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李
【摘 要】 小學數學中存在的一些數學概念較為抽象,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開發階段,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致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一直難以提升。在長期發展中,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并且嘗試通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來增強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從創建教學情境、案例分析和與游戲相結合等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達成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 核心素養 ?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
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這便要求教師人員能夠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圍繞核心素養開展一系列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小學教學這種考驗學生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學科,更應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工作可使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數學中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理論知識,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將晦澀難懂的理論轉變為具體的事例,可通過營造趣味性的場景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理論內容具象化,這可有效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
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時,就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韋恩圖。主要可以通過趣味故事的講解來吸引學生,教師在講解故事的過程中,也可提出問題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促使其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主動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在森林運動會中,兔子同時參加了跑步和跳遠項目;老虎和長頸鹿只參與了跑步項目;青蛙與猴子均參與了跳遠項目;蛇參與了跑步項目。此時的森林運動會統計員需要做什么工作呢?學生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時,也會自主的受到教師的啟發,思考森林統計人員需要做的相關工作。部分學生可以快速答出需要統計參賽人數。學生的答案中針對參賽人數出現了分歧。此時教師便可通過引導的方式向學生闡述韋恩圖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從而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此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強教學效果,也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借助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案例教學法實際上是指教師在黑板上或者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呈現一些典型的案例,鼓勵學生全部參與到案例的分析與解答中,以此來幫助他們糾正易錯誤點,加強對知識的進一步領悟。
例如,教師在講述《圓的周長》這部分內容時,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以下案例:今天甲準備騎自行車繞廣場兩圈,已知廣場是一個圓形,其中心正好位于旗桿處,甲從旗桿開始出發,到廣場邊緣的距離為300米,請問甲一共騎了多少米?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圓的半徑為300米,最后根據甲跑了兩圈,可以得出相應計算公式:2×300×2×π=1200π?!贝藭r,有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甲是從旗桿出發的,所以最后的答案還要加上300,即1200π+300?!苯處熆梢詫Υ诉M行點評:“大家在做數學題時一定要審清題意,注意條理清晰。”之后,教師又陸續列舉了幾道易錯的例題,發現學生們基本上都能繞開這個陷阱,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由此可見,教師采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確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三、與游戲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小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是較為常用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有效活躍課堂氣氛,使其在輕松的氛圍內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此種教學方法較于原有枯燥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也與當前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符,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時,教師可以首先講解因數與倍數的關系,并且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認清什么是因數,什么是倍數,在前期講解之后,學生對因數與倍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加深理解,教師可以組織游戲,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
具體而言,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參與到“找因數”的競賽游戲中,當教師喊出“n”時,所有是n的因數都要報上來,同時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得最快且最全。在第一輪游戲中,教師喊出“28”的口令,所有的學生都以比賽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其中部分學生迅速根據整除法得出了“2,14,4,7”的答案,但是忽略了“1,28”,對此,教師可進行詳細地講解:“在任何時候,整數的因數都包含它本身與1?!苯涍^該次實踐發現,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能更容易吸收與理解知識,所以游戲教學是實現寓教于樂的最佳途徑。
結語: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復雜的符號和公式是一大教學難點,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簡化公式和符號,使其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這也是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為此,要求相關教師人員應不斷探索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增強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俞士兵.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8(11).
[2] 徐蓉紅.基于核心素養導向探究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