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慧
摘 要: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趨勢,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學生的素質培養是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音樂藝術的深入學習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合唱藝術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集體演唱形式,備受學生喜愛。本文通過增強團隊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提升藝術涵養、增強溝通交流幾個方面進了簡要的闡述,對合唱藝術的應用在職業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摸索前行。
關鍵詞:合唱藝術;職業教育;情感交流
在瑰麗的文學藝術中,音樂藝術的發展提升了人們對聽覺的享受,在音樂藝術中合唱是最具有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的一項藝術形式。合唱是一種分聲部的集體演唱形式,是由兩個以上聲部,其中每個聲部由多人演唱。隨著合唱活動的普及,人們對合唱的喜歡程度加深了,合唱的音域跨度寬,靈活性強,和聲效果好,音色變化豐富,既可以適應職業教育的普及型歌唱活動,也可以是一種技巧豐富的聲樂藝術。職業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音樂藝術的廣泛性、普及型,在教育過程中更好的顯現出來,更好的增強團隊意識,豐富校園文化。
1 合唱應用具有增強團隊意識的作用
職業院校的學生從進入校門開始就面臨著進入企業、融入集體成為適應企業需要的多技能人才。世界舞臺風云變幻的今天,戰場上的硝煙逐漸減少,商場上的競爭增多了,企業時刻在追求個人價值與團隊績效的共贏,團隊合作能力是員工必備的品質。學生進入企業前需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建立學生的團隊精神概念,合唱正是在培養這種團隊精神。它要求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一齊創造一個統一、平衡、協和而優美、富有立體感的聲音。學生通過集體合作進行的演唱,學生間建立了團隊意識,只有同學們達到同一目標,每個人用心去做,合唱歌曲才會唱的好聽,唱出氣勢。由于所選擇的歌曲對學生具有勵志的作用且能很好的形成團隊意識,所以我們在班級團隊建設中需要加強合唱歌曲的應用,讓同學們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2 合唱應用具有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的作用
合唱歌曲很多都是弘揚愛國主義歌曲,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國家榮譽已經成為全民族的風向標,韓國薩德反導系統的應用無時無刻不威脅著國家的安全,建立集體榮譽感、國家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尤為重要。我國著名的指揮家李德倫,曾在1957年至蘇聯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實習指揮,那時他將祖國的精神風貌帶出國門,在莫斯科指揮俄羅斯共和國合唱團演出大合唱《黃河》,這首黃河大合唱代表了中國的歌曲,贏得了在場嘉賓的一致認可,這無疑是合唱的魅力帶來的中國榮譽。作為教師帶領學生增強國家榮譽是我們的責任,是今天我們給予學生的豐富的精神財富。
3 合唱應用具有提升藝術內涵的作用
合唱中的共鳴是每一個人多聲音、意識的統一,最容易表達人們細膩的情感。學唱合唱歌曲可以使我們重新回顧創業的歷史、去感受革命年代的激情,在實際應用教學中《保衛黃河》、《游擊隊歌》、《當那一天來臨》、《祖國頌》等一系列愛國歌曲作為合唱的首選曲目,激情的歌曲內容,通過訓練、細致講解得以更好的演繹。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增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修養的要點,沒有這種修養,人的情愫對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崇高的東西會無動于衷。”學生們在感受合唱的同時豐富了內涵,言談之間對合唱的理解與共鳴更加真切,對音樂藝術的認識更加廣泛。所以合唱具有豐富素養提升藝術內涵的作用。
4 合唱應用具有增強溝通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人類社會日趨進步的方式,通過交流、溝通人們的生活有了更豐富的色彩。合唱的訓練中分聲部合作,聲部的成員有了集體的合作,一致的聲音,合唱中的和聲是各聲部融合的效果,豐富的音色是通過集體的演繹傳達出來。合唱效果比較好的班級,班級的凝聚力得以提升,通過合唱的溝通,學生學會了互相學習、快樂相處、互相寬容,學會了收斂自身的鋒芒、相互合作;學會了集體聲音的凝聚、強弱對比的統一。
綜上所述,在職業教育發展的今天綜合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音樂藝術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豐富的校園文化給學生帶來了新的體驗,合唱藝術的應用更好的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提升涵養,集體的合作增強了團隊意識的培養,為培養多元化人才做出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和平等.音樂理論與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修海林羅小平著.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3]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第一屆、第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