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菲菲
摘 要:學習品質是兒童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核心經驗,也是幼兒階段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能力,如何培養這一品質,這是值得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美術活動;大班幼兒;學習品質;培養
一、建立以幼兒為中心的兒童觀
杜威指出:“教育的最大問題是把學科作為教育的中心。無論孩子的本能和經驗以及社會的需要如何,只要成年人有良好的知識和經驗,他們就會被磨成一塊,放進孩子的心中?!眱和鳛橹R機器的這種觀點一直受到批評,如果老師把孩子們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這就導致在美術學習活動中,大多數時間是教師講解技能,而忽視了兒童的主體性,兒童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充分表達并發展自己的想象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傳統的兒童觀,樹立以兒童為主體的科學兒童觀。這就要求縮短教師主導的教學時間,相應增加兒童自主創造的時間,只有這樣,兒童的興趣、想象力和毅力,這些積極學習品質才能隨之產生,從而反映在活動中。
樹立以兒童為主體的兒童觀,應在教學活動設計中考慮兒童學習品質的發展,重視兒童自身的能動性。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為兒童提供一個不受成人控制的自然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可以通過自我探索和研究,獲得某一學科的核心經驗,克服藝術活動中追求技術第一的弊端,突出培養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的學習品質,這才是真正的藝術教育。當然,充分發揮兒童的自主性并不是教師的完全“放權”。教師首先要知道孩子希望學習什么內容,掌握什么技能;應考慮兒童自身心理素質的發展和主觀能動性,教師需要在活動中整合這兩條邏輯主線,并在教學活動中滲透。
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老師應該尊重孩子,給予他們自主權,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會因為不符合老師的要求而停止,這樣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向老師敞開心扉。在活動中遇到挑戰時,力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提高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他們對困難處境的態度。同時,孩子們可以在面臨問題的情況下與同齡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學習他人的經驗,并在同齡人之間傳遞自己的經驗。當孩子們堅持完成每一個設想時,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由的個體,一個可以獨立創造而不滿足他人要求的個體。同時,我們應該尊重每個發展水平不同的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美的方式。
尊重兒童的主體性也體現在對兒童作品的尊重上。大多數老師只在活動結束后在課堂上展示孩子們的作品,或者讓孩子們帶回家給父母看。如果舉辦一次幼兒園兒童作品展,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充分肯定自己和尊重自己作品的機會,他們會受到來自外部的人們的尊重和贊揚。大范圍舉辦幼兒園作品展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在幼兒園社區展覽讓更多的人看到兒童作品,并為兒童提供機會嘗試向他人介紹他們的作品,卻是可行的。在這項新的展覽活動中,兒童的反思和解釋能力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要盡力為每個孩子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孩子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孩子的思想和創作,肯定和接受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分享他們的創作。在這個藝術活動中,孩子們盡情地表達自己,釋放自己,發展自己。
二、幼兒園課題組應重視對兒童學習品質的培養研究
為了提高教師在實踐中對學習品質的理解和應用,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努力,理論聯系實際,并思考如何將其應用于實踐。一個理論是否有效,取決于它能否幫助教育工作者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理論的任務是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實踐是檢驗這一理論是否適用的標準。一般來說,美術組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活動的設計和對兒童技能的掌握,雖然也涉及了兒童學習品質的問題,但還不清楚在某一方面的培養,大多是基于對兒童技能掌握的判斷上,這與新課標中提出的將學習品質滲透到五個領域的教學中是相反的。因此,在進行教學研究時,研究小組在討論藝術技能掌握的同時,應注意積極學習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從活動的效果轉向活動的過程,從教師活動設計的環節轉向兒童行為習慣和學習傾向的發展,從兒童作品的效果轉向兒童學習的品質。雖然藝術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孩子表達和創造美的能力,但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因此,藝術活動不僅需要兒童掌握技能,而且需要發展其他能力。此外,研究小組還應討論優秀的教學案例,教師之間應相互溝通,并將一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以實現學習品質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在藝術活動的教學和研究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習品質的方法,又要注重教師在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兒童能否在活動中提高積極的學習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扮演什么角色,教師不是理論的倡導者,也不是教學計劃的實施者,而是兒童活動的指導者和觀察者。因此,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教師應首先端正態度,合理定位角色,關注每一種教學行為,始終關注兒童主動學習品質的發展。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數量也在增加。在幼兒教育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知識的獲取能力,這是我們教育的重點。因此,學校的工作應該從傳授知識和技能轉向注重對兒童學習品質的培養,這也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