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摘 ?要:從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來看,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長期下去也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最終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推進,當前教育的主要方向就是素質教育,而情景教學法屬于新課程改革的產物,且該方法的應用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積極改革落后教學方式,落實素質教育。在此背景下,該文從以下兩個方面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與有效途徑進行以下研究。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高中物理 ?應用意義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54-02
新課程要求廣大教育者要積極改革教學方式,轉變自身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1]。近年來情景教學法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應用這一方法也能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很有必要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1 ?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
1.1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因此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通過生活情景引導學生思考,并利用物理知識讓生活情境充滿哲理性,如此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覺參與課堂活動。比如說在課堂上筆者給同學們介紹了衛星、赤道運行等在生活中的應用,以此達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標。
1.2 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記憶的豐富性與牢固性都是以科學的記憶方法與學習計劃為前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也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教授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情景融合與匹配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說在學習“勢能”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通過情景讓學生體會做功的計算方法,增強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了解,從而掌握重力與做功這部分內容的聯系[2]。在構建情景的過程中學生也能逐漸養成相關的計算思維,學生也能在此類練習掌握構建重力勢能變化場景的能力,因此就算是沒有進行重物實際運動學生也能計算出重力勢能。
1.3 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教師應用情景教學法也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充分利用物理思維達到知識潛移的目的,最終也能通過相應的情景深刻體會物理知識的原理,最終形成以基礎知識為主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探究式思考新知的能力。以學習“彈性碰撞”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讓同學們假設在一個光滑的平面上有兩個物體通過彈簧聯系在一起,第一個物體A的質量為M,第二個物體B的質量為2M,現在要在第二個物體中添加一個向左沖量N,求這個時候第一個物體A的最大動能。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筆者引導同學們試著聯想運動能量守恒定律應用知識遷移法解決此類問題,如此學生也能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突破口,最終也能計算出第一個物體運動時的最大動能。
2 ?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2.1 聯系新舊知識創設情境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邏輯性與連續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幫助學生建設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應于課堂教學中重視新舊知識的連接,以原有的知識為基礎逐漸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進行普及與教學工作。為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筆者引用了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比如說在學習“牛頓三大定律”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學的內容,自覺梳理這部分知識的區別與聯系,筆者利用了聯系性的新舊知識教學,并在課堂教學中著重給學生強調牛頓第一、第二定律的復習與研究,幫助學生快速理清這部分知識的脈絡,通過適量的練習以及生活例子確保學生能充分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3]。此外,還可以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以生動形象的方式給同學們呈現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如此也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便于學生梳理與總結學習的重點內容。
2.2 創設新課導入情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興趣與思考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國一直以來都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創造力、想象力與學習習慣。因此為了改變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應用了情境教學,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如此學生也能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比如說以“力的合成與分解”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給同學們舉出熟悉的例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筆者拿來了一個粗一點的橡皮筋,將其尾部剪成了3條,并利用橡皮筋給學生分析并解釋什么是力的合成與分解。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單純地給學生進行理論講解相比效果要好得多,學生也表示更喜歡這樣的教學方法,也能牢記這個定理并將其應用于解釋生活問題。
2.3 以問題為基礎創設情境
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科學融入問題討論環節,通過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同時在討論問題的環節中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之后以統計結果將學生分組。但是要注意分組時要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數量合適,且人數均衡。同時,小組成員應達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分組之后要求同學們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4]。比如說,以教學摩擦力這部分內容為例,完成上述環節之后筆者要求同學們利用可以利用多資源在地板上推動,之后說一說推動的效果。緊接著筆者又以同學們的陳述為基礎給學生提出問題:“物體不同為什么在地板上的推動效果也不同?”學校分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討論為基礎自由發言討論,之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如此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問題下自主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維。
2.4 實驗教學中創設情境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教師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也能通過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在分析與探究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說,在進行用天平與量筒測液體與固體密度這個實驗為例,筆者進行了實驗改編,將原本的分組實驗改成了探究實驗。在實驗之前筆者提出了問題:“物質的體積、質量與物質有何聯系?”之后筆者將同學們分為幾個實驗小組,要求各個小組測量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與體積不同的相同物質,且實驗的任務就是給其測量物體的質量與體積,之后將質量與體積二者的比值計算出來。最后對比計算結果,學生也能從這個環節中意識到物質和比值實際上是物質特征的外在表現,最終也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即“同一種物質比值相同,反之則不同”。在這樣的情景實驗中同學們也增強對密度這一概念的理解,進而理解了二者的比例關系,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認真、嚴謹的態度。
3 ?結語
綜上,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有利于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可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充分應用情景教學法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包彥強.淺析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3(28):165-166.
[2] 樊曉輝.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2):30.
[3] 池柳萍.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26):135.
[4] 胡緒峰.構建高中物理問題情景教學課堂的有效措施[J].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