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勇
摘要:2003年出版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明確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必須充分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語文課堂的人文性使它區別于其他學科課堂,工具性同時又是語文這門特殊學科區別于其他所有學科的基本特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中間需要注入平等的師生情境融入關系,互相交流、互相討論,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學生才會對語文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專注于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氛圍變得輕松、和諧。
關鍵詞:語文課堂;氛圍;興趣;輕松;和諧
北宋哲學家張載云:“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不成。”興趣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能夠進一步來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意義,自主選擇學習補充材料,同時追求語文課堂的學習審美境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關系,形成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同時,教學效果也將明顯提升,課堂活力也會充分煥發,使得一堂好課就此迸出。
一、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推崇贊揚鼓勵法
教師對學生要多加贊揚,表揚他們積極正確合理的想法,即便有錯誤要批評,也要采用幽默語批評,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同時與學生交流要注意語法句式,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氣氛輕松和諧。
人類對于被表揚和被欣賞是最渴望的,學生們亦是如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然要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對于學生的贊揚欣賞鼓勵,需要滲透到語文課堂的方方面面,譬如上課剛剛開始,就可以表揚同學們的上課精氣神好,并鼓勵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完成好本堂課程。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也非完人,也有出錯之時,在本堂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善意指正要提出表揚,加以鼓勵,對于學生的合理見解、創新意識要有效培養。
我們在教授學生課堂知識之時,理應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必須是公正客觀的,找出學生的優點,多一些表揚,而且要對每一位學生表揚,是真切真實的表揚,而非虛假糊弄式的。對學生的錯誤要進行幽默語批評,鼓勵他們積極改正,并對他們正確引導。對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可以通過榜樣教育法表揚學生的優點實現,讓同學們互相學習。推崇贊揚鼓勵法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就是榜樣、公正、民主。
(二)專注聆聽親近法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修繕師,新課標要求教師專注于聆聽學生的思想語言。一堂課只有一名教師,思維比較單調,而幾十名學生在下面,他們的思維十分活躍,絕對不能忽視他們的思想見解價值。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上課是中心環節,培養學生的活力。采用“專注聆聽親近法”可以使得教師更加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并且教師能夠通過“聽”深入體悟孔子“教學相長”的真諦,同時在學生“講”教師細致“聆聽”的創新教學方法下,學生可以得到鍛煉,發展學習能力。
教師通過專注聆聽親近學生,學生被學習牽引,在課堂上也都充滿了自信心,整堂課大家都是主角。語文課堂是最需要不同的見解的,強調開放性,強調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學生親身實踐,在參與社會生活中積極學習中,語文的答案可以有多方面的,教師聆聽學生的思想見解,可以挖掘、發展學生的智力。
(三)平等評學激趣法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學生作業、成績的主要評定者,這就形成了專制型師生關系。語文課堂教學現象是有關系性的,如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和教材的關系,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都要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在作業、成績方面,可以采用同學互評、學生自評、教師總評等平等評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形象牽引推進法
教師的形象不僅體現在得體的穿著打扮、平易近人的教學態度上,還要具有當代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師基本素養,即高尚的師德素養、寬厚的文化素養、專門的教育素養和健康的心理素養。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的形象魅力對于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學生們會因教師的特殊人格魅力和課堂教學魅力而被吸引,從而跟隨學習前進,繼而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有”好教師標準,即做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教師既然選擇了語文教育事業,就要干一行愛一行,用心熱愛語文這門學科,積極投身課堂教學,發揮奉獻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語文課堂上對待學生要熱愛有加,誨人不倦,積極負責,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在教師集體團隊中,要團結合作,樹立優秀形象,做教師更要為人師表、嚴于律己。教師要有寬厚的文化素養,這就要求教師知識淵博、博采眾長,在課堂上傾盡自身所學,系統把握教學知識,使得學生感受課堂新意,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師魅力繼而轉化為語文課堂魅力,使得學生們充分吸收。最后,教師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養,這是由于教師勞動的創造性特點所決定的。一方面,學生們是處于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群體中的,教師要熟悉學生的成績、興趣,繼而實行“因材施教”,以此發揮課堂魅力,吸引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能會突遇意外事件,諸如教學課件打不開、學生提問自己答不上來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具有樂觀開朗的心態,及時調節自身心理,可以充分展現自身教育機智,詼諧幽默地處理,譬如說:“今兒個課件居然開小差了,同學們可不能開小差哦。”
二、 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
(一)課堂教學之始
在課堂教學之初,師生之間的相互問候是基本的課堂禮儀,也是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課堂教學關系的重要一點。接下來,可以讓同學們自主復習、背誦上節課學習的詩文內容,如此既能鞏固學生知識,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對于已經批改好的作業,可以對表現優秀的同學提出表揚,對表現欠佳的同學采用幽默語教引,加以激勵。如果是剛開學,和同學們初相識,可以讓同學們簡單自主地介紹自己。比如某中學語文教師,在初識學生之時,便先自我介紹,再讓同學們每個人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幽默地說道:“雖然都介紹完了,但是我還是不能一下子都記住你們,但是以后都會記住的。”
(二)微笑幽默授課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一種威嚴的存在,但是我們教師不能讓同學們從心理上懼怕老師,而應該是與同學們做朋友,平等的朋友。我們的一言一行要盡顯作為語文教師的學問和素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微笑幽默授課是很有必要的,整個課堂中,教師微笑授課,學生能夠體會其中的關愛,學生更加有自信心。微笑幽默授課其本質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語文課堂教學魅力的綜合,如此一來,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油然而生。
(三)活力交流訓練
語文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獨演戲”,而是全班師生之間的“合奏演”。學生的思維離不開訓練,訓練包括課堂交流討論訓練和實踐訓練,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活力。比如學習《荷塘月色》一文,可以讓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作者的思想感情,允許學生質疑教師,還可以教同學們用紙張折疊荷花手工藝品。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一些懸念,諸如課外知識擴展,同學自主收集資料,互相交流等等。如此語文課堂就更加形象,書本教學更加有趣。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采用多媒體和自身講解相配合的方法,使得教學更加直觀,課堂更加生動,氛圍更加輕松和諧。學生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加上自身知識儲備,以及教師的描述指引,理清問題表象,感性知識得到豐富,發展了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的能力,從而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氛圍濃起。同時,要注意實物、模像和語言的直觀教學,在學習《紅樓夢》中的片段時,可以在課堂通過多媒體播放影視劇片段,讓同學們感受其中的宏偉華麗,教師引導同學們回憶并跟進講授劇中人物。在學習黛玉葬花時,放上圖片,配上背景音樂,必要時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實物花瓣,讓同學們表演一番,有如身臨其境,如此感染學生,課堂氛圍頓時起勁。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面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語文課堂上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資源進行綜合性學習是有必要的,充分利用和廣泛開發語文教學資源,譬如學習文言文,涉及某地歷史、人物,可以就地、就人選取材料資源,上課進行講授,像講故事一樣,吸引學生。
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是整體性、自主性和開放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將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溝通,語文課程可以和哲學、歷史、美學等相聯系,要將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比如學習《出師表》,就可以向同學們講解三國的相關歷史,學習《桃花源記》,就可以給同學們講講這其中的美學價值。學生是學習的受眾,教師是牽引者,一定要將學生的學習需要放在首位,鼓勵引導學生主動創新學習,自主探究,與教師同學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不僅僅要強調結果,還要注重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去體驗學習,學生的親身實踐能夠滿足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如此一來,課堂氣氛頓時濃厚,學生主動學習知識,語文課堂猶如一潭清新活水。
三、 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必須充分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培養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教師采用贊揚鼓勵、專注聆聽、平等評學、形象牽引等方式,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活力,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氛圍變得輕松、和諧。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初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課中微笑授課,同學與同學之間、教師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切磋,采用多媒體工具技術教學,對學習進行綜合性教學,這樣教學效果將明顯提升,課堂活力也會充分煥發,語文課堂氛圍就此一片輕松和諧,一堂好課就此形成。
參考文獻:
[1]扎西草.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J].文學教育(上),2018(3).
[2]蔡曉琳.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3).
[3]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283-294.
[4]羅巧先.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5).
[5]程文霞.中學語文教學課堂氛圍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6]褚金紅.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