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興國
摘要: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范圍持續擴大。教育作為我國發展的重要領域,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是必然的,教育的信息化是未來學校教學的必由之路,因此,也就為教師的信息素質有了對應的要求。本文主要針對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培養進行詳細談論。首先闡述了教師信息素質的內涵和提升意義,然后詳細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現狀,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提升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提升策略
一、 引言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更加注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并為了有效推進這一工作的開展,財政部門和教育部分對農村中小學提供了大量的投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育工作高質量開展,首先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教師作為信息化教學的主要促進人,是影響學校整體虛擬化教學的關鍵。因此,務必要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質培養工作,只有教師的信息素質得到提升,才能夠高效推動學生更好地開展信息化學習。當前,我國農村中小學中,基礎設施不完善、教師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學校信息技術觀念落后,要培養教師的信息素質,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二、 教師信息素質的基本內涵及研究意義
(一)教師信息素質的基本內涵
信息素質一詞,最初是被用在信息化公司中各位員工身上,但是隨著我國教學教學的信息化發展,教師具備相應的信息素質也成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必備要素。當前,學校對教師信息素質水平的評價,主要是從信息教學意識、信息知識和能力以及具備信息教學中所需的對應品德等幾個方面來綜合評價的。信息意識,要求教師能夠辨別學生學習中需要的信息知識,能夠識別和獲取這些信息。信息知識和能力,則是教師能夠準確指出教學中需要信息的范圍,同時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信息道德,指的是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能夠準確識別信息的合法性,只對合理化的信息加以利用。
(二)教師信息素質的研究意義
當前,我國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改革步伐不斷加快,教育部更加注重在現代信息化教學中促進中小學生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要想高效開展這一教學工作,首先必須農村中小學教師先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只有教師具備足夠水平的信息素質,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的信息素質能力,是一名專業的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教學素養的關鍵部分。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區域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因此要求各位教師務必具有一定的信息教學意識、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識和能力以及具備信息教學中所需的對應品德。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村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信息素質水平不足,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課堂運用能力與城市中學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學校信息化教學建設工作整體進程較慢。在新時代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務必不斷強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質,這是我國教學水平整體得到提升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顯示意義。
三、 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現狀
(一)經濟條件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提高
在農村中小學教過學的老師或者上過學的學生應該都會有一種認識,很多科目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會因為沒有與課本中相同的教學道具而改用其他道具代替,這種教學資源的缺少是農村中小學教學中的一種常態。因此也正是受限于這種基礎設施和教學資源的缺乏,很多教學無法進行自身信息素質的提升。而城市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水平高的一大部分原因是,他們有足夠的教學資源可以進行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因此,要想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提升,必須加大對這些學校的資金投資力度,完善其教育教學軟硬件設備。
(二)教師個體間的差異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提高
有關研究發現,教師個體間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自身信息素養的提升,例如,通常情況下,男性教師在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知識的能力要優于女性教師;青年老師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也是高于年長的教師。另外,受到不同經濟水平的限制,通常經濟發達的城市學校中教師的整體信息素養要比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學校教師的信息化素質更高。同時,站在學科層面看,教授信息技術科目的老師,其整體信息素質要明顯高于其余學科的老師。由此可以看出,在發展農村中小學老師信息素質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盡可能縮小各老師之間的認知差異,或者以分層分區的方式進行培養提高。
(三)信息技術觀念限制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的提高
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滲透的某些觀念,常常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農村教學體制改革之前,影響學生學習觀和人生觀一大重要理念就是應試教育理念,這種理念同時也限制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創新教學理念的發展。使得很多教師為了應試而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學習技巧等單一化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對于現代信息化的教學理念和知識的攝取沒有給予較多關注。這種觀念是影響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現代信息素養水平的關鍵因素,沒有學習意識,自然不會主動學習,繼而嚴重限制了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
四、 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質提高策略
(一)加大財政投入
過去幾年,我國政府重點對城市學校進行扶持投資,導致了農村和城市的整體教育差異不斷加大。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開展,財政投入更加傾向于農村中小學校,旨在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對于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實現農村中小學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政府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引導財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投資,尤其是對一些農村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更低的地區,通過資金投入,提升農村中小學整體基礎教學實施的水平,為開展信息化教學創造更好的條件,使更多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能夠享受更好的信息素養培訓資源,同時為教師創造更好的提升信息素養的條件,從而為使中小學學生受到更加現代化的教育、培養學生綜合全面化發展而不斷努力。
(二)對不同情況分區分層進行培訓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迅速發展,每一省市的經濟狀況呈現一定的差異性,這就導致了我國農村不同區域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也面臨不同的發展狀況,同時每所學校中教師的整體水平亦是不盡相同。因此,要想對這些教師進行信息素養的培訓工作,就有必要進行分區分層式的培訓。教育部門鼓勵不同學校通過對本校教師個人情況的整體和分析,按照教齡、畢業院校、年齡、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和掌握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分批次、分水平開展培訓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不同層次的教師在自身能力內吸收最多的信息教育培訓知識,從而高效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推動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育更快前進。
(三)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觀念
任何農村中小學校的教育發展工作,必須按照國家教育部門制定的現代教育理論開展科學化的教學發展,務必在正確思想意識的指導下、在正確教育觀念的引導下、以足夠堅定的信念支撐教育發展工作。不難發現,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農村中小學教育中,依舊將學生的分數作為學生學習成效的唯一衡量標準,作為學校發展成果的重點評價標準,不注重信息技術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急需要改變的觀念。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充分聯合農村各中小學,強化對各科教師信息技術觀念的轉變工作,培養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中小學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學習信息化教學技術,并將該教育方式充分運用到實際課堂中,更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高效運用自身的信息素養開開展高質量的教學。
(四)學校做好軟件硬件建設
農村中小學教學中,各位教師信息素養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學校現代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面對現階段不少中小學信息資源的缺乏問題,學校應該加大對各種信息化軟硬件設備的投資力度,重點建設具備現代信息化軟件和硬件設備的教學體系。如,不斷完善校園網系統,為重點科目的教學老師配備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同時免費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軟件資源,鼓勵農村中小學教師基于這些信息資源開展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資源和氛圍。
五、 結語
從整體上看,與城市中小學中各科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相比,現階段我國農村中小學老師的信息素養還處于較低水平,這是阻礙我國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學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到,當前對我國中小學教師進行信息素養能力的提升工作仍具有較大的困難和阻礙,因此必須引起相關教育部門和中小學的高度重視,將這一項工作的開展提升到農村中小學教育的戰略化發展角度上來。通過對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來實現中小學整體現代信息化教學、促進農村教育公平化等目的。中小學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要發展教師的信息素養,需要根據不同的中小學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化的發展策略。當前,我國實施了多項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學發展計劃,同時不斷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的軟硬件資源投資力度,旨在促進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學與城市學校看齊。
參考文獻:
[1]蔣紅梅,陳雪梅.教育信息化視域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10):182-183+210.
[2]曾召文.信息化環境下交互式培訓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以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培訓項目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9(5):40-43.
[3]卜春芬,常進榮,李濤,等.運用AHP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能力評價探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9(3):125-128+132.
[4]陸紅綱.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策略研究:以石家莊市農村中小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2):70-74.
[5]齊欽.基于信息素養提升的蘇北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7):132-135.
[6]徐海峰.核心素養下推進農村高中教師信息化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