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 要: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通過應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兩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可以達到學生個體的學習要求,進一步提高教學實效性。本文分析了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中愛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提高思政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思政課教學;應用
混合式教學將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集為一體,一種是傳統教學,另一種是網絡化教學,促使教師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由其引導學生,并及時監督與控制,與此同時不斷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有機結合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方式。
1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
面對思政教學過程,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能夠將其分為三部分,一是課前推送預習,二是一體化課堂教學,三是課后評價和總結[1]。
首先是課前推送預習。在正式開展思政課教學之前,思政教師以學生手機微信端為對象,有效應用視頻等方式,為其推送學生所學學習的內容。以思政導學案為例,應該在其中添加專項名詞釋義等。學生隨后通過微信自主學習推送的思政教學內容。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點擊“不懂”按鈕,將具體不懂思政知識點直接反饋給教師。教師及時獲得學生對本章節思政內容的預習進度,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監督管理。同時,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輔導或是調整、設計一體化的思政課堂教學。
然后是一體化課堂教學。針對一體化思政課教學而言,即以思政課線上推送為前提,思政教師以雨課堂反饋信息為依據,以全體學生為對象,在第一時間總結他們的學習情況,適當改變教學內容,并合理調整探討主題,同時在雨課堂基礎上,利用一系列教學方法,以此進行講授與探討。就其實際而言,即面向傳統思政教學,使課前推送以及線上學習進一步拓展。在此過程中,學生可應用微信掃碼這一方式,從而完全投入思政教學活動。通過手機微信端,學生能夠接收教師所傳輸的幻燈片,一旦遇到無法理解的內容,可以將意見提供給教師,也可以進行課堂測驗,總結與整合關鍵知識點[2]。此外,面對思政課堂教學,思政教師能夠使線上學習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解答,使彈幕處于開啟狀態,與學生共同探討,幫助他們掌握與理解思政知識。此種教學方式的不同點是有兩個主體,分別為教師和學生,加強兩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基于此達到學生個體學習要求,同時有利于教師進行思政教學,可為其提供相關依據。
最后是課后評價和總結。在完成思政課教學之后,雨課堂往往以教師手機端為對象,有效應用課后小結方式,傳輸與學生課堂表現相關的一系列數據,從而幫助教師評價和總結教學效果。通過手機端,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課堂學習數據等。以思政課堂數據為對象,在量化分析之后,思政教師能夠記錄關鍵內容等,便于調整和設計教學內容。在完成思政教學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反復觀看幻燈片,解答尚未解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針對相關思政課知識,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形象地理解,不僅有助于教師綜合評價,也可以精準調整與完善思政教學設計[3]。
2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2.1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長期以來,在開展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占據著主體地位,應用灌輸式教學方式,而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師所傳輸的內容,不能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通過應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
其一,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能夠長久在線,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兩者之間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之前、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及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進行個性化教學與學習。其二,此種教學模式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雨課堂所推送的教學資源具有兩項鮮明特征,一是碎片化,二是個性化。學生能夠以自己的需求為依據,及時、準確整合重難點,同時為教師提供相關數據,得到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預習習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啟彈幕,能夠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在結束課堂教學之后及時總結,以此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便于他們整合重難點。除此之外,雨課堂還可以應用答題優秀得紅包這一方式,給予學生更大鼓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與理解抽象的思政理論,并且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其探究精神。
2.2 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利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能夠有機結合傳統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方法融為一體,充分融合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方法,從而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由此提高教學效果。
1)突破了思政課授課的時空限制。當應用傳統模式進行教學時,無論是課時還是教室均中造成較大約束,因此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而利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互動長久在線。同時,在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基礎上,學生能夠以自己的需求急為依據投入學習,而且可與教師互動。
2)整合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升了教學效果。通過應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傳統課堂講解發生轉變,逐漸成為課前推送預習、自主學習以及教師的個性化幫助,由此縮短講解時間,在較大程度上強化教學效果。當開展一體化教學時,此種教學模式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尤其是在應用微課等的前提下,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可以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資源,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
3)量化教學評價,改進教學設計。從教學評價的角度來講,雨課堂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全體師生為對象,在量化基礎上為其提供一系列評價數據。師生可以各項數據為依據,在第一時間改變與完善教學方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2.3 整合教材內容與即時信息,實現理論與實踐、教與學的緊密相連
當應用傳統方法和模式開展思政課教學時,思政教師所注重的通常是傳統典型案例,為學生傳遞相關理論知識,其抽象性相對較強,由此導致課堂忽視現實,理論和實踐并未集為一體。通過應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以面向學生手機微信端,有效應用微課等方式,傳輸和課本融合的一系列信息與社會熱點,從而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另外,雨課堂有兩個主體,一是教師,二是學生,在此前提下有效應用以上教學方法,從而有機結合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并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混合式教學取得長足進步,許多智慧工具應運而生,而雨課堂便為其中一項。通過實施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不僅可以針對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教師編制具有較強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不過這一教學模式的功能還需進一步優化與完善,此為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必然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楊美云.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研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2):60-62.
[2]菅建偉.混合式教學工具在思政課中的應用——以“雨課堂”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11):127-128.
[3]許永華.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0):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