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剛
摘 ?要:高中生正處于從未成年向成年過渡的特殊時期,而家庭教育的正確關系到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很多孩子的問題跟其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庭教育存在誤區會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毀掉他們的幸福,可見研究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意義重大,對此該文將從高中生該階段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并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中生心里特色 ?家庭教育 ?誤區
中圖分類號:G6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81-02
俗話說,沒有問題的孩子,只有問題的父母,父母教育誤區嚴重影響孩子的發展,特別是面臨著升學壓力的高中生,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是知識儲備的重要時期,對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將大大助力孩子的成長。
1 ?高中生心理特點分析
1.1 獨立性
高中生已經基本構建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自己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了對人生與社會的獨立思考,一階段的高中生智力發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也實現了“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情感更加豐富,帶有閉鎖性。如不愿意與家長、老師講,渴望自己的空間,將其隱藏在內心世界[1]。
1.2 情感脆弱
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心理發展尚未健全,相對滯后于生理發展,情感脆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滯后于生理發展,缺乏理智、易沖動,很容易受到打擊,意志薄弱,感情用事,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不能正確面對,承受不了打擊,會出現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的問題。在情感方面,他們很脆弱,有時會因同伴的一個表情影響學習。女生在情感方面比男生更脆弱。
1.3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與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時期學生追求個性,這一階段的高中生時代是學生個性形成的時代,身體發育也趨向成熟的時期。而逆反心理是這個時期高中生心態發展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即小時候形成的權威觀念遭到了家庭的強烈否定而走向極端,對于現實情況,形成了自己的既定觀點,并對已成定論的事實都要投以疑問的目光。另一方面他們盲目崇拜。他們崇拜歌星、影星,在校園里形成追星族。可見在青少年學生心理發展階段,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對于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影響巨大[2]
1.4 攀比心理
沒賺錢時就已經養成了花錢的習慣,這是獨生子女教養方式造成的消費特征。如手機、名牌衣服、同學生日下飯店、互送貴重禮物,出手不凡,并不知錢來得不易,沒有就向家長伸手要。
2 ?家庭教育的意義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步入社會,有2/3的時間在家庭里度過,在家庭的教育培養在孩子的身心素質發生發展過程中意義巨大,也許缺失學校教學孩子是個文盲,但是缺少家庭教育無法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將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高中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富于想象、敏感好奇、思想多變、感情易沖動的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生理、心理會發生急劇的變化,所以高學生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2.1 家庭教育雙向性
家庭教育是具有雙向性的,是家長和孩子在物質的、精神的各方面共同參與,家庭教育長輩長者不一定都對,自然孩子不一定都錯,絕非父母對子女的單向教育,需要家庭的每一個成員的參與,實現在有意無意的、物質的、精神的各方面的父母和孩子間的和平相處,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2.2 家庭教育互動式
家庭教育是個互動式的,家長即是主體也是客體,自然孩子既是主體也是客體,兩者間是互動式的關系,孩子本身也是家庭教育的參與者主導者之一。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家庭之間的良好關系,才能為學校教育奠定基礎。
3 ?高學生家庭教育的三大誤區
3.1 過分地溺愛,不等于愛
過分地溺愛,或者過分呵護,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較多,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陽”,一家6個大人全圍著他(她)轉,從小他(她)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高中生了還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的極大豐富,很多家庭把所有的精力財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衣,追求名牌、過分時尚,能每季節幾套得體就行;食,洋垃圾食品,肯德基、麥當勞,其實一日三餐營養搭配均衡即可;住,無須豪華,干凈整潔,安靜適合學習就行;行,無須接送。家長總是將孩子學習忙或是孩子學習為主,無需做家務,導致孩子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目前很多孩子甚至在長大成人之后,對家庭的依賴也很強,不僅僅體現在生活方面,更重要是心理上。這種不成熟感對于中國一代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見溺愛不等于愛。孩子年幼不懂事,對很多事情無法準確辨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注意引導,正如“貫子如殺子”[3]。
3.2 對家庭教育范圍認知不足
對家庭教育范圍認知不足,認為學習輔導加活動輔導等于家庭教育,存在很大一部分一些家長,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過分期望。這種期望強調功利化強,家長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到起跑線,甚至出現自己孩子的成績和別家孩子比較的問題,受市場價值觀和思想道德文化的影響,以及“窮一代”的影響,希望孩子能擺脫“窮一代”成為“富一代”,不自覺地把自己在高中時期的遺憾定位在孩子身上,而這種成功往往有功利化、物質化、現實化等特點。這樣的一種思想是背離兒童發展規律,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挖空心思讓孩子學這學那,想將孩子塑造成全能人才。雖然高中學生正處接收新事物快,但物極必反,家長應因材施教,找到孩子的興趣、特長,向著既定的目標進發,孩子的一生必將有所作為。而很大一部分的家長采取了相反的方式,使得孩子不愛學習,討厭學校,生活得不快樂,生活方式不健康,恰恰源于這種過分期望。孩子一回到家,飯前飯后談的全是學習。孩子做作業,家長坐旁邊輔導;孩子預習,家長拿工具書幫忙查。生活中,過多地以成人的眼光對孩子的行為指指點點,不能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自由想象的翅膀。
3.3 不能站在高中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懂孩子,很少認真去研究孩子的思維方式,很多家長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去塑造孩子,而今天不同往日,父母的生活環境物質極其不豐富,而現在生活在從來沒有過的物質條件下,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認知、思維,這種不溝通、不平等的家庭關系是不健康的,導致家庭教育問題。
4 ?高中生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盡到的職責
4.1 教孩子“做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潛移默化的教育會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優秀的個性、健全的人格,家長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健康、文明的家庭氣氛,采取適當的方式指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引導孩子自己邁好人生的每一步。讓孩子學會知錯就改,幫助孩子正確分析錯因,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勇敢面對錯誤,引導孩子認真改正錯誤。
4.2 教孩子“自立”
讓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磨礪頑強的意志,培養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復力,高中生的情感脆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很容易受到打擊,意志薄弱,感情用事,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不能正確面對,激發孩子從困境中走向成功,不斷戰勝自我。
5 ?結語
家長應該采取適當的方式指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引導孩子自己邁好人生的每一步。
參考文獻
[1] 陳磊.談當代家庭教育的誤區[J].才智,2017(15):108.
[2] 王桂英.家庭教育要有目標[J].基礎教育參考,2019(4):77-78.
[3] 饒華東,肖巧玲.高中生家庭教育中不易察覺的三大誤區[J].學園,2018(3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