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艷麗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當前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作文作為語文中的重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為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實現高效作文,諸多一線教師開始關注和研究如何有效展開作文教學。因此,從情境創趣,激發寫作興趣;多措并舉,積累作文素材;細處入手,落實作文指導;個性練筆,消除功利心理四方面,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展開了探討,以期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統籌兼顧
眾所周知,作文是語文教學中重點,更是小學教師分外棘手的一項內容。由于受到小學生學習能力以及課時上的限制,小學作文教學一直存在著“套題”現象,也就是讓學生去背范文,搬范文。實際上,這種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摒棄知識本位的傳統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力求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情境創趣,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寫作水平較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便是寫作興趣不足。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首先就應該著眼于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上。有趣的情境是寫作的催化劑,情境的創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之前,可以根據作文的主題和學生的特點有意識的進行情境創設,從而相機啟發學生的觀察力、聯想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在情境之中變得有話想說、有話樂說。當然,為了能夠使情境創設更有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化的游戲和活動來進行創設,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引入到情境中。
以“童年趣事”這一作文教學為例,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作文寫作中,我非常重視情境創設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因此,在上課之前,我便準備好了諸多童年中的玩具的圖片以及小故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播放了圖片,隨后向學生講述了我小時候的一些趣事,從而順利將學生帶入到了童年趣事的情境中。在這一基礎上,我開展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要求學生討論一下自己都有哪些童年趣事,而學生也在討論中進一步完善了這一情境氛圍,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段時間過后,我安排了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所講的小故事。顯然,在情境之中,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激發,進而使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到了寫作中,有效促進了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多措并舉,積累作文素材
小學生所能接觸的人、環境以及知識是有限的,但是盡管有限也足以支撐起小學生的寫作,這說明學生寫作質量低的原因并不在外界因素,而在于人為因素。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應該多措并舉,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去積累作文素材。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生活中的人、物、事皆可入文,需要的只是去發現,只有通過觀察,學生才能在文章中加入真情實感。除了培養學生的自我觀察意識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拓展知識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它不僅需要學生的自覺積累,還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會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如朋友、植物、書桌等,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養成了仔細觀察的習慣。與此同時,我還會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優秀的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寫作需要哪些知識,從而使學生了解到了應該如何去積累寫作素材。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我往往會根據寫作的主題或者題目為學生準備一系列的范文。以“我最喜歡的動物”這一寫作教學過程為例,我提前為學生準備了一系列的有關于動物的優秀作品和童話故事,從而使學生在讀完之后既能積累知識還能有感而發。總之,作文素材的積累需要多措并舉,只有讓學生學會從多種途徑進行積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細處入手,落實作文指導
作文是一項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更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決不能忽視對作文指導的落實,且要從細處入手進行循序漸進的提高。小學生作文大多是建立在生活實際以及想象的基礎之上的,這意味著教師在落實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應該從這兩方面出發。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所存在的事物來訓練學生寫作,并根據其寫作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造自由想象的空間,從而使學生的想象思維得到充分的引發和鍛煉,進行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
作文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落實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我通常會借助訓練和評改對學生加之指導和點撥。以“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的寫作教學為例,我首先要求學生想一想在最后的三天里最想做什么,從而在生活實際這一基礎上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思維,為學生展開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學生寫完該篇作文后,我在批改中對一些針對性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在課上時間進行了展示。在具體的展示過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體進行了呈現,隨后要求學生去找一找作文中的問題。顯然,小學生的作文中出現最多的問題便是錯別字、語句不通順、跑題等情況,針對這些最常出現的問題,我帶領學生一起對其進行了修改。除此之外,我還以優秀的作文為例落實了作文指導,使學生了解到了寫好一篇作文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如何去寫好。
四、個性練筆,消除功利心理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目標的顫動”,也就是越是想要做某事,便越會達到相反的效果。實際上,這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和學習中也存在著這種現象。功利性較強的寫作可以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目標的顫動”,它會使學生的寫作變得任務化。長而久之,便會成為負擔,進而加深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這也是學生害怕寫作文的根源所在。所以,為了能夠消除這種功利心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個性練筆,逐步減輕學生的練習數量,讓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進行自主寫作練習。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為了能夠消除學生的功利心理,使學生將寫作變為自己喜歡的一種記錄生活,記錄有趣的事情的方式,我在教學中主要是以個性練筆的方式進行展開的。為此,在一個作文練筆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要求學生以“游戲真好玩”為題目來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游戲,并告訴學生:“老師會從大家喜歡的游戲中選出幾個一起來玩,大家一定要寫清楚啊!”隨著這一練筆作文的提出,學生紛紛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喜歡的小游戲上,并積極展開了寫作。從學生的寫作內容和結果來看,大家所喜歡的游戲多種多樣,且都飽含感情的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和推薦。可見,個性練筆要建立在學生的興趣基礎上,如此才能有效消除學生的功利心理,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之路異常艱難,它不能一蹴而就,更無捷徑可走。所以,當代教師務必要樹立正確的作文教學理念,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變得敢于寫作、樂于寫作。
參考文獻:
[1]張春波.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A]..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2]安曉霞.寫出個性,拒絕千篇一律——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9,(11).
[3]江秀芳.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05).