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應用題教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具體的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的限制,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時,必須要立足于教學現狀,全面優化和更新應用題教學策略,不斷提升應用題解題教學策略,進而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在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指導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還要在解題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和推理能力等,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中,由于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目較為枯燥、難度較大,并且受到傳統教師的應用題教學模式的限制,忽視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致使數學應用題目教學效果不佳。
一、 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現狀分析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教學現狀不甚理想。具體來說,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設置應用題目的時候,問題設置比較單一化。在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應用題目設計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數學應用題目教學的效果。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在設置應用題目的時候,依然缺乏新穎,甚至個別應用題目設計的時候,嚴重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對數學應用題目進行解決的時候,常常是借助固定的思維模式和思路進行解決,嚴重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制約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其次,在應用題目解題教學的時候,存在嚴重的程式化現象。教師在應用題解題教學中,始終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如此一來,學生在對數學應用題目進行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常用的解題方法,而對多角度分析問題、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的應用卻相對比較少,無法達到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在數學應用題目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忽視應用題目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甚至將兩者割裂開來,致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無法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最后,從數學應用題目教學語言上來說,教師在應用題目的教學中,忽視了語言的藝術性、多樣性和豐富性,一味地采用比較枯燥的語言開展應用題目教學。如此一來,學生在枯燥的語言方式下,極容易對數學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逐漸喪失應用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受到教師教學語言的影響,部分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還產生了越聽越糊涂的現象,嚴重制約了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目學習效果。
二、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一)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提升學生的應用題目審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引導學生認真審題,不斷提升學生應用題目的審題能力是基礎和關鍵。尤其是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多數學生都在應用題目審題中存在不足,尤其是當應用題目過長的時候,就會出現缺乏耐心、缺乏細心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進行數學審題的時候,常常出現各種錯誤、疏漏等現象,致使學生無法做出數學應用題,或者做題的時候出現錯誤。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應用題的時候,首先應指導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能力,并逐漸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引導學生對應用題目進行審題的時候,應用題目中每一句話都蘊含著特定的含義。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應用題目進行審題的時候,必須要認認真真看清楚題目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語,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題目中蘊含的已知條件提煉出來;同時,在引導學生進行審題的時候,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對隱藏的已知條件進行挖掘。只有將題目中隱含的已知條件挖掘出來,才能使得學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解題思路,進而為順利地解題奠定基礎。
(二)緊貼現實生活,激發學生的解題興趣
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息息相關,在生活中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著眼于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整合,真正實現數學的生活化,并縮小生活現實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據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應用題目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立足于應用題目的教學內容,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出具有生活化的數學應用題,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應用題的學習中。同時,在生活化的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學生在實際問題中,進一步拓展了自身的數學知識,并對其進行了延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進行購物應用題目設計的時候,教師就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給學生設計了一個貼近生活的應用題目:雙十一就要到了,各個商場都開始進行打折促銷活動。萬達商場公布了優惠措施,購物滿三百元就減一百元;銀座商場的優惠措施是全場一律7折。如果小明可以在萬達和銀座兩個商場買到同樣的商品,他想買一件200元的衛衣,怎么選擇更優惠?這種應用題目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通過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應用題學習興趣,也促使學生在實際應用題目分析的過程中,深化了數學知識,并提升了學生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應用題目解決能力。
(三)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拓寬解題思路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積累、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解題方法等,并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應用題目解題思路。但是部分學生在解決數學應用題目的時候,常常出現通過正常的解題思路很難對其有效解決。面對這種現象,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目的時候,必須要將思考角度進行轉換,從不同的角度上對問題進行看待。例如,在這一數學應用題目教學中:一個大型公司中,擁有6000名員工,其中女性員工占據7/12。伴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進一步擴大,并繼續招聘了一定量的女員工。招工結束之后,女員工的占比增長為3/5;那么,在招工期間,一共招聘了多少女員工?在對這一應用題進行解決的時候,學生會發現按照常規的思路很難將其解答出來。面對這一現象,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轉換一個思考的角度,告訴學生公司中男性員工并未發生變化,并指導學生以男性員工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就會打開,進而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四)借助等量代換,提升數學應用題目解題效率
對于小學數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應用題目的復雜程度也逐漸提升。這就要求學生在對其進行解答的時候,必須要借助等量代換的模式,將兩個有些差異的事物變成兩個方面相同的事物,進而達到簡化解題步驟,提升應用題目解題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這一數學應用題目中:甲每小時加工54個零件,乙每小時加工45個零件,甲乙兩個人共同加工6個小時之后,還剩下83個零件沒有完成,那么這一批零件一共有多少個呢?在對這一應用題目進行解答的時候,極容易將甲和乙兩個人加工的零件數目混淆。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借助等量代換的模式,將其進行轉化,使其成為一個相同的零件樹。如此一來,這一題目的計算就相對簡單了。
(五)借助數形結合思想,加深應用題目的理解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要傳授學生相關的數學思想,并將數學思想應用到數學教學中,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在眾多的數學思想中,數形結合思想尤為重要,并被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目的時候,應將文字轉化為相關的圖像,并借助圖像對其中存在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進而更好地進行解決。例如,在這一數學應用題目中:施工隊要修建一條公路,第一周的時候完成了200m,第二周完成了300m,還剩下50%沒有完成。那么,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在對這一數學應用題目進行解答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用圖將其中的問題直觀地展示出來,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題目的難度。
(六)設計開放性的數學應用題,發散學生思維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在開展高年級應用題目教學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應用題目解題能力,必須要避免單一類型的應用題目,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設置開放性的應用題目,進而引導學生在開放性的數學應用題目中,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這一應用題目中:甲乙丙三個人共同坐一輛出租車,甲在全程路的1/3處下車,乙在全程路的2/3處下車,丙在終點處下車。車費一共是180元,那么三個人應如何付費才合理。在這一應用題目的解答中,可指導學生借助開放性的思維進行思考,學生可以按照甲乙丙三個人乘車路程的比進行分攤路費,還可以借助分段計費的形式進行付費,雖然兩種解題方式的結果不相同,但解題思路無疑都是正確的。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必須要秉承開放性的教學思路,確定兩種答案都為正確的。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難點,更是培養學上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途徑。因此,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必須要改變傳統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和更新應用題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斐.淺談小學中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80-181.
[2]葉敏.淺談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教學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9(34):83+85.
[3]王林春.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的指導策略[J].甘肅教育,2019(22):82.
[4]段宏毅.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46-147.
[5]張領.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108.
[6]薛曉麗.芻議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J].教書育人,2019(25):60.
[7]劉秀章.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21-122.
作者簡介:
樊海民,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寺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