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馨 高士紅 孫麗娟

【摘要】目的:探討我國網民在新媒體背景下關于新型冠狀肺炎疾病所采取的應對方式進行分析。方法:選擇網齡≥2年的網民102名通過解亞寧修訂的簡易應對方式量表進行調查分析。結果:我國網民積極應對方式平均(2.81±0.610)分,消極應對方式平均(1.53±0.34)分,分別與全國常模(1.78±0.52)分、(1.59±0.66)分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3.88,t=3.77,P<0.05)。結論:基于新媒體背景下我國網民對新型冠狀肺炎疾病主要以積極心態為主。
【關鍵詞】 新媒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網民;應對方式;調查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ways of Chinese netizens to deal with the new coronary pneumonia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Methods: 102 netizens with net age ≥ 2 year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the simple coping style scale revised by xie yaning.Results:The average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Chinese netizens was (2.81±0.610) points, and the average 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1.53±0.34) points,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88, t=3.77, P<0.05).Conclusion: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Chinese netizens are mainly positive to the new type of coronary pneumonia.
【中圖分類號】
R192.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29-02
由2019年12月湖北武漢被發現的不明原因的肺炎已被我國及WHO組織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該病已被納入中國法定傳染病,均具備傳染病的基本特征。給予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的預防、控制措施。目前全國處于共同抗疫情狀態,本文針對于居家不出的網民們對于新型冠狀肺炎疾病的知識了解及應對方式進行相關調查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于2020年2月3日,以問卷星形式對我國110名網民進行調查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02份,有效回收率為93%。納入標準:網齡≥2年,具有一定的讀寫能力;掌握基本的手機使用方法;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與相關疾病有密切接觸史人群,疑似人群及確診人群。
1.2?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量表?包括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職業、了解疾病方式、每天通過新媒體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時間、疾病知識了解程度、認為疾病危害性。
1.2.2?簡易應對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解亞寧[1]等人在846名城市人群的調查上編制的工具,包含 20 個條目,分為兩個維度: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使用 4 級評分方法,從“不采用”到“經常采用”,依次記為 0、1、2、3 分。測得內部一致性為 0.90。應對傾向=積極應對標準分-消極應對標準分。
1.3?統計方法?收集完畢后,由第一作者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用頻數、百分比描述一般狀況;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簡易應對方式得分情況;并采用t檢驗,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及人口學特征結果?男性(37名,36.3%),女性(65名,63.7%);年齡15~65歲,平均年齡(30.71±11.36)歲;漢族(96人,94.1%) 朝鮮族(3人,2.9%) 其他(3人,2.9%);初中及以下學歷(3人,2.9%),高中學歷(10人,9.8%)大專及以上學歷(89人,87.3%);離退休人員(4人,3.9%),在職人員(45人,44.1%),農民(4人,3.9%)其他(49人,48%);了解方式:微信(49人,48%),電視(20人,19.6%),抖音(16人,15.7%),QQ(4人,3.9%),快手(3人,2.9%),廣播(10人,9.8%);了解時間:0.5小時以下(19人,18.7%),0.5-1小時(48人,47.1%),1小時以上(35人,34.3%);對疾病了解程度:30%以下(10人,9.8%),30%-60%(52人,51%),60%以上(38人,37.3%);認為疾病危害性:一般(1人,1%),嚴重(7人,6.9^%),較嚴重(40人,39.2%),非常嚴重(54人,52.9%)。
2.2?應對方式均數比較
將本研究102例網民積極與消極應對方式平均分與全國常模進行比較 如表1。研究比較顯示本研究較多網民采取積極應對方式應對此次疾病的來臨,(P<0.05)。
3?討論
基于本次研究顯示110名網民與全國常模比較,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平均分明顯高于常模,消極應對方式平均分得到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具體分析如下。
3.1?國家有序管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始至今,分別被檢出以不同的傳播途徑進行傳播,國務院下達文件要求全國人民禁止外出防止疾病患者的肆意增加并要求外出人員自行居家隔離14天,街道及村委加強對居民的管控,禁止外來人員的進入無不保障了我國公民的健康并提高了我國居民對國家實力的信任。新媒體的熱潮加強了我國居民對相關疾病的詳細了解, 大數據的有效傳播增強了我國公民對病情嚴重性的高度重視。
3.2?醫護人員視為堅強后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以解放軍醫院、各大高校附屬醫院積極響應,從伊始的第一批到四面八方的第八批等醫護人員們成為了最美麗的逆行者,N95口罩的壓痕,防護服的繁瑣依舊不能擊退她們征服疾病的信心。從第一個咽拭子到第幾萬個咽拭子,從83歲高齡依舊率先抵達的鐘南山院士的掛帥出征、偉大的李文亮醫生到令人惋惜的彭銀華大夫,他們捍衛著武漢,一同保佑著中國。
參考文獻:
[1]?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