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鋒
【摘 要】 伴隨著教育工作的深度開展,為推進初中歷史教學的進一步完善及優化奠定了夯實的基礎,歷史對于學生來說是必須了解和學習的一門學科,歷史是一個人了解過去,更好實現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此,文章以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初中 ?歷史教學 ?歷史核心素養 ?解讀
現如今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了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新目標和新教學任務。基于此類,就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進行相關深入研討,目的在于切實提高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的水平及效率,以為歷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1. 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在現代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歷史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歷史教師的水平。小城市與大城市之間初中歷史師資力量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也同樣巨大,這種差距也影響了鄉村和小城市的初中歷史教學水平。由于對學科重視程度的差異,這對歷史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一些鄉村和小城市的歷史教師現存狀態而言,普遍存在著教學管理不規范、缺乏教師團隊合作、缺乏專業的發展平臺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歷史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教學能力的提高、對初中學生的歷史教學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從歷史教師的生存狀態影響教學質量的狀態來看,尋找并采取實施有效的解決辦法,對于促進歷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著重大的作用和意義。
2. 初中歷史對培養歷史核心素養主要教學策略
2.1建立初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我們國家為了使學生適應21世紀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提出了建立歷史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不僅強調了了解歷史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更要注重學生認識歷史、注重家國情懷、觀念、情感、態度的培養。目的在于將學生培養成會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的學習型、探究型和創新型的人才,以便于適應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而對于現在還未成年的初中生而言,身體尚處于未發育完全的狀態,心理也處于青春的叛逆期。現今社會中,青春期的學生獨生子女比例較大,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作生活的中心,盡全力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導致很多學生都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關心、照顧他人,不懂得怎樣正確去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只能接受他人的表揚,而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評,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但在這三個因素中,學校則是最主要的渠道。在學校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培養品格和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必備條件。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以通過學校的教育而獲得的。而解決這種問題的途徑也有很多,小組合作現在已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方法之一,實現小組成員不僅要達到個人目標的達成,也要幫助同伴達成目標,通過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能夠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共同合作和能力均衡配置的重要性。例如:《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分組來制作小型司母戊鼎。讓一個組的學生們討論怎樣才能制作一個精巧的小型司母戊鼎,學生們自己分工,合作制作,群策群力,要求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和科學態度。當學生們充滿睿智和想法的結論形成后,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合作的關鍵。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則需要學生們共同攻克難關,讓學生們養成討論問題的習慣,使大家友好相處。
2.2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建立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授課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往往會營造出一種死板、按部就班的學習氛圍,會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枯燥無味,學生長期以往的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會嚴重的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的歷史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都是按照自己設定好的程序走,實際現在的學生思維活泛,一味死板講課只會撲滅學生的熱情,連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大膽地走出教學設計,充分的來發揮教師的智慧,帶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使教師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發展而教,這樣課堂才會生機勃勃,才可能展現出真正的活力。例如:歷史教師在講解《中日甲午戰爭》這一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定一些有關于課件內容的游戲,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愿意并期待上課。也可以播放一些資料,創建符合課堂內容的情境教學,通過播放視頻的教學方法,充分吸引學生的眼球。充分的體現出優化歷史課堂教學,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教學目的。
2.3提高學生學習歷史和建立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核心理論、核心思維、核心方法、核心能力和核心價值觀。五個核心素養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能夠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來了解我們國家的國情,形成對我們國家的認同感,同時具有對作為中國子孫的自豪感,塑造健全人格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結束語:
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社會對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方法單一,使歷史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無法做到真正的了解歷史。再加上歷史學科考試的分數比重比較低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歷史看現在,避免讓歷史的問題重演。從而達到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 王佩芳.培育初中歷史與社會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文學教育(下),2018 (06) :156-157.
[2] 王曉荔.關于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研究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 (12) :11.
[3] 李新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的解讀[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02)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