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福
摘 要: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加之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致使教學難度較大。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知識建構。文章對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107-02
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促進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改變了數學教學高負低效的局面。多媒體的應用,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層面上,已經受到教師們的廣泛認可。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呈現,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給學生以聽覺與視覺的享受。學生在這種多元化立體的學習環境中,調動已有知識來進行新知識體系的構建,以更好地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多媒體的應用能摒棄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深化課堂練習,發展學生數學能力;設置多層次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一、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當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通常會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缺乏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愛搞小動作,思想溜號、注意力開小差。第二,缺乏應有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被動,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究。第三,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不高。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第二,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然而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薄弱,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讀不懂題、理解不到位的情況。教師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降低學習難度,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應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深化課堂練習,發展學生數學能力
數學學科是具有創造性的學科,也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重要學科。利用多媒體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能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并應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多媒體能夠實現圖片、文字與聲音的有效融合,是課堂教學的濃縮。因此,教師的教案設計應當精致不煩瑣,能夠體現清晰縝密的思路。相比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能夠在單位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多元化信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用網絡、媒體能夠制作電子課件,設置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練習題,以深化課堂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進一步發展學生數學能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開闊學生知識視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題解題過程中,教師切記不要片面追求正確結果,而應當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教師可借助網絡融入更多知識內容,增大課堂教學容量。網絡教學資源豐富,教師應充分加以利用,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讓學生踴躍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
三、設置多元層次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數學素材是開展數學教學的載體,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結合知識目標以及新課程標準要求,選擇科學合理的數學素材,重視問題設置的關聯性,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知識的綜合性規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應用多媒體從不同角度設置多元層次問題,并按照教材例題的呈現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解題方法。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保多媒體應用緊密貼合素材內容,使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可讓學生回顧周長概念,然后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長方形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求長方形周長。在求解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進行多元思考,以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法。通過多媒體呈現教學內容,能夠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具體,讓學生一目了然,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又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應用電子課件呈現植物園內的植物圖片。在不同形狀的地塊上,種植有牡丹和菊花,要求學生計算它們的面積。在電子課件的演示下,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平行四邊形概念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多媒體技術能夠動態演示概念的形成,幫助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和認知。再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既需要引導學生理清路程、速度和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又要明確相向而行的含義,還要掌握先出發等實際情況。為此,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演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4分鐘后相遇的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應用多媒體能對問題情境進行展示,不需要過多的言語表達,信息傳遞高效且具有吸引力和啟發性。此外,還能設置多元層次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在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實現精講多練,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總之,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加之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難度很大。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知識建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深化課堂練習,發展學生數學能力;設置多元層次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姚丹丹.多媒體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江西教育,2019(36).
[2]翟向煜.探討信息技術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2).
[3]周述輝.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內蒙古教育,2019(29).
[4]吳德福.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合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9(27).
[5]袁艷艷.初中記敘文寫作細節描寫的指導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6]林春金.例談如何以細節描寫彰顯文章神韻[J].中學課程資源,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