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摘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總體戰,是新聞媒體在以移動互聯網全面運用為標志,全媒體時代首次遭遇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各類媒體用好移動傳播技術,成為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的主力軍,實時發布疫情動態,科普疫情防控知識,傳播戰“疫”正能量,在關鍵時刻發揮新優勢,展示新作為,為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貢獻。
【關鍵詞】全媒體;媒體融合;疫情防控;輿論引導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多來,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搶抓信息化帶來的難得機遇,有效運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宣傳陣地得到進一步鞏固,新聞隊伍得到進一步鍛煉,傳播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應對新聞輿論工作重大挑戰打下了基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體戰,是新聞媒體在以移動互聯網全面運用為標志,全媒體時代首次遭遇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國各級媒體堅守使命,實時發布疫情動態,科普疫情防控知識,傳播戰“疫”正能量,為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貢獻。
一、堅持媒體融合策略:構建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全媒體傳播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
一是順應全程媒體應用場景,注重現場報道。當前,通過手機實現前方即拍即采即傳,已經成為新媒體記者的基本技能。新聞媒體推進融合發展,就要順應全程媒體應用場景,改造優化采編流程,做到后方即收即審即發,實現與以往采編場景完全不同的“行進式報道”。例如《大河健康報》近兩年推動媒體報道向在線生產轉型,推動全程關注、全程發稿的“直播態報道”廣泛應用。在此次疫情期間,《大河健康報》作為傳播衛生政策知識、護衛群眾健康生活的專業性媒體,秉持“專注、專業、大愛、責任”的精神,不斷加強疫情報道整體謀劃安排,持續報道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現出的一批典型人物、典型事跡,采寫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報道。2020年1月29日,《大河健康報》官博設置#一個河南疾控人的一天#的話題,報道了河南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堅守一線,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2月3日,大河健康新媒體設置#發布會直擊#話題,直擊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將發布會上公布的河南省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告知公眾。
二是順應全息媒體應用場景,注重豐富手段。“全息媒體”是指傳播的呈現形式多元,給用戶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新聞的呈現更為立體。多元化的網絡信息渠道是把雙刃劍。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各大網絡信息平臺傳播的疫情相關文字、圖片、視頻不計其數。《大河健康報》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24小時值班制,對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相關部署、舉措、通報等重要信息,通過《大河健康報》“兩微”、大河健康網“兩微”以及七大網絡分發平臺立即予以轉發,將政府聲音第一時間傳達給群眾,增強群眾對疫情防控的信心。
三是順應全員媒體應用場景,注重交流互動。現在是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一臺智能手機就可以構成一個傳播平臺。從“我說你聽”的一對多傳播,變成了多對多傳播,互動性也大大增強。順應全員媒體應用場景,就要引導用戶提高生產內容的能力,在線協同大量身在現場的通訊員,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大容量的內容供給網絡,擴大報道的覆蓋面和影響力。1月31日,大河健康新媒體設置#戰“疫”日記#話題,報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最真實的感受和心聲。此外,還有《大河健康報》官博、大河健康網官博推送的《90后新婚護士請戰一線:等疫情結束,我們再補蜜月吧》《河南村醫,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底線”》等報道,反映了身處疫情期間的平凡人的不凡之舉。這些報道如雪中送炭,給身處疫情恐慌中的民眾帶來“溫暖”,堅定了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信心。
四是順應全效媒體應用場景,注重精準傳播。以往新聞傳播播出了、發行了,就算完成了報道任務,對受眾反響如何、傳播效果如何并不清楚。在當今的全效媒體應用場景下,就要用好分眾化精準傳播的渠道,根據用戶反饋調整報道的重點和策略,實現精準傳播、有效傳播、接力傳播,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1月26日,大河健康網官微推送的《河南醫療隊137人出征!》,報道了由137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首批河南省醫療隊誓師出征,馳援武漢的消息,展現了河南醫療隊援助湖北的動人瞬間。該篇推文發出4個小時內便達到近20萬的閱讀量。
二、堅持一體傳播策略:探索共享共建共識共鳴的媒體聯動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加快從相加邁向相融階段,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在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各級各類媒體聯動互動,堅持一體化傳播策略,共同探索信息共享、內容共建、凝聚共識、責任共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一是信息共享,聯動開展宣傳教育。各地媒體積極發揮社會溝通中樞作用,推動政令、措施落地,協調必需物資配給,增強服務群眾與社會能力,不僅體現出突發公共事件報道和應對水平的提升,更反映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變化、新面貌。各地媒體融合發展建立起多形態、廣覆蓋的傳播矩陣,不斷嘗試跨形態、跨地媒體聯動,壯大主流輿論聲勢,在疫情報道中發揮了穩定人心的壓艙石作用。例如,湖北廣播電視臺通過長江云平臺推動全省媒體聯動,制作滾動報道專題《眾志成城抗疫情》和辟謠專題《我在(地名)——不信謠!不傳謠!》,在全省120個云上系列客戶端同步轉發,形成共振。長江云還開設了戰“疫”集結號移動端專題,下設馳援湖北、疫情動態、戰“疫”日記Vlog、愛心集結等專欄。專題在各地的媒體端口同步推出,重點聚焦全國各省防疫戰“疫”行動,并通過圖文、視頻、直播、創意產品、公益歌曲、動漫作品等形態,全面報道全國各地對湖北的援助與支持。2月2日,長江云首次通過中國國家廣電網絡提供的5G網絡向全網獨家直播湖北抗疫新聞發布會。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和長江云云上系列的120個客戶端同步進行了直播分發,將抗擊疫情關鍵時期的權威聲音傳到各地。全網累計點擊量超5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