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行,房屋征收現象越來越多。在房屋征收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糾紛。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糾紛,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調解,但是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顯。目前,我國房屋征收糾紛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出現了不斷激化的趨勢,這對城市化的建設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對房屋征收解決機制的發展現狀與解決措施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房屋征收糾紛;解決機制;發展現狀;解決措施
1、房屋征收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現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實施之后,《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被廢止,國有土地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得到了規范化的處理。該條例從法律的層面上區分了公益性質的房屋征收和商業性質的房屋拆遷,同時完善了房屋征收的相關制度。根據條例當中的規定,政府在房屋征收當中的角色不僅是一方當事人,還可以直接與被征收者就房屋征收與補償的相關問題進行協商并簽訂相應的協議。這一條例的出臺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政府在房屋征收當中的角色,這一角色的變化可以促進房屋的回收,可以為房屋征收糾紛的解決提供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房屋征收糾紛的解決機制主要有三種方式。具體來說,當發生房屋征收案件的時候的,當事人通常會進行相互協商解決問題。如果在協商的過程中無法達成統一意見的話,當事人就可以通過第三者來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依然無法解決問題的話,就可以通過訴訟的師范程序來解決這一糾紛。總的來說,協商使解決問題最常用的辦法,但是目前我國房屋征收過程當中所出現的糾紛通常是無法通過協商解決的,除了協商之外,還包括了以下四種較為常用的解決機制,下面對這四種方式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第一是人民調解的方式。人民調解的方式是除了協商最為常用的房屋征收糾紛解決機制。通過人民調解組織來解決房屋征收糾紛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糾紛的有效緩解,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堅持正常的房屋征收程序、確保被征收者的正當權益。根據統計,2015-2018年,我國平均每年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而解決的房屋征收糾紛案件數量均超過了20萬件,解決主要的糾紛類型為房屋征收,該方式占調解糾紛總數的比例為2%-2.5%。第二是行政復議。根據相關規定,房屋被征收者擁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根據我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統計數據,2015年-2018年,我國房屋征收糾紛案件當中通過行政復議方式解決的案件數量均超過了1萬。該方式解決的主要糾紛類型為房屋拆遷糾紛,占案件總數的比例為6.5%-10%。第三是行政訴訟。如果被征收者對相關的房屋征收決定或者補償決定沒有申請行政復議的話,也可以直接向當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法院對房屋征收糾紛進審查。根據調查顯示,2015-2018年,我國房屋征收糾紛案件當中通過行政訴訟解決的案件數量為2萬件左右。解決的主要糾紛類型是房屋拆遷,占總案件數量的13%-15%。最后一種方式是信訪。與上述三種解決方式相比,信訪是我國所特有的社會管理活動,近年來通過信訪來解決房屋征收糾紛的案件數量呈增加的趨勢。通過信訪來解決的房屋征收糾紛案件涉及到了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同時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和新的問題,因此糾紛解決的難度較大。
2、房屋征收糾紛的解決措施
2.1實現“雙軌制”救濟模式
“雙軌制”救濟模式指的是當房屋征收部門沒有依法履行相應的補償協議或者補償義務的時候,被征收者可以通過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糾紛。而當被征收人沒有依法履行相應的補償協議的時候,房屋征收部門同樣也可以對被征收者提供民事訴訟來解決糾紛。在“雙軌制”救濟模式實行的過程當中,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該模式的實施是為了解決相關法律與法規沖突的問題。即使在行政合同司法救濟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房屋征收部門的訴訟權利也可以依法被實現。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效解決在房屋征收補償協議行政合同性質不同背景下民事訴訟救濟的相關問題。第二是要最大程度地保護房屋被征收者的權益。最后是這種方式可以為相應的司法實踐操作提供便利。被征收者在與房屋征收部分發生權益糾紛的時候,根據相關規定提起訴訟可以實現更為高效的審理,有利于房屋征收糾紛的及時解決。
2.2對現有解決機制的創新
2.2.1設立給付訴訟制度
給付訴訟制度指的是在房屋征收過程當中,公民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可以按照規定、要求公共行政主體停止行政行為以外的其他行為,而共同行政主體也可以按照規定、要求公民停止做出對某行為的訴訟。給付訴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促進請求權的落實,同時在房屋征收糾紛的過程當中減少各種違法狀況的發生概率。從整體上來說,該制度的實施可以為民眾權利的實施與保護創造條件,確保行政主體目標的實現,并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行政訴訟的結構和程序的完整性。
2.2.2確立合法性與合理性同時審查的原則
在發生房屋征收糾紛的時候,法院需要對房屋征收者和被征收者的權利、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時對房屋征收部門補償決定的合理性進行審查。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房屋征收者所設立的拆遷費用、產權調換條件等問題進行審查。與此同時,房屋征收部門還需要積極承擔房屋征收合法性的舉證責任,在法院審查的過程當中及時提供相應的證據,促進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同時審查。
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房屋征收糾紛問題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問題,該問題涉及到了多方的權益主體,在糾紛解決的過程當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處理工作。我國房屋征收制度的立法經過多個發展階段,已經越來越完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實施也為房屋征收糾紛多種解決機制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糾紛解決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傳統的“雙軌制”救濟模式,同時也要對現有的機制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邢鴻飛,武岳,侯菁如.社會糾紛的行政法解決機制研究——江蘇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綜述[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4(01):47-50+59+91.
[2]許歡科,吳躍文.價值重構、制度安排與救濟完善——完善我國城市房屋征收補償制度的三種途徑[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2(01):98-102.
作者簡介:
卞正勇(1987-),男,漢族,江蘇江都,中級房地產經濟師,本科,上海市普陀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房屋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