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卓毅 龔加有
摘要:中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得益于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業就是支柱產業之一。國家經濟的發展受到建筑企業發展的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和市場績效,特別是在市場效率方面。 而企業的組織管理創新可以提高企業效率。我們必須重視創新的作用,通過創新提升建筑業的效益。
關鍵詞: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建筑企業;市場效率
當前,中國的建筑公司勞動生產率較低,科研成果較少。隨著中國建筑公司逐步走向世界,中國建筑公司自身的發展受到外國建筑公司的嚴重威脅。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搶占技術制高點已成為施工企業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在技術創新領域中,中國始終以科學管理與科技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支撐點。國務院科技委員會制定的90項國家標準,授予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獎”。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筑業和國內其他行業一樣,發展迅速。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行業銷售的不斷擴大,也體現在員工人數的不斷增加和行業資質越來越多的公司數量上。資本和勞動力的穩步流入及新公司的出現,似乎都表明建筑行業的力量和活力,以及對這種經濟勢頭的認識。
長期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使得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因為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由高能耗第二產業的粗放發展帶動的。目前,許多公司只是追求自己的快速增長,而忽略了能源和資源的有效利用。隨著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企業必須重視自主創新,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能否真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技術的利用。
創新的功能主要體現為三點:促進經濟增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必須重視對人才資本投資,比如技術研發和技術吸收;另一方面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嚴格限制高污染項目的建設,拒絕盲目追求建設項目的數量。創新也可以給企業帶來活力。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業員工的需求也呈現多樣性,建筑企業通過創新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高員工福利,還可以影響企業文化,促使企業迸發新的活力。組織創新是指在公司的工作場所和處理公司與外部組織關系的業務管理過程中引入新的組織方法。組織創新可以優化產品生產過程,但組織創新的能力受技術過程的影響。組織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可以對業務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通過分析當前創新技術的應用,發現創新技術的缺點,找出創新技術提高企業效率。重點嘗試解決影響企業創新的因素。探討如何創新,整合創新,引進吸收和協調發展,建立科學的政策激勵機制,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持方式,維護企業創新活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和轉化機制為核心,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我國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企業雖然作為主體但創新的活力不夠,以及整體創新能力不足。具體表現如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企業消化吸收新技術的效率低,行業核心競爭力有待提高;地方大學和研究機構未能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政府和科學機構研究能力沒有與企業很好地結合。許多領域的企業只能眼睜睜地被收取專利費。
技術創新能力的內涵和定義比較復雜,在實際生產實踐中很難對其進行評價和量化。組織創新與發展及其驅動因素研究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研究表明,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組織戰略和管理實踐對于不同背景下的組織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有學者在考慮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的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化建設。基于市場需求調研不準確造成對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過度需求,只考慮了建設速度而忽略了長期良性發展,從長遠來看,一些企業存在財務問題。先進的企業制度和人才在這一平臺上的延伸,技術創新、管理、品牌、專業化等方面共同構成了核心競爭力體系。它通常用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創新能力、將技術和發明轉化為產品的能力、真正的生產力)來表達。組織和協調生產要素,有效生產、調整和整合公司資源的能力(包括良好的人力資源、用戶來源、資金運作等)。中國建筑業的技術系統一般側重于反映自身企業的關鍵技術。然而,識別、開發和有效利用這些核心技術并圍繞這些核心技術形成獨特的技術系統應該是企業創新的關鍵。施工企業應注重技術創新,開展各項活動將持續的技術創新與提高日常工程技能、施工現場操作技能緊密結合。這是通過建筑工程設計的技術研究來增加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和推廣。
當今中國建筑業的發展情況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在經濟效益水平低、技術設備落后、從業人員數量多、生產效率低、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弱等方面。這是中國建筑企業的常見問題。因此,我國應努力推動制度創新,建立、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雖然建筑企業的技術設備投入比例逐年上升,但增幅遠低于總產值的增幅。建筑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建筑設計的多樣性和建筑功能開發的創新性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以滿足不同條件下建設項目的施工技術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企業形象要求建筑企業擁有充滿科技進步和活力的商業環境。中國企業應將技術創新視為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創新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企業完全依靠內部資源進行創新,并對整個創新過程有很強的控制力。 21世紀以來,知識型人才流動性的增加、風險投資的興起、技術和產品生命周期的快速縮短、外部思想的可獲得性增強,大學和其他科研機構的研究能力提升。建筑企業應注重內外資源的整合,提高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寶貴的內部和外部創新資源創造價值。
近年來,中國學者也在努力探索區域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開放式創新問題。在實證分析中,學者從專利和新產品的角度建立了衡量技術創新的績效指標。技術創新的表現是許多創新過程的反映,有效的分工是必要的。技術創新能力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發展成果,也反映了創新過程的效率。因此,技術創新的績效可以通過產品創新績效和流程創新績效來衡量。技術創新效率是衡量技術創新績效的重要指標,可以反映技術創新的質量和效率。然而,目前中國建筑企業對技術創新績效的評估過于強調產出指標而忽略了對過程效率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