以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預習提綱中已有的,也包括預習提綱中沒有涉及的,對于沒有的內容,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探究成果寫在預習學案中,進而完善預習提綱。
例如,我在設計預習提綱的過程中,總會留有一頁空白的部分,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出新知識、迸發出新的想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及時地記錄下來。學生在完善預習內容和提綱的過程中,學習的成就感就會增加,在學生的互相幫助下,就會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這對之后的數學課堂教學也有很大的奠基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預習的過程中要善于鼓勵學生去探索新知識和新想法,對于學生寫出來的想法,教師要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學習和探究才會更有信心。
三、 預習提綱的設計應用反思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預習提綱的運用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師在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仍然會有很多的問題,例如,在預習內容的設計中,教師過分依靠教材,甚至直接將教材中的內容搬到預習提綱中,無法有效的發揮學生探究學習的作用和價值。再如,教師在設計預習提綱的過程中,忽略了小組合作探究的部分,使得小組合作探究喪失意義,等等。所以,在之后的教學以及預習提綱的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反思和總結,關注學生的預習效果以及學生的反映,進而在具體的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及預習提綱的設計與應用,充分發揮預習提綱的作用,使得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四、 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數學預習是充分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預習提綱的設計和應用,充分了解數學課程標準以及學情,設計有效的預習提綱,將學習內容前置,使得學生在接受教師的教學之前,在預習提綱的指引下率先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解,從而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31.
[2]許錦雯.芻議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20(2):91.
作者簡介:張建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