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已成為黨的建設新常態,新時代對大學生黨員隊伍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核心素養是決定大學生黨員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構建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顯得尤為重要,研究構建黨性素養、通識素養和先鋒模范作用的“三維一體”核心素養體系,設定量化的指標評價體系,有助于更有效地開展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有助于保障大學生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新常態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即“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十九大報告對全面從嚴治黨作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論述,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一貫以來堅持的基本方針,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對黨治黨理論的新認識和升華,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對當代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目前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影響到大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素養,進而影響到共產黨員隊伍的總體質量,而黨員的質量關乎到黨的生死存亡,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構建完整的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有利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標準化實施,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本保障。
一、全面從嚴治黨與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建構的邏輯關系
(一)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為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建構提供思想指引
全面從嚴治黨已成為黨的建設新常態,“從嚴”和“全面”已成為治黨主旋律。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提升自身水平的關鍵途徑,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肩負著為黨組織培養新生力量的重要任務,必然要在工作中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思想指引,始終以“從嚴”為要求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大學生黨員培養體系中的不足之處。而構建和實施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則是保障學生黨員質量的重要途徑,因而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為大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建構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建構為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夯實基礎
大學生黨員在整個黨員隊伍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目前每年發展的大學生黨員人數超過全國黨員發展總數的1/3。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共產黨新鮮血液的重要來源,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構建黨員核心素養體系,以此來衡量黨員發展的質量標準,是保障大學生黨員發展和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思想理論、知識、能力、道德、人文等方面的素養都要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才能保證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掌握較為充分的知識,提高綜合能力,才能真正在大學生群體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集中到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上來”。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精辟總結。這種規律要求當代大學生黨員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真正成為青年中的先進分子,為黨組織不斷輸入新鮮血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生力量,為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夯實基礎。
二、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建構的現實考量
全面從嚴治黨已成為黨組織建設的新常態,對高校黨員隊伍建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不斷改革和推進,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已得到了顯著提高,但仍存在政治素養、文化素質和模范作用發揮等方面的問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這些都是考驗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現實因素。
(一)大學生黨員隊伍存在的不足
(1)政治修養錘煉不夠充分
大學生黨員區別于一般大學生的首要因素是其政治修養應顯著高于其他同學,而目前大學生黨員中政治修養錘煉不夠充分的現象較為常見。首先,政治理論知識薄弱。黨員發展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系統充分,比如黨校教育內容過于簡單,在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考察過程中的教育培養方式較為單一,比如僅通過思想匯報的方式,而缺乏對黨的知識、時事政治等多方面政治理論知識的教育。政治理論知識薄弱導致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夠到位、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不夠堅定。其次,入黨動機不夠純潔。學生中有部分并非出于共產主義信仰的動機而申請入黨,而是出于其他原因,比如黨員的身份能為自己帶來榮譽,或者跟風型、沖動型的入黨。入黨動機不純必然導致思想信念不夠堅定。最后,黨員身份意識不夠強烈。部分大學生黨員未能時刻以黨員身份和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對自己的要求還未能完全達到黨員的要求,在參加組織生活時缺乏紀律意識,遇到問題未能及時向黨組織匯報等問題也較為普遍。有些學生黨員不僅對自身要求不夠高,在工作中對待他人也缺乏原則性和組織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的群眾基礎。
(2)文化知識水平有待提升
大學生黨員的身份首先是學生,因此文化知識的學習是大學生黨員的核心任務之一。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求知識學習優秀,還要求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素養等綜合水平的提高。大學生黨員隊伍中,存在部分學生黨員學習成績不夠突出、參加各類競賽比賽不夠積極、課外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強以及道德辨別能力、審美能力有限等問題。較為常見的現象是多數學生黨員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學習方面的發展方式較為單一,不帶頭參加各類比賽競賽以及校園文化活動。在脫離課堂和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不少學生黨員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不擅于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全方位發展,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甚至沉溺網絡和手機,將較多的課余時間用于關注娛樂新聞、觀看一些低俗的網絡視頻和影視作品。
(3)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學生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周圍同學共同進步。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體現在學習、生活、工作以及實踐活動等各方面。一直以來,大學生黨員重個人學習、輕集體觀念的現象較為普遍,缺乏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重視個人的收獲和榮譽,卻忽視集體和團隊的共同進步。大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學生黨員忙于個人事務,卻缺乏服務社會的意識,不積極擔任學生干部,不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沒有充分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程序不夠規范
高校在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程序不夠規范也較為常見,集中體現為:從團組織推優到黨員發展、轉正、后續教育這一系列組織推優發展程序沒有按要求嚴格執行;在考察表格、思想匯報、個人自傳等書面材料填寫時不夠認真負責,流于形式,并沒有實現它本來的作用;入黨材料制作不規范,或缺或填寫不規范。
(2)標準不夠合理
黨員發展培養是從大學生中選取小部分先進分子進行培養考察,目前各大高校的標準設置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過分看重學習成績,忽視服務意識、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二是沒有充分發揮民主權利,雖然在團組織推優、黨員發展、轉正各個環節都設有民主投票的程序,但是由于前期學生的民主教育不夠充分,導致民主意識不夠強烈,因而投票結果并非真正反映民意;三是動機不純導致標準設置不合理,比如為了提高就業質量,高校黨支部將一部分并沒有真正具備黨員素質的學生發展入黨,目的是幫助他們找到好的工作。
(3)考核監督機制不夠科學
考核機制方面,在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培養考察及黨員后續考察階段,通過設置和實施量化的標準考核來保障黨員隊伍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而目前多數高校在量化考核機制方面仍較為欠缺,普遍設置得過于籠統簡單、不夠細化科學,僅停留在定性標準考核上。考核時間段上也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僅在發展或者轉正前進行考核,從而導致考核結果不夠全面、客觀。
監督機制方面,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于不穩定時期,大學生黨員若缺乏監督,也容易放松要求,自身的黨員意識容易淡化,不能很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對黨員進行民主監督有助于保障黨員的質量,目前國內各大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中對監督機制的設置和實施還不夠重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黨員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構建“三維一體”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
基于以上問題剖析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要求,構建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顯得尤為重要,以此為標準開展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有助于保障黨員質量,科學的核心素養體系可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的前三條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標準,而大學生黨員因為其學生屬性,與其他的黨員具有很大的區別,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大學生黨員則是大學生中最優秀的群體,基于黨員共性和學生屬性特點,綜合各方面因素研究得出,黨性素養、通識素養和先鋒模范作用是一名大學生黨員必須具備的三大核心素養:
(一)黨性素養
黨性修養是指一名黨員對黨的認識度、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度及思想覺悟的水平。主要包括入黨動機是否純潔、政治理論知識是否充分、黨員意識是否深刻。首先,入黨動機方面,共產黨員的入黨動機是因為明確了自己將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唯一的信仰,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并真正能以入黨誓詞的要求作為行動指南。第二,政治理論知識方面,一名合格的黨員應至少具備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一是黨的理論知識,包括黨史、黨建和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等;二是時事政治,包括國內外大事、國際國內形勢、熱點問題等,并具備對時事政治的基本判斷力;三是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判斷能力。對于國內外大事、生活小事都能具有客觀全面的評價與判斷力,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大學生黨員需具有強烈深刻的黨員意識,這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體現,要求黨員積極參加所在黨組織的組織生活,無故不缺席。隨時具備一定的政治敏銳感,碰到問題能及時向黨組織匯報,隨時保持黨員的鮮明立場。
(二)通識素養
通識素養是指以素質教育理論為基礎,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等方面所具備的素養。其中知識主要指的是人文、社會、自然等科學知識;能力指的是學習、思考及合作能力;情感指的是道德辨別、責任意識、審美情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從過去以“專才”為導向的人才模式轉變為“知識、能力、素質”三維一體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
(1)知識素養。大學生黨員歸根結底是學生,而且是先進的學生,因此大學生黨員應具備更高水平的知識素質。掌握人文、社會、自然等多種領域的知識,增強知識底蘊,擴展見識是提升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
(2)能力素養。能力是學生綜合素養的表現形式,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點。學生黨員應具備更高水平的能力素質。能力素養包括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學習能力是指聽、說、讀、寫、算、研究、實踐等獲得知識的能力;思考能力是指分析、判斷、創新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指的是與他人及外界溝通、交流及寫作的能力,學生黨員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時應善于聽取老師同學的意見,具備相互幫助、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各項任務的能力。
(3)情感素養。情感素養是以知識素養為基礎,以能力提高為依托,實現個人更高層次的追求,達到更高層次的生活境界,更進一步地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依賴的素質。情感素養主要包括道德辨別、責任意識和審美情趣三方面。
第一,道德辨別是指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本確立的基礎上,對真善美、假惡丑形成獨立判斷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誠信、遵紀守法、紀律觀及法制觀等自我約束能力。道德辨別能力的形成跟原生家庭狀況、生活學習環境及受教育的背景和程度有密切的關系。
第二,社會責任意識是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服務社會、承擔責任的意識,大學生黨員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符合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個人才的作用就在于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服務,貢獻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因此,社會責任意識是大學生黨員必須具備的素養。
第三,審美情趣。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是人格健全、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審美情趣包括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大學生黨員的一大特征就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一定的藝術修養,不要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應具備一定的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擅長欣賞高雅的藝術文化。
(三)先鋒模范作用
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是對大學生黨員的基本要求,將自己的正能量傳遞給他人,帶動周圍同學一起進步。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主要包括增強公民意識、做實群眾基礎、發揮帶頭作用三方面。第一,增強公民意識主要包括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和公德意識,作為大學生黨員,則體現為具有集體觀念和主人翁精神、社會使命感。第二,大學生黨員應該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做到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在生活中尊敬師長,樂于助人,團結同學,爭做學生干部,認真做好相關工作,與同學和睦相處,用自己的智慧、人格、真誠去感化周圍的人,讓同學們能從內心相信黨,有了困難首先想到尋求身邊的黨員同學的幫助。第三,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工作當中均應積極主動,努力學習,在學習上成為同學們的榜樣,工作上認真負責,主動承擔班上、系里的學生工作,帶頭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志愿服務活動,帶頭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比賽,在各方面均起到一個模范帶頭作用,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和感染同學們,增強集體凝聚力,帶動整個集體一起進步。
“三維一體”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具體指標見表1。
四、結語
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對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態下,以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為指導,從“黨性素養”、“通識素養”和“先鋒模范作用”三個維度構建“三維一體”大學生黨員核心素養體系,并設定量化的評價指標,以此為基礎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利于完善大學生黨員培養發展的評價標準,從而保障大學生黨員質量,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程衛,谷軍,張遠芝.全面從嚴治黨方略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6):80-83.
[2] 王淑輝.論習近平關于從嚴治黨的論述與陳云黨員隊伍建設思想的關系[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9(03):102-104.
[3] 徐剛.從嚴治黨新常態下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提高[J].江蘇高教,2016(02):132-134.
[4] 程化琴.大學生黨員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江蘇高教,2012(04):137-138.
[5] 戴月波,蔣艷.從嚴治黨視域下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519(12):19-20.
[6] 房曉軍.新形勢下加強黨性修養的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03):107-111.
[7] 馮惠敏,熊淦,徐仙.大學生核心通識素養結構的理論建構[J].中國高教研究,2016(12):46-51.
[8] 宋永剛.黨員領導干部要不斷提升核心素養[J].紅旗文摘,2017(03):16-19.
[9] 梁耀明.大學生黨員參與黨組織生活的現狀調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27(04):21-23.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指導下高校學生黨員質量保障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17JDSZ3015;文章為2016年嘉興學院黨建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70116002BW。
作者簡介:朱薇婷(1983.05- ),女,浙江海寧人,碩士,副教授,嘉興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