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雙 寧雨婷
摘 要:面對新課程改革,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在研究的課題。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探索真理的精神和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不僅要通過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培養能力,而且要加強學生安全意識和環境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環保意識
前言:
化學實驗是常用的玻璃儀器,經常與酸、堿等腐蝕性強的藥物接觸,在學生實驗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潛在的事故,容易造成或輕或重的實驗事故,一旦發生事故就會給我們正常的實驗教學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環保意識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安全和環保意識的必要性
1.重視安全意識的培養是保證實驗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在一些學校,老師甚至因為害怕窒息而放棄吃飯,并且因為害怕傷害事故而減少學生的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由于實驗的減少,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也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和思維空間。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學生的實驗只要嚴格按照正確的操作來完成,一般不會出現傷害事故,危險源于操作不規范。例如:「輕拿玻璃儀器以免損壞」、「適量的金屬鉀和鈉」、不應在正在加熱的含有苯酚和甲醛混合溶液的試管內加入鹽酸催化劑。只要我們教師預防小問題,未雨綢繆,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我們就能從根本上防止實驗中傷害事故的發生,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2.重視環保意識的培養是社會賦予教育的責任
教育影響著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們責無旁貸,而所有學科中與環保關系最密切的當屬化學。近二十年來中國工業迅猛發展,人們在享受著它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遭受著嚴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溫室效應,淡水資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學煙霧……雖然有的老師會說,這些我們都在講,可是這遠遠還不夠。比如:有的學生把廢舊電池隨手亂扔,某早點鋪,學生吃完早飯把塑料袋隨手拋在桌下;休閑廣場隨手丟棄的口香糖,電影院的座套上被口香糖污染。這些嚴重污染環境的現象,反映了我們較差的環保意識和做人的素質問題。這是一個對待環保的意識問題和行為習慣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首先意識到下一代環保意識的匱乏,我們實驗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實驗技能之外,還應該大力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為他們將來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環境著想。
二.關于培養學生安全和環保意識幾點建議
1.加大實驗改革力度應當從教材入手
教材是教師施教的依據,從我國現行化學教材來看,學生實驗的編寫一般是由目的、原理、儀器、藥品、步驟等幾部分組成。我們認為應當適當增加安全和環保方面的內容。在這方面美國的化學實驗教材《化學中的探索》一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該書所有實驗的編寫均由:目的、原理、儀器藥品、安全、步驟、處理方法、問題等幾方面組成,例如:在“體積的測量和溶液”實驗中,安全部分寫道:“在實驗中必須始終佩帶護目鏡。14mol/LNaOH溶液的腐蝕性很強,取用時要戴手套。濺出的任何化學藥品要立即用水擦凈。應該注意堿會腐蝕玻璃,要用大量的水徹底清洗玻璃儀器,以防止被腐蝕性物所腐蝕。”處理方法中寫道:“銅溶液倒入標有銅廢液的燒杯或瓶中。溶液用水沖入下水道。保持工作臺面和天平周圍的清潔。送回沖凈的容量瓶和移液管”。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編者極盡詳細的要求安全措施及回收處理方法,如果我們的教材中也能補充這樣的要求,再加以教師的引導,實驗效果也許會好一些。更重要的一點是從該書的實驗編排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設計實驗的思路,首先搞明原理、目的,在目的原理的前提下,選擇實驗用品,而后就要全面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其次才是步驟,回收處理。我們現在的實驗教改方向是逐漸從驗證性實驗向探索性實驗過渡,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探究。而我們的思路一般是目的;結論,而忽略安全和環保。在我們平時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時,可行性往往是以步驟設計能否滿足目的原理為標準。
2.教師當“從我做起”言傳身教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響。
從“安全意識”的培養角度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一絲不茍做好演示實驗,教師在演示實驗中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學生動手實驗時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儀器的使用也絲毫不能大意,對于一些有危險隱患的實驗更要充分備課,引導學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②合理使用反例。對于一些可以在實驗室模擬的錯誤操作導致的后果,教師可設計一些錯誤的反例加以驗證,以加深學生印象。如不純的可燃氣體點燃爆炸,水倒入濃H2SO4中進行稀釋的后果;加熱時先撤酒精燈導致水回流引起試管炸裂等,只要條件允許,裝置設計合理,不會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試。
③嚴格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生進入實驗室親身體會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什么都好奇,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因此,在平時學生實驗中除了講清楚規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強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④增強防范意識,培養自救能力。例如:強酸、強堿濺到身上時的處理,偶遇緊急情況時應如何處理和進行自救。
從“環保意識”的培養角度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立足教材,常規教學中多滲透環保教育,教材中有關環保的課題很多,教師應準確把握,妥善利用,教師在處理這部分教材時最好能結合本地情況加以分析,有條件的可以實地考察,或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樹立從我做起的環保意識。
②開展研究性學習,也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環保方面的研究性課題,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電池污染,本地區主要工業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處理調查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使學生了解書本以外的環保知識,對于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很有效果。
③教師應關注環保方面的有關知識,能夠及時準確地把環境科學的發展動態傳遞給學生,這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結束語
總之,在平時的教學尤其是實驗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安全和環保意識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學嚴謹、安全環保的優秀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一生發展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環保教育[J].陳杰.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6(01).
[2]關于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實驗室的思考[J].阿靜.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04).
[3]化學實驗污染之對策[J].陳秀宇.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