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英
摘要:支架式教學作為一種較為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很多一線教師的青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呢?文章在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有關支架式教學的課題研究,從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的作用和策略兩個方面來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整本書閱讀;實踐研究
支架式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研究活動提供相應的實踐支撐,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將支架式教學恰到好處地運用到整本書的閱讀中呢?筆者認為可以從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的作用、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的策略這兩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的作用
支架式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書籍內容產生更加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興趣,還能在興趣的引導下對整本書內容產生深刻而全面的認識與了解,進而促進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綜合性提升。與此同時,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支架式教學能夠將篇幅較長的閱讀對象化整為零,讓學生對整本書的局部細節等進行更加準確的理解與分析,進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到重點理解與全面把握兼顧。
二、支架式教學推進整本書閱讀的策略
支架式教學對整本書閱讀效率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那么,作為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利用支架式教學來推進整本書閱讀的策略呢?筆者經過多年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驗的積累,從以下四點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了解。
1.了解學情,把握最近發展區
由于理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尚且不夠成熟,再加上個人生活經驗的缺乏,很多學生很難對連篇累牘的文字類閱讀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如果想要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能力,就必須在深入把握學情的基礎上,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謂最近發展區,指的就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已知內容來設計未知內容的學習,這樣教師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
例如,在閱讀完《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故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猜想和想象來構思之后的故事,這樣對其后文章的理解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在學生此后的討論中,教師便可以將吳承恩對后續故事的想象與描述介紹給學生,使其能夠在流暢、生動的劇情引導下,對整本書內容產生更加深入且詳細的了解。
2.情境創設,激發閱讀興趣
情境創設作為支架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使閱讀對象及其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還能使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影響下對閱讀對象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與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以情境創設來支撐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或生動、或準確、或幽默、或詼諧的描述中,感受閱讀對象的獨特魅力所在;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將閱讀對象及其相關內容,以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聽覺、視覺等多重感官對閱讀對象進行更加直觀、生動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對象的內容,為學生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課本劇、相聲表演等,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從而對文字產生更加濃厚的探索欲望。
3.討論交流,加強師生、生生互動
討論交流是支架式教學的重要環節,更是為學生搭建理想閱讀理解環境的重要支撐。因此,在確立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教師不妨將討論交流的這一學習形式引入到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與師生交流、生生互動中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將自身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促進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閱讀《水滸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梁山好漢的行為都是正義的嗎?你怎么看待義氣和正義?”等問題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思考。在精彩紛呈的劇情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書中的劇情或者某些細節產生更加強烈的探索欲望,還使學生在這種強烈欲望的驅使下對整本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4.評價、反思,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評價、反思是支架式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它不僅能夠使教師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等進行更加整體、客觀、全面的評測與認知,還能使教師在接受學生閱讀信息的反饋后,及時、有效地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以確保教學策略的制定能夠緊緊圍繞著閱讀教學的主題展開。由此可見,在以評價、反思為支點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既能在教師評價、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對自身的閱讀行為等進行深入的反省與反思,還能在教師、學生的輔助下實現更高效率的整本書閱讀,為閱讀能力的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書籍內容產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還能使之建立更加連貫、完整的閱讀思維,為閱讀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作為奮戰在小學語文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務必要在綜合考慮學情的基礎上,將支架式教學的作用在整本書閱讀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從而幫助學生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
基金項目:寧德市普通基礎教育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立項課題(第二批)——小學語文“讀悟式”課堂教學研究(MS53)。
參考文獻:
[1]余黨緒.“整本書閱讀”之思辨讀寫策略[J].語文學習,2016(7).
[2]黃鳳姣.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岳陽:湖南理工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