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龍
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已進行多年,廣大教師的教育思想較上個世紀的確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但是從當下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目前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仍然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素質教育改革已進行多年,廣大教師的教育思想較上個世紀的確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但是從當下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目前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仍然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素質教育改革已進行多年,廣大教師的教育思想較上個世紀的確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但是從當下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目前的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教學仍然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A.部分教學內容存在與時代脫節的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內容日新月異,作為與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課程內容也隨之發生了一定變化,課《課程標準》中指出:“思想品德課程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因此使得目前的思想政治課程具有了較強的嚴肅性,這在廣大學生的印象中就表現為具有較強的“說教”色彩。這個問題較大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程的趣味性,也對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下確實存在有些教師死板教條、死扣課本,不能講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情況,從而導致課堂上部分教學內容與時代脫節,從而不能使教訓內容真正走進學生心里。這對課程的有效實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B.教學方式仍以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為主。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理念為:“1、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因此思想品德課程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實踐和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丑觀念。但是,由于教師思想意識的限制,也收到客觀實際條件的限制,我們目前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活動,基本以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為主,并不能夠真正有效開發和利用社會生活資源,因而也使得課程實施過程中,深度和廣度都不夠深入,尚有較大的研究空間。
C.學生練習與鞏固知識的方式比較單一。就目前的教學狀態來看思想品德課程在許多地方和相當部分教師的意識中,仍然是一門不能夠跟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相提并論的學科,有的老師依然固執的認為這是一門副科,目前思想品德課程雖然已經走進中考、高考的舞臺,但是因為所占分值比例不大,也影響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因此就隨之產生了兩個方面的弊端:1.教師對這門學科的深入研究不夠特別是創新作業形式的研究比較少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仍然是以傳統的一本練習冊為主。2.家長及學生從應對中考、高考的角度考慮,對這門學科的重視也不夠,課余時間里面,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不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思想品德課程相關的一些活動。這也消磨了學科教師開展學科活動的積極性。
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思想品德課程做了嚴謹的定位:學科基本性質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學科主要特點是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學科基本理念是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這些都決定了我們從事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向。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實施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活動過程中如何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自主學習(自我調節學習)、問題解決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信息素養及協作能力等能力的有效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真正達成。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習活動對提高學習者的評價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信息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來,我國內地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接受的是低階知識,這就導致大部分人具備的是低階思維能力,但是知識時代的到來直接宣布了低階思維能力的“破產”和不適應性。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與培養,成為學習者發展的指向,是教學模式革新中追求的目標。
2016年“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再一次將思想品德課程的深入改革提上了議事日程,我們比照核心素養的要求深深當下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對照核心素養的要求我們需要深入開展研究。
根據學生思維能力特點,重點開展下列思維能力的訓練:
1.抽象、概括思維能力的訓練
抽象概括思維的出發點是引發現象或問題的知識原點即概念、原理或性質。
2.分析、比較思維的訓練
分析比較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思想政治學科至關重要。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經常將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識地提出來讓學生展開思索,加以分析,使學生掌握概念的精髓,這樣才能使學到的知識正確可靠。
3.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于根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思路,找出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能多角度思考,善于發散思維,又善于集中思維,一旦發現按某一常規思路不能快速達到目的時,就要立即調整思維角度,以期加快思維過程。
4.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有時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從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質疑,不僅加深了知識的理解,提高了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也有利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甚至會發現一個令人驚奇的新天地。
5.聯想思維能力的訓練
聯想思維是通過某一事物的現象而想到具有某種聯系的另一事物,形成新的事物聯系,產生對事物的新認識。但是在聯想過程中必須受內部邏輯的制約,而不是胡思亂想。讓學生通過聯想而產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遠比靠單純記憶獲得知識更有效,也更深刻。
參考文獻
[1] ?崔憲波.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實施策略[J].飛:素質教育版,2013(12).
[2] ?李茹.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5(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