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要:文章主要以稅收遵從、稅收遵從理論、稅收遵從度相關概念為基礎,分析我國現有稅收遵從特征,了解納稅人稅收不遵從方法較多,如偷稅、現金交易、多頭開戶等,探究我國影響居民稅收遵從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旨在提高我國居民的稅收遵從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納稅遵從;房產稅;影響因素
稅收遵從是指遵從稅收法律規范等,納稅人依據法律進行納稅,而稅務機關也依法征稅,根據稅法要求,履行自身義務權利。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稅制改革,改革總體方向是對直接稅及間接稅比重的調整,在間接稅稅負降低的基礎上,增加了直接稅比例,提高了中國稅制的凸顯,居民對稅負有效感知。在此背景下,加強對我國居民稅收遵從的影響研究,從而降低改革稅制的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一、稅收遵從相關概念
(一)稅收遵從
稅收遵從,又可稱其為納稅遵從,指的是納稅義務人依照我國規定的稅收法律與相關政策,自發積極的計算自身繳納稅額,按照程序繳納稅款,服從相應的稅務機關管理。
(二)稅收遵從理論
現階段,稅收遵從理論中,主要有兩種,即公共品理論與A-S-Y模型。公共品理論指的是當納稅人向政府繳納稅款后,政府為其提供相應的公共產品,公共產品價值等于納稅人所得收益,表明兩者達到公平交換的狀態,對于稅收納稅人會趨近于遵從;而A-S-Y模型則是利用稅率、逃稅額、稅收稽查率這三種要素對稅收遵從進行闡述,高稅率能夠將稅收遵從提高為其核心理論,具體是指當稅率加高,納稅人逃稅,稅收稽查率也較高的情況下,很可能查到逃稅信息,從而繳納更多的罰款,此時納稅人遵從稅收。另外,還有前景理論、納稅服務理論、稅收征管理論、公平理論等,對于納稅遵從影響較大。
(三)稅收遵從度
主要是指納稅人被主觀心理所支配表現對稅法遵從的程度。在以往的驗證中,通常利用稅收缺口進行衡量,缺口越大,則表明稅收遵從度低,納稅人繳稅額和實際納稅額度之間差異較大。相反,若是稅收缺口小,則表明稅收遵從度高。
二、納稅人稅收遵從特征
(一)不遵從稅收方式較多
目前,我國稅收存在不遵從問題,納稅人不遵從普遍表現在騙稅、抗稅、偷稅、欠稅等現象。而不遵從方法也較多,部分納稅人為了逃避稅款,選擇隱瞞收入、多頭開戶、賬外經營、現金交易、虛報申報、銷毀賬證等情況,甚至有些會通過破產倒閉的方式逃避稅務機關的管理。以稅收不遵從違反客體而言,主要在三方面有所體現:其一,日常稅收違反的納稅不遵從,如,申報時納稅人并未依照規定時間進行;其二,對稅收征稅直接妨害的納稅不遵從,如抗稅、偷稅等;其三,發票管理妨害的納稅不遵從,如沒有依據規定領購、取得、印制、發票等。
(二)稅收不遵從度高
現代國家治理屬于社會成員與政府以公共目標解決社會問題的合作管理。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民主化的治理方式,多元化的治理主體,分權化的治理結構及現代化的治理手段,在社會資源分配及安排公共權力中愈發凸顯。稅收征管讓政府與社會成員通過稅收獲得聯系,并形成對政府及國家的感知。但是,我國存在普遍的稅收不遵從情況,納稅人稅收遵從水平低,稅收征納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影響著整體稅收工作的開展,對開展依法誠信納稅工作造成了制約。
三、稅收遵從的影響因素
(一)稅收認知水平影響
居民往往會依據對稅收的內在認知及信息凸顯作出行為決策,申報繳納稅收的過程中,居民對于稅目、稅率、稅收查獲水平、計算方法、懲罰力度等信息的認知,對于居民納稅遵從程度具有直接影響。通過調查可以了解,我國居民在稅率認知、計算方法等方面認知度較低,且對于稅收的征管效率及納稅風向并沒有表現出充足的信心。稅收認知差異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是由于個人身份存在差異,不同居民的性別、專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對于稅收的認知度差異較大,普遍女性群體對于稅制、懲罰力度、查獲率認知相較于男性高,而隨著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民眾對于稅收的認知不斷增強,而與稅法專業相關的居民其稅收信息了解更多,對于稅收內在水平具有充足認知;其二,收入來源的差異。不同的收入來源對于稅收的認可度不同;其三,稅收不同參與度。人的行為主要依賴于信息的認知,稅收參與度的不同讓人對于稅收不同的容量信息感知不同,對于居民的稅收內在認知造成了影響,通常高收入人群對于稅收信息了解更多,從而形成高度的稅收認知;其四,稅收信息來源方面,居民主要是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方面得到相應的信息,而居民的不同信息渠道其認知也存在差異,居民通過稅務機關了解信息對于我國稅收查獲比及納稅風尚更加贊同。
(二)公共品滿意度影響
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經過調查了解,居民認為稅負非常重、稅負較重、稅負較輕、稅負非常輕的比例分別是15.51%、31.18%、2.73%、7.38%,居民普遍分為稅負較重,而對公共品滿意程度較低。居民的公共品滿意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一,居住地不同滿意度的差異,在我國一、二線城市居住的居民,其經濟創造力與機會等相較于其他居住地居民不同,承擔稅賦不同,客觀上對居民的稅負感知造成了影響。并且,一、二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不同類型城市中質量具有可觀差異,對于生活環境的追求也存在主觀差異性;其二,不同收入水平滿意度差異。居民收入水平對于直接稅額具有直接影響,其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對間接稅額也會造成影響。經過調查了解,隨著年收入水平提升,其稅負感知越重,而在公共品滿意度中,處于8萬~30萬家庭年收入的居民更高,主要是由于現有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大多數能夠滿足中等收入居民的需求。
(三)稅收支出及政府信任影響
居民在稅收中不僅關心自身稅負情況,還重視政府稅收支出。政府財政透明,即最大程度的向濟民公開部門的職能架構,財政目標、預算賬目及計劃執行情況等。居民對稅收支出的財政信息更加了解,有利于居民全面準確的對政府活動進行評價。且政府稅負支出透明度若是較低,居民無法獲得相關政府信息,或者認為政府支出存在不合理或效率低的情況,則會對稅收遵從造成負面影響。
在現有稅收中,房產稅的開發勢在必行,居民不同房產擁有量其房產稅承擔存在差異,稅負感知程度也不同。對于房產稅收的支出,居民更愿意將其投入到本地公共產品建設中,對居民生活環境進行改善,而房產稅支出信息更多收到居民對政府信任度的影響,若是居民信任度低,則其稅收遵從性也隨之降低。
四、稅收遵從建議
在中國財稅體制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居民的稅收遵從水平。
1. 完善稅收部門征收管理。以傳統A-S-Y模型發現,稅收處罰力度及稅收審查率能夠強制性將居民稅收遵循水平提高,確保了居民的納稅遵從度。我國建立稅收制度需要如實申報居民家庭收入與支出,對于納稅遵從較高的需求。因此,可以構建公安部門、稅務部門、銀行、住建部門、政權等機構以居民財產、收入、稅收等信息為主的共享體系,充分了解納稅人收入、財產、消費水平等狀況,評估稅收不遵從風險,劃分相應的等級,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征管措施。并加強懲罰,提高稅收的威懾力。
2. 構建宣傳網絡。居民對于稅收認知普遍較低,可以通過稅收宣傳網絡的完善,促進居民認知度及認知信心的提高。并積極創新宣傳方式,可將傳統稅務服務于稅收信息相結合,利用短信、微信等日?;麄?,為居民提供稅務稽查案例、稅收基本知識、納稅信用懲罰、社會納稅風向等,并對高收入群體漏稅偷稅丑聞曝光,提升居民不遵從稅收的聲譽成本,從而促進整體稅收遵從水平的提高。
五、總結
總之,居民稅收遵從度對于稅收具有重要影響,稅收能夠宏觀調控公共服務水平、社會資源分配及再分配等。盡管近幾年我國稅收制度逐漸完善,現代化與信息化水平也隨之增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稅收遵從度,但仍然存在偷稅漏稅等情況。因此,本文主要從稅收認知水平、公共品滿意度、稅收支出及政府信任這幾方面出發,具體分析了居民稅收遵從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宋麗穎,高旭,趙甜甜.納稅人稅收遵從水平影響因素研究——以H區為例[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7(06).
[2]陶蕾花,袁奮強.稅收遵從的社會成本形成機制及對策分析[J].財會研究,2018(10).
[3]谷成,于楊.稅收征管、遵從意愿與現代國家治理[J].財經問題研究,2018(09).
[4]姚濤,歐陽玉倩.房地產稅公平感:測量維度、影響因素及對稅收遵從的影響[J].稅收經濟研究,2019(01).
[5]韓曉琴.企業納稅人納稅遵從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廣東某市稅收征管與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稅務與經濟,2018(04).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